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9日 · 31歲的盛勁為曾是國泰港龍航空副機師在疫情下失業。 「天氣不似預期,但要走總要飛。 根據國泰機師表示,經國泰培訓後取錄為二副機長,起薪約3.6萬元,連其他津貼約月入5萬元;一般而言,30歲可晉升至初級副機長,或副機長,其薪金連津貼約7萬元或以上。 在如此豐厚的工資下,盛勁為卻一度淪為失業一族,有人會經不起如此打擊,亦有人會選擇積極改變。 即使天氣不似預期,盛勁為選擇創出另一片天,將其事業180度轉變,嘗試加入娛樂圈及決定在逆市下創業,他與堂哥及另一拍檔合資,將一間荒廢已久的老村屋,改造成一間中式點心店,投資6位數金額。 由於對做生意認識不多,他亦不介意從低開始,由洗碗、侍應都是一腳踢,邊學習邊嘗試。 點心店座落於元朗,裝潢古色古香、價錢親民,成為美食沙漠中的綠洲。

  2. 2021年6月10日 · 前國泰港龍機師盛勁為轉行賣點心從低開始由洗碗侍應都是一腳踢邊學習邊嘗試另一機師李傑志打4份工維持生計除了開速遞公司外更有兼職民航處網上節目主持及銷售員等。 【睇睇盛勁 為同李傑志疫情下失業的心路歷程分享

  3. 2023年6月4日 · 基金新聞. 發布時間: 2023/06/04 10:30. 最後更新: 2023/06/04 10:31. 分享: 2022年出現「股債齊跌」的慘痛市況,過往被認定金科玉律的「60/40股債投資策略」遭到質疑,難道這個均衡策略不再奏效了? 高資產管理歐洲、中東、非洲及亞太區多元資產方案主管 Shoqat Bunglawala 接受本網專訪時,坦言:「2022年對於60/40投資組合來說非常艱難,但回望過去100年歷史,這種情況(股債齊跌)只發生過幾次、非常罕見。 如果單憑去年的經驗,便決定拋棄整個平衡投資原則,就有點不合理。 他又認為,60/40投資組合反映建構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性,不但有助實現長期財務目標,更有效平衡投資風險。

  4. 2023年11月12日 · 投資除了追求價格上的升幅,穩定的派息亦很重要,高息能投資者帶來現金流及鎖定回報,縱觀市場上的收息產品,除了銀行的 定期存款 之外,還有高息股、高息ETF及債券等可供選擇,另一個較為高風險的產品就是 零售基金 。 以下列出10隻最高息的基金,月月派息,年度化派息率最高 逾12厘! 10大高息基金. 點擊圖片放大. +7. 雖然去年出現罕見「股債齊跌」的現象,但今次介紹的10隻高息基金當中, 有4隻2023年以來都錄得升幅 ,可謂近年少見的財息兼收。 以上按照FSMOne平台的資料列出10大最高息基金,年度化派息率由9.6%至12.1%,當中有4隻在10厘以上,遠比定期存款高息。

  5. 2023年5月17日 · 美國銀行發布最新一份基金經理調查,發現全球基金經理5月份的情緒進一步惡化,在經濟衰退及信貸緊縮的情況下,投資者湧向現金避險。 結果顯示,5月份現金水平由5.5%升至5.6%高位;自2021年11月以來,現金配置一直保持在5%的戰術買入信號之上。 雖然如此,股票敞口亦升至今年以來最高,債券配置更是2009年以來新高。 投資板塊出現大型輪換,大宗商品跌至近3年新低,市場改為買入科技股,持倉配置升至2021年12月以來最高。 報告又指出,今年5月份「最擁擠的交易」是買入科技股(30%),其次沽出銀行股(22%),兩項操作按月均見升幅。 沽出美元(16%)和買入歐洲股票(12%)分別排行第三和第四,新上榜的買入美國國債 (7%)排行第五;緊隨其後的有買入中國股票(6%),比例較4月份大幅下降。

  6. 2022年8月4日 · 與表現錄最差的永明強積金旗下的「施羅德強積金香港投資組合」不同,截至3月底止的季報顯示,該基金的投資主要分布在科技股,阿里巴巴 (09988) 、騰訊控股 (00700) 、百度集團 (09888) 的投資佔比分別9.53%、8.52%及4.04%。 若果以恒生指數首七個月的表現來看,則累跌13.85%。 因此,期內跑贏恒指的強積金共有14隻。 表現最好的是東亞(強積金)行業計劃下的香港追踨指數基金,首七個月回報達12.7%。 而表現最差的則是東亞(強積金)集成信託計劃下的東亞香港股票基金,首七個月回報累蝕21.7%。 想知更多MPF分析,留意 強積金懶人包 ! 責任編輯:鄭樂怡. =====. 想盡早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取經. 欄名 : MPF理財.

  7. 2020年10月6日 · 強積金是香港重要的退休支柱之一但當中不少問題一直受人詬病。 工聯會發布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有近65%的在職受訪者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強積金回報,主因是回報低甚至追不到通脹;其次是不滿意基金的管理費過高。 工聯會促請政府提供由政府營運設有保證回報的強積金計劃供強積金成員選擇。 該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在9月18日至25日期間訪問了6,226名有供強積金的在職人士。 58%受訪者認為強積金不能夠保障退休生活,最多人不滿強積金「回報率過低,甚至有機會蝕錢」,其次是「基金管理費太高」、「對沖蠶食工友退休保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