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端午節 是 漢字文化圈 的傳統 節日 ,定在每年 農曆 五月初五,是 夏季 送離 五瘟神 ,驅除 瘟疫 的節日。 是 華人四大節日 之一,與 新春 、 中秋 等節日同屬 漢字文化圈 的 中國大陸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 新加坡 、 馬來西亞 、 日本列島 、 琉球群島 、 朝鮮半島 、 越南 的重要 傳統節日 。 2009年9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正式批准將其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成為 中國 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節日 。 [2] 根據廣泛的傳說, 楚國 愛國 詩人 屈原 於這一日投 汨羅江 自盡,後以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為 詩人節 。 或謂是 吳國 忠臣 伍子胥 忌日 。 歷史.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2. 2021年12月1日 · 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與相關活動,大多都與祭祀、避邪和驅蟲有關,以下為常見的幾種端午節習俗: 習俗1:包粽子. 端午節包肉粽、吃粽子的習俗在很多文化中都有,各地更發展出許多特色口味粽子; 台灣各地有著許多不同種類的粽子,如:原住民粽、客家粽、 南部粽 與 北部粽 …等等。 現在, 粽子已經成為華人的一項經典美食 ,除了會在端午節作為供品,也會當作日常餐點、點心。 延伸閱讀: 包粽子的方法教學,7個流程步驟包出完美肉粽.

  3. 端午節 是 漢字文化圈 的傳統 節日 ,定在每年 農曆 五月初五,是 夏季 送離 五瘟神 ,驅除 瘟疫 的節日。 是 華人四大節日 之一,與 新春 、 中秋 等節日同屬 漢字文化圈 的 中國大陸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 新加坡 、 馬來西亞 、 日本列島 、 琉球群島 、 朝鮮半島 、 越南 的重要 傳統節日 。 2009年9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正式批准将其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成为 中國 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节日 。 [2] 根据广泛的传说, 楚國 愛國 詩人 屈原 於這一日投 汨羅江 自盡,後以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為 詩人節 。 或谓是 吳國 忠臣 伍子胥 忌日 。 历史.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4. 端午時節正值寒暑交替,是疾病易於爆發和流行的季節,古人認為疾病是妖魔作祟所致,加之「午」日又被認為是凶日,所以各地端午習俗中普遍有驅邪避凶的環節,最為普遍的就是掛插艾草。

  5.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古老傳統的端午節,每年都有賽龍舟、掛艾草與菖蒲、吃粽子、繫五色絲線、戴香包等習俗。端午節的含義是什麼?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端午節的具體習俗有哪些?快來讓Skyscanner告訴你吧!

  6. 端午節期間是由涼轉熱的時候,一般會多雨潮濕,是毒蟲滋生的最佳時機,這時候人們就會容易生病。 端午節的9大習俗. 1.吃粽子. 古時候的鄉民為了避免魚蝦吃屈原的屍體,所以將竹葉包著糯米飯投入江中,希望能保持屈原屍首的完整,到了後來就演變成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互相饋贈,成為端午節的代表食品。 時至今天,經廣泛的流傳後,不論是粽子的造型或味道上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 閱讀更多: 《端午節7大粽子做法/食譜》 2.划龍舟. 相傳當時有人在汨羅江划著船中想尋找屈原的屍體,至今就演變成划龍舟的習俗。 不過其實划龍舟這活動並不限於端午節才舉行,龍舟競渡的習俗早於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人將船當作送走災邪的工具,既然是送邪,當然是越快越好,於是便衍生出端午競渡的習俗了。

  7. 端午節別稱. 與許多中國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擁有眾多別稱,反映了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多樣的慶祝活動,例如:. 端陽節 :「端」意為開端或初,「陽」指的是陽光,意味著端午節在夏季,此時是一年中日照最長的時期。. 午日節 :「午」指的是十二地支中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