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日 · 王裕傑說明,氣候變遷常用 溫度 、 降雨 及 海平面 等3大指標來評估,而根據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的報告指出: 臺灣相較於一百年前溫度已增加了1.3度;百年來總降雨量雖無明顯變化,但豐水期變得集中,單日降雨量變大,降雨強度上升,乾旱期也增加;五十年來,臺灣周圍海平面平均每年已上升2.4mm(毫米)。 根據二 一九年產險公會的報告,臺灣壽險保險滲透度(全國保險費/GDP)18.34%,但產險只有0.94%;臺灣壽險保險密度(全國保險費/總人口)約14萬新臺幣,但產險只有7,000元新臺幣,2項數據均相差了20倍,顯現出國人在面對「氣候變遷造成了極端氣候」風險轉嫁是不足夠的。 再以類別來看,臺灣基本上每年都會被3大天災侵擾,遭受嚴重財務損失: 一、颱風.

  2. 2021年3月1日 · 「年繳500元,隔離14,理賠10萬元」是這張防疫神單於坊間流傳的簡易訴求,也是最吸引大眾之處。 那我們要不要想想, 如果隔離的時間是140天呢? 是1,400天呢?

  3. 2023年2月1日 · 幾年前,我跟學生聊到晴天效應,然後突發奇想──既然天氣會影響到股市成交量,那麼會不會影響到保險購買?. 透過比對實際保險資料與天氣紀錄,我們發現天氣確實與保險的購買呈現負相關,天氣愈好,可能讓人的心情愈好、愈樂觀,對未來的憂慮 ...

  4. 2020年5月1日 · 簡單地說,如果過往每年有二十天要面對豪雨,如今要面對的就是超過每年三十四天的豪雨,平均每半個月就有一天要被潑瓢大雨淋地全身狼狽,甚至有可能伴隨著狂風挾帶樹枝及雨水沖刷,對民眾的人身安全著實是一大危害。

  5. 2020年5月1日 · 其實,衛福部在二 一四年十二月便已經公布了一份《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於二 一八年五月修訂第二版,顯見氣候變遷對民眾的影響絕對不是一般印象中的那麼簡單。 不可小看的1℃. 從《白皮書》中的資料可以看到,自從一八八 年工業興起開始,全世界平均氣溫不斷上升,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類型的極端氣候。 有些氣候本身並不算極端,但是短時間內爆發式出現,或者太長時間都無端倪,便成了極端氣候。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指出,自一八八 年以來,全球年均溫以每十年0.07℃不斷遞增。 到了近代,自二 一四年起年均溫連續三年創新高,二 一六年全球海洋及陸地平均溫度高出長期平均值0.94℃。

  6. 2021年3月1日 · 保險工作教會我四件事. 農曆新年過後,是許多人整頓心態重新出發,甚至是轉換事業跑道的時機。. 相信不少保險從業人員都曾被問過一個問題:「你在從事保險業期間,有什麼成長或是學到了什麼?. 」我想就我多年的保險從業經驗,來與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的 ...

  7. 2024年2月1日 · 如果寬限期是30,則繼續率的統計時間為13個月;如果寬限期是60,則統計14個月的繼續率。 不過從業務的角度來分析,不管是13個月還是14個月的繼續率,本質上差別不大。

  1. 福岡天氣預測14天 相關

    廣告
  2. 日語密集課程,一年達N3級程度,全面聽、講、讀、寫訓練,每週2堂,每堂3小時. 7月16日N5日語新班,名額少量,報名從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