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類鏈球菌,即化膿性鏈球菌,是一種存活於咽喉和皮膚上的細菌。 有些人可帶菌而沒有任何病徵,有些則可能會出現不同嚴重程度的感染,例如猩紅熱。 絕大多數甲類鏈球菌感染只會引起輕微及常見的疾病,例如喉嚨痛(又稱鏈球菌咽喉炎)和膿皰瘡等皮膚感染。
      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7780.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6月17日 · 甲型鏈球菌會分泌毒性較強的毒素,健康的人若因傷口或咽喉感染,有時會引發嚴重感染迅速惡化成休克。 專家解讀:甲型鏈球菌的威脅與特性. 對於甲型鏈球菌感染的預防,李秉穎醫生建議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傷口護理,並在出現咽喉疼痛或皮膚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他表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營養均衡是預防此類感染的關鍵。 」同時說道,雖然免疫功能較差的族群,例如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發生嚴重感染,但一般健康的人也應保持警惕,不過不必過度恐慌。 針對如何識別侵襲性甲型鏈球菌感染,李秉穎醫生解釋,一般來說,甲型鏈球菌感染常見於咽喉炎和皮膚感染,但當感染引起休克等嚴重症狀時,需立即就醫。 侵襲性甲型鏈球菌感染可能會導致敗血症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症狀,應引起高度重視。

  3. 2024年6月19日 · 甚麼是甲型鏈球菌?. 俗稱「食人菌」或「食肉菌」的甲型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al)是一種寄生於咽喉、皮膚上的細菌,於全年任何時間都有機會出現高峰期,而且每 5 至 10 年就會爆發一次,屬於高傳染性的傳染病。. 以 2024 年日本「食人菌」疫情為例,日本 ...

  4. 2024年4月5日 · 羅醫生表示,甲型鏈球菌即可引起猩紅熱的細菌,兒童是其中一個高危群組,本港過去亦有學校爆發案例,傳染性高。 她近日處理了一宗雙重感染個案,一位兩歲小朋友原已確診甲型流感,但由於持續發燒6日不退,家長擔心下再帶小童求醫,即發現同時感染甲型鏈球菌,馬上獲處方抗生素治療。 小童感染甲型鏈球菌後可出現急性咽喉炎,如果引起猩紅熱,病人的舌頭表面會變得像士多啤梨般紅色和凹凸,身軀和頸部會出現砂紙般粗糙的紅疹,亦有機會出現肺炎、中耳炎等,罕見情況下會導致中毒性休克,足以致命。 目前沒有針對甲型鏈球菌的疫苗,因此更需慎防飛沫和口鼻分泌物傳播。 日本是港人的熱門旅遊勝地。 istock圖片. 食人菌|2歲女阿聯酋染麻疹 日本爆群組個案.

  5. 2024年4月9日 · 甲型鏈球菌感染一般會引起輕微不適,症狀包括喉嚨痛、頭痛、發燒和皮疹(猩紅熱),而膿皰瘡的症狀包括泛紅和痕癢的皮瘡,以及黃色的結痂。 至於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根據受影響的身體部位,可出現其他症狀。 早期病徵包括高燒、發冷、頭暈、噁心和嘔吐、嚴重肌肉酸痛、及傷口部位疼痛加劇、出現腫脹和發紅。 如出現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嚴重症狀包括低血壓、心率過快、呼吸急促,甚至器官衰竭的情況可以很快出現。 甲型鏈球菌|傳播途徑及潛伏期. 甲類鏈球菌可透過飛沫、接觸患者的皮瘡或觸摸受污染的環境或物件傳播。 甲型鏈球菌感染引致的各種疾病有不同的潛伏期。 例如,猩紅熱的潛伏期通常為1至3天,鏈球菌咽喉炎的潛伏期為2至5天。 至於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其潛伏期會因應感染位置而有所不同。

  6. 2024年6月19日 · 確診甲型鏈球菌感染,醫護人員會在向患者查詢詳細的病情和做臨床檢查後做咽喉拭子(Throat swab),查看是否受到甲型鏈球菌的感染:(一)快速測試(Rapid strep test);(二)咽喉部細菌培養(Throat culture),咽喉部細菌培養的結果報告需時較長、但會較準確。

  7. 2024年4月5日 · 甲類鏈球菌感染: 一般引起喉嚨痛、頭痛、發燒、皮疹(猩紅熱)、膿皰瘡等輕微不適,膿皰瘡症狀包括泛紅和痕癢的皮瘡及黃色結痂。 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如食肉菌感染): 按受影響身體部分出現其他症狀。 早期包括高燒、發冷、頭暈、惡心和嘔吐、嚴重肌肉痠痛及傷口疼痛加劇、腫脹和發紅。 而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嚴重症狀包括低血壓、心率過快、呼吸急促,可短時間出現器官衰竭。 主要預防方法. .保持良好個人及環境衛生. .正確護理傷口,如有傷口應用防水敷料妥善覆蓋至癒合,避免赴泳池、水療設施或接觸海水等. .現時無針對甲類鏈球菌的疫苗,按時接種流感、新冠病毒和水痘疫苗能減低患上侵入性甲類鏈球菌疾病風險. 知多啲:食肉菌感染.

  1. 相關搜尋

    甲型鏈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