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私營安老院收費 相關

    廣告
  2. 網上平台為長者提供不同安老方案及介紹各項資助申請,助你更輕鬆照顧長者! 社會企業創立超過十年,為長者提供支援及不同的照顧建議,已服務超過三萬家庭!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6日 · 本報訊人口老化趨勢持續安老院宿位需求殷切消委會檢視46間沒有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發現各院舍除基本月費可相差逾12倍外絕大部分均會就林林總總服務及日常消耗品收取額外費用等令雜費金額差異頗大該會又發現個別院舍的人手比例只有1:30即一個職員照顧高達30名長者。 若住院長者大多需要高度或中度照顧,有機會出現人手緊張的情況。

  2. 2023年9月3日 · 另一間參觀的私營安老院裝修更豪華單人套間面積近40平方米收費約8,000元政府與其補貼香港買位院舍每月每床位14,000元不如擴大廣東院舍計劃不限於在本港有經營經驗的讓香港長者有更多選擇其次就是有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長者長居內地一樣可以領取長者生活津貼或高齡津貼但對於一些較早前已長居內地的港人他們需要重新回港居住滿一年才可以申請有關計劃一些人因為在香港沒有居所所以一直未能受惠筆者認為計劃應要拆牆鬆綁逐步取消限制讓更多人受惠。 這次參觀感受很深,一是內地安老服務的平、靚、正;二是香港土地問題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我們習以為常的港式安老院,真的為長者提供有尊嚴的生活嗎? 大灣區安老如能有更多政府配套和推廣,打破地域界限,將可提供更好安享晚年的家。

  3. 2014年10月24日 · 安老院狂加費 社署懶監管 - 東方日報. 政府提倡照顧老弱對安老院卻疏於監管有領取綜援的長者入住私營安老院前後一年竟被兩度加費升幅逾一成半向社署求助又不果擔心隨時露宿街頭。 社署證實涉事院舍做法不符守則,已敦促改善。 關注團體直斥社署監管不足,更加反映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要求部門加強監管安老院收費的加幅及調整次數。 鍾伯擔心稍後或因無力支付安老院租金而被逐。 綜援翁憂難負擔被逐. 現年六十三歲的鍾伯 二年中風後即不良於行,因無親人照顧,遂申領綜援並入住安老院。 鍾伯去年八月轉往屯門一間安老院,月費為四千三百元,惟安老院未幾即接連加價,令鍾伯大吃不消,「今年四月加咗二百蚊,近排又話要加到五千,啲職員仲話如果我交唔到租就要搬走,到時真係唔知點算!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0年12月12日 · 一間位於深水埗的買位私營安老院早前以口頭通知院友及家屬指院方將會實施陪診費制度職員陪同院友往醫院求診均會收取陪診費每次最低消費為二百元候診每逾四小時再需額外收費公院輪候耐如燒錢. 家屬阿明化名指院友普遍健康較差頭暈身㷫求診外不少更因長期病患須定期覆診小數怕長計下直指院舍收取陪診費大有苛索之嫌,「冇錢畀係咪連去睇醫生都唔得? 依家啲公立醫院又要輪咁耐,咁即係趁佢病搶佢錢啫! 」阿明不滿社署監管不力,任由院舍巧立名目濫收費用。 「一個長者通常都有幾種病,行動不便又要跨區求診仲要搭的士,條數真係好襟計!

  6. 2017年7月3日 · 私營安老院的環境及服務受成本限制但每月收費仍逾六千元。 (黃雄攝) 九十一歲的周伯仍堅持親自照顧八旬愛妻讓院舍宿位給有需要者。 去年超過6000長者等到死. 扶貧委員會委員張國柱將惡果歸咎於港府沒做好長遠規劃所致,「只增加錢,冇計劃點增加宿位,變咗根本縮短唔到條隊!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阮淑茵炮轟港府安老政策失敗,資源投放未見到位,津助安老宿位增加比例遠落後於人口老化速度,令去年有逾六千名長者「等宿位等到死都未能入住」,對當局整體安老工作感失望。 梁振英. 2012至2017年度安老院舍宿位數字. 議員轟建新院舍「放軟手腳」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怒斥梁振英「對唔住老人家」,欠缺規劃安老政策的時間表。

    • 私營安老院收費1
    • 私營安老院收費2
    • 私營安老院收費3
    • 私營安老院收費4
    • 私營安老院收費5
  7. 2017年7月3日 · 環境狹窄 收費高昂 記者日前與九十一歲周伯以服務使用者身份在長沙灣走訪津助及私營安老院發現兩種院舍環境及收費差距嚇人

  8. 2022年10月15日 · 私營安老院舍員工的工時及待遇有待改善。 (鍾樂霖攝) 【本報訊本港人口老化問題嚴峻現時有逾7萬名長者居住於安老院舍約3萬人住在私營院舍社會對安老服務需求有增無減昨日公布一項調查發現私營安老院舍的護理員和保健員每月薪酬中位數為1.4萬元薪酬遠低於政府資助院舍員工的兩萬元。 另外,過半受訪者直指,第5波新冠疫情高峰期時人手不足,約87%人普遍每天工作至少11小時,有近95%員工身體出現麻痹或痛楚,更有保健員曾獨力照顧50位長者。 明愛荔枝角職工中心在今年8月至9月,訪問105名現職深水埗區私營安老院舍的前線員工,全部任職保健員或護理員,佔比最大年齡層為51至60歲,約有42.9%,最年老的4名受訪者逾71歲或以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