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7日 · 因為減肥真的不容易,所以從小注意是應該的。 不少專科學會亦會提出實際建議如注意不要讓小朋友吸收過多的蛋白質不要選用太高蛋白成分的奶粉盡量以母乳餵哺等。 對於肥瘦標準,一般人會以BMI(身高體重指數)作參考。 梁醫生認為指BMI以外,亦可以參考「Weight for Height」,同樣是以身高、體重比例來作衡量指標。 其實,最重要是家長應多加留意小朋友的體重上升趨勢。 因為不少研究指出,若太早出現體重上升過快,對日後的心臟健康會有影響。 他補充,成年人一般會以是否有「三高」來判斷患心臟病的風險,小朋友的話,就是以有沒有出現體重上升太快來判斷。 醫生建議家長勿以糖果獎勵孩子,增加體重之餘亦會引致蛀牙。 3成厭食症患者曾有肥胖問題.

  2. 2020年11月5日 · 高脂及高糖的飲食會令兒童增磅。 (iStock圖片) 「在兒童以至青春期階段中長胖的人,脂肪細胞的數量及體積會同時增加,到長大成年後,脂肪細胞的數量固定了,但卻不會消失或減少,意味他們身體會有較多的『空間』用作儲存脂肪,所以成年後 ...

  3. 2016年12月1日 ·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16/12/01 18:38. 最後更新: 2020/05/18 13:01. 分享: 熱門 東張西望 超市大搜查 九龍城寨之圍城 名校專區 癌症殺手 家族榮耀之繼承者 高才通 到校服務 會員有獎. 早前網上流傳的「減肥神圖」,指出食芝士會令脂肪積聚在胸部,又言要按圖進食相關食物便可減去該位置肥肉。 TOPick訪問了尚營坊健康顧問高級營養師黃凱詩(Cynthia),她指出食物不能導致局部瘦身,一般而言,女仔會先瘦肚腩、臀部;男仔則會先瘦肚腩,但大脾和手臂等則會較遲才瘦到。 【延伸閱讀】 比西多士更肥膩 邪惡下午茶排行榜. 不是節食,而是懂得選擇,以免選取肥膩之物,攝取更多脂肪。 到底如何減去大肚腩? 黃凱詩(Cynthia)現拆解食物隱藏的「脂肪陷阱」:

  4. 2021年5月13日 · 「簡單來說,要減去身體脂肪,飲食上需控制每日所攝取的卡路里,同時要增加活動量,尤其帶氧運動,已增加身體消耗而達致『負卡路里』,每消耗3,500卡路里,就可減去1磅的體重。 相反,要肌的話,飲食需額外增加攝取熱量,同時透過肌肉訓練令身體肌肉增生,過程中體重或會上升。 」我指出,理論上,減脂、肌並不能同時進行,一般建議先減脂至理想水平,再實行肌的目標。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 「原來如此! 肌大概要進食多少分量蛋白質? 我解釋:「要注意,肌並非單靠進食大量蛋白質食物,碳水化合物也要相應增加;碳水化合物是作為提供身體能量,以進行運動後肌肉的修復工作,以及幫助肌肉增生;若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身體需耗掉更多蛋白質以提供能量,阻礙肌成效。

  5. 2017年12月19日 · 營養師分享天然調味品增加食慾. 「家營營養中心」創辦人兼營養師吳耀芬指,據美國兒科學會指引,一般而言,4至6個月大的嬰幼兒,體重已達或超過13磅、坐在椅上可支撑身體及控制頭部,會張開嘴巴及表現感興趣等,便到了適合加固的時候。 吳指, 最常聽見嬰幼兒可在6個月大時加固。 但有些媽媽會問可否早些給寶寶加固? 她說,加固初期應以幼滑糊狀為主,7至8個月大可慢慢轉為稠糊及泥蓉狀食物,9至11個月大可吃有顆粒的泥蓉狀食物,1歲至歲半則適食吃切碎的肉和菜。 過早加固會否有不良影響? 吳指如嬰幼兒不足6個月便加固,有機會致食物誤進氣管,並進入肺部,或增腸胃負擔,出現消化不良;過去亦有研究指,過早加固或增肥胖機會。 家長咪心急 初期先試1種食物.

  6. 2021年4月27日 · 雖然孩子的身高受父母的遺傳影響,但亦可透過飲食、睡眠和運動等後天因素,提升身高發展。 馬醫師表示,只要小朋友「食得、瞓得、痾得」,自然會好好生長。 如果一個夜瞓、唔肯食嘢,又冇便便的小朋友,不一定能健康長高。 通常這些小朋友會比較矮小,皮膚色澤暗啞,甚至出現黑眼圈。 小朋友不是愈愈好. 馬醫師指出,小朋友天生「肺、脾、腎」易虛,脾胃未發展成熟,因此進食少許已見飽滯,亦有機會出現「脾虛」症狀,如爛便便、便秘、胃口不佳等。 他提醒,不要以為小朋友愈愈好,其實孩子全身脂肪鬆弛,是「虛胖」現象。 虛胖代表身體積藏很多濕氣,濕氣困脾,相繼影響肺,這些小朋友特別易病。 外國研究發現,如果脂肪細胞在6歲前過早出現,會增加成長後「癡」因素。 要小朋友健康長肉,配合食療及均衡飲食非常要緊。

  7. 2021年10月5日 · 劇中兩位主角金宣虎申敏兒譜出夏日浪漫戀曲細味二人的鄉村愛情故事加上海天一色的純樸美景在不能隨時隨意出外旅遊的疫情期間讓觀眾一解旅行癮成為防疫期間必看的放鬆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