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8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短片,一名女乘客支付的士車資時,獲司機找贖一張寫滿字句的20元紙幣,當場表示不接受並要求司機換過一張,惟司機拒絕更換且稱非自己所寫,斥該名乘客不得拒收,二人遂於車廂內發生口角。 的士司機︰「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 根據影片內容,對於女乘客拒收 塗污的鈔票時,的士司機 激動地表示對方無理取鬧,稱「關我咩事,又唔係我寫落去」、「妳係冇權拒絕接受我呢張銀紙」、「係冇法律依據」等等;女乘客則企硬不接受,強調:「你找畀我㗎喎,梗係唔接受! 最終二人均聲稱要報案處理,而片中亦聽到有人一度撥打999,但換來的竟是︰「 現時線路非常繁忙 ,中心人員會盡快接聽來電。 市民有需要時,亦可致電就近警署熱線……」 影片上傳後,廣受網民熱烈討論。

  2. 2021年6月24日 · 科斯托蘭尼最知名的理論是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提到的雞蛋理論」,此理論與巴菲特名句別人恐懼我貪婪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認為股市不論升跌都是由3個階段組成,分別是修正階段、調整階段及過熱階段。 這3個階段會不斷循環,交易的成功關鍵就是逆向操作。 在股市處於過熱階段,投資者情緒仍亢奮時,應該離場或沽空。 在股市存於調整階段時,保持耐性,待到了跌市末段及下一個升市之初大手入市。 【索羅斯「反其道」投資哲學 大鱷偏向虎山行: 按此 】 雞蛋理論的運作 . 點擊圖片放大. +4. 怎樣去判斷股市處於甚麼階段呢?

  3. 2019年6月28日 · 1.迷人、機智、個性沉著冷靜. 2.能言善道,面對強大的壓力也能處變不驚. 3.思考由理性主導,不常妄想. 4.不誠實,不可靠. 5.不容易感到羞恥或懊悔. 6.難以在經驗中取得教訓. 7.病態式的自我中心,缺乏愛人的能力. 8.在一般人際關係上沒有反應. 9.難以貫徹執行人生計畫. 以上是一些簡單的心理指標來判斷你是否一個「反社會人格者」。 思考模式 以己為先. 「反社會人格者」對於利益的觸覺非常銳利,在判斷不同的決定時,不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 而「反社會人格者」的內在思考模式預設為自利的角度出發,如果某事件是單純的付出,而沒法得到潛在的利益,「反社會人格者」便會拒絕參與。 例如:當「反社會人格者」朋友的母親不幸離世,反社會人格者則無法也不想同情對方,有時甚至會毅然離開這個朋友。

  4. 2019年3月11日 · 大導演 史提芬·史匹堡 Steven Spielberg. 「我不只是晚上發夢,我整天都在發夢;發夢,就是我的工作。 (「I don't dream at night, I dream all day; I dream for a living.) 4. 迪士尼創始人 華特·迪士尼 Walt Disney.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會做得到。 別忘了,迪士尼的一切都是由一個夢想與一隻老鼠開始的。 (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 Always remember that this whole thing was started with a dream and a mouse.) 5. 美國作家 亨利·梭羅 Henry David Thoreau.

  5. 2023年4月28日 · John Bogle是指數型基金的發明者,其在投資界的名聲與巴菲特相近。 用這位傳奇投資人的話來説,只要做對了,投資並不難。 在確定自己的財務目標的同時,要考慮到自己的風險偏好,特別是在詳細了解各種投資選擇的重要信息時。 當很清楚自己要投資什麽產品和投資多少時,其實已經剋服很多新手投資者面臨的難題。 基金之神John Bogle:「不要在乾菜堆中找針,直接買入整個乾菜堆。 如果是投資新手,不知道自己應該投資哪些股票或者基金,來實現自己的財務目標時,與其毫無目標地尋找資料,不如嘗試投資指數基金。 其中,指數基金是一籃子股票或債券,旨在模仿金融市場的構成和表現。 將資金投入指數基金可以讓投資分散在指數中列出的所有股票上,無需自己操作。

  6. 2020年3月19日 · 1. 第1條投資原則是不要蝕錢,第2條原則是如果不是賭身家就不要浪費時間投資股票。 巴菲特原句︰第一條原則,不要蝕錢。 第二條原則,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2. 投資的密訣是:別人「恐懼」時「借錢買牛」,別人「貪婪」時「借錢買熊」。 巴菲特原句︰別人貪婪時該恐懼,別人恐懼時就該貪婪。 3. 風險來自於你沒有勇氣,不敢借貸。 巴菲特原句︰風險,是來自於你不知道你在做甚麼。 4. 股票比債券更有吸引力,但牛熊才是成人的玩意。 巴菲特原句︰股票比債券有吸引力。 5. 長綫投資是浪費人生,若你打算持有這隻股票達十年,則不要持有,直接去這間公司打工。 巴菲特原句︰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6. 公司財報是沒有用的東西,百家樂的路紙更有參考價值。 巴菲特原句︰不懂財報就別投資。

  7. 2019年7月19日 · 用以命名這個現象的心理學家 Dunning 和 Kruger 分析,新手之所以高估自己的能力是因為他們缺乏對領域平均水準的認知。 就像有個少年讀了幾本科普讀物,就以為那是科學的全部,也不知道真正的科學家是如何辦科學。 這就像我們常說的「識少少扮代表」或「坐井觀天」。 這個有趣的現象甚至可以展示在圖表上。 這條 DK 曲線顯示,初初涉足某個範疇時,人的自信會登上「愚昧之峰」(Mt. Stupid)。 之後見識變多,就會驚覺天外有天,自己實在微不足道。 幸而,隨着日積月累,自信和實力就會慢慢攀升至合乎比例的水平。 這樣看來,其實識少少而沾沾自喜也不是太大問題,因為只要保持開放的心不斷學習,實力種會慢慢進步。 如同 Dunning 和 Kruger 所說,過分自信源自於缺乏對真正高手的水平的認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