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8日 · 賴桑的林場原先為垃圾山梨園梅園檸檬園橘子園柿子及荒廢許久的香蕉林等經他整頓改造後種植樹木的種類有台灣肖楠台灣櫸木台灣紅檜五葉松雪松九穹牛樟樹櫻花等上百種樹種

  2. 2021年2月6日 · 新譯廣論. 《集學論》說:只要首先習慣小苦,便能習慣大苦及極大的苦。 正如一切有情因串習力而產生以苦為樂的想法一樣,我們慣於修習喜樂想,便能夠在受苦時保持喜樂的想法。 木二、須以最堅穩之心力方能成就安忍. 又生此想,復如《猛利請問經》云:“應當捨離如樹棉心。

  3. 科判:丁二 能依學者之相. 宣說能依學者之相,分五:. 一、圓不圓具五相之功過. 二、須圓具之因相. 三、別別宣說諸項差別. 四、成就四項中捨逆修順之差別. 五、宣說虛當勤修此等諸相之因. 第二、說明要依師的弟子的條件,分為五科:一、完備五種條件的 ...

  4. 真正最究竟、圓滿的緣起就是法界緣起,任何一樣東西要推它的原因,可以推到重重無盡,這就不是普通人所能緣得到的,但是世尊能夠緣得到,這是盡所有性。 性空則是說任何一樣東西它的體性都是空,這叫如所有性。 因為是性空所以是緣起,因為是緣起所以性空。 佛對這兩個都能夠看得很清楚,所以說「智無礙轉」,能夠沒有任何障礙地了知一切,所以世尊(能仁就是世尊)的智慧遍知一切,除了佛以外,其他的菩薩、聲聞就沒有辦法了解得這麼透徹。 世間的凡夫那根本不必談,就算相似的認識了一點點,真正的內涵也不可能知道的。 【如《讚應讚》云:「唯尊智能遍,一切所知事,除尊餘一切,唯所知寬廣。 」又云:「世尊墮時法,一切種生本,如掌中酸果,是尊意行境。 諸法動非動,若一種種,如風行於空,尊意無所礙。 」應如是念。

  5. 台北師大黃麗貞教授則從方法論的角度說:「用回憶、預想、懸想的方法,把過去的、未來的、或者這時在另一個地方所發生的事,生動地顯現出來,就是示現修辭法。 」,並進而申言之:「示現修辭,是一種完全憑藉『想像』,把過去或未來的時間、空間變換到『目前』來的手法;所以,『目前』是示現修辭的基本建構立場,忽略了『目前』這個立場,就不能談『變換』了。

  6. 2004年9月29日 · 前言:. 《看不見的城市》一書是義大利小說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vino )的作品,內容借用史實歷史人物,忽必烈 (中國元帝國皇帝)與馬可波羅 (義大利威尼斯商人),透過馬可波羅遊歷世界的經歷,向忽必烈皇帝報告其所遇見的城市。. 在兩個不同文化 ...

  7. 2021年2月22日 · 能生起前面所說的我慢,再大的違緣也無力成為障礙,所以必須發起慢心。 如云: “ 起慢功用,障大亦難勝,故心應堅固,摧伏諸罪惡。 如《入行論》所說:一旦引發慢心的作用,再大的障礙也難以打敗我,因此我的心一定要堅定,憑藉此自信心來摧伏諸罪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