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3日 · 本地《Instagram》濾鏡創作者黃嘉樂(Ted)是斜槓青年(Slash),1 人打 4 份散工,曾在《Instagram》開設食材網購店,現時在科技公司任職,主要編寫 App(流動應用程式)及網頁,雖然開發《Instagram》濾鏡不是正職,卻為他每月帶來近 4 萬港元收入。 他認為,濾鏡創作行業有興趣的人士,毋須辭去全職工作發展興趣。 文創・商業品牌擦出火花! 「香港。 字典」貼地解釋本地文化引共鳴: 【 見下頁 】 Instagram 濾鏡創作者黃嘉樂. 【局長會客室】中小企疫境求生【 見下頁 】 黃嘉樂表示:「那怕一人用 filter,也可做到人傳人效果。

  2. 2020年8月4日 · 疫情 Fintech 社交平台 創業 市場拓展 網紅 金融服務 YouTube KOL Instagram. 在網紅盛行的年代,他們大多是靠廣告、觀眾「課金」等賺取收入。 有美國金融初創公司就看準網紅經濟,推出「網紅信用卡」,讓高人氣的內容創作者把 YouTube 上的訂閱數、Instagram 收到的愛心數目.

  3. 2021年2月4日 · 商管策略 15:19 2021/02/04. 分享:. 近月社交平台出現「移民潮」,繼 MeWe 和 Signal 後,社交平台 Clubhouse 在創科界捲起熱潮,吸引不少名人使用。. 公司創辦人兼CEO(執行長)Paul Davison 表示,平台未來希望利用付費訂閱模式,增加公司收入。. Clubhouse 目前是 ...

  4. 2020年10月26日 · A.R.M.Y 是 BTS fans(粉絲)的官方名稱,取自英文 Adorable Representative M.C for Youth 的縮寫,意為「值得人們景仰的青年代表」。 A.R.M.Y 在英文亦是軍隊的意思,防彈衣總是與軍隊相連,就像粉絲與防彈少年團之間的緊密連結。 直入中路宣傳新玩法? 羅莽・Sony短片廣告如何吸70萬點播率 【 見下頁 】 過去說某人成為偶像的粉絲(fan),大多就是購買音樂單曲/專輯、參加演唱會或支持他們代言的產品,但這個定義並不適用於 A.R.M.Y 身上,比起粉絲,一群有組織、有計劃的「投資人」,用來形容他們更貼切。

  5. 2021年3月31日 · 黃啟亮又說,現時濾鏡營銷在香港 Facebook 和 Instagram,以及外國 Snapchat 等社交平台十分流行;AR 技術應用較以前更進步,助讓品牌創建濾鏡效果。 對於濾鏡行銷未來發展,黃啟亮認為:「相信未來使用者對濾鏡效果要求高、朝著更好玩方向,且非單純 ...

  6. 2020年6月5日 · 業界頭條. 發布時間: 2020/06/05 12:15. 最後更新: 2020/06/05 17:16. 分享: 有 90% 的展覽會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停辦,造就虛擬展覽新科技應用崛起。 本地初創企業 EventXtra 早前宣布擴充亞太區業務,並獲得來自 UB Ventures 融資,同時宣布會加強投資日本市場。 該公司聯合創辦人黃卓琛指現時未能透露金額數目但強調對於公司未來成長十分重要目前已有 300 萬人次參與該公司提供的虛擬展覽應用,現時收入已達到港幣 8 位數。 該公司另一創辦人陸啟哲認為,網上商務(B2B SaaS)類的虛擬展覽,於亞太地區的成長潛力最高。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StartmeupHK創業節改網上舉行.

  7. 2019年8月16日 · 青少年基本有手機. 比起傳統媒體,現時年輕一代比較喜歡在社交平台接收資訊;調查亦指 95% 的青少年擁有智能手機,45% 青少年表示他們會經常上網。 對於企業來說,要令品牌成功進入年輕人的市場,在社交平台上進行宣傳已是必須,比起《Facebook》,在《YouTube》、《Instagram》和《Snapchat》宣傳似乎更加有效。 香港青少年亦多使用《Instagram》和《Snapchat》,加「Mobile First」趨勢,是中小企做宣傳推廣時必須緊記要點。 Photo:Picpedia. 撰文 : 廖淑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