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實當初對義不容情有印象 是因為聽到這首歌... 片頭的每個片段搭上這首歌..都會讓人回味無窮... 想到黃日華、海味、還有溫SIR跟劉嘉玲...

  2. 2022年9月28日 · 在電視劇《義不容情》中,關海山飾演的富豪在女婿接管生意、孫兒出生後含笑而終,第一次看時覺得對方在最快樂的時刻死去,好可惜啊。 其後,劇情發展到其孫兒被毒殺、女兒死於非命,我才意會到這角色能夠死在悲劇發生前,實在太幸福了。

  3. 由這段經文顯示,不論修何種功德之法,都需要這兩個必要條件——“心不散亂”和“如理思惟法、”。. 【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 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隨順;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毗缽舍那或其隨順 ...

  4. 對於大家族常見的恩怨情仇和社會脈動,有所刻劃;男主角李政穎飾演的彭建宏是大反派,令觀眾恨得牙癢癢,但卻捧紅李政穎。 然而整體而言不夠寫實,美感也不夠。 2.民視八點檔-《夜市人生》(已下檔) 整體表現:3.5分 (不怎麼樣) 戲劇主題價值-3分(和夜市幾乎已完全無關,主要是大家族恩怨情仇) 場景、服裝、道具、考究程度、美術設計-4分 (又不是沒錢,但製作卻嫌平庸) 劇情流暢度、氣氛烘托、戲劇張力-4.5分(和娘家差不多,收視高,但比較不自然。 選角、演員演技-5分(對於人物的負面性格表演得比正面性格傳神) 取景、攝影、燈光-4分 (平凡無奇) 編劇與文學性-3分 (套《娘家》公式,但更灑狗血,情節更不合理。 主題曲和配樂-5-1=4分 (雖然好聽,但卻是老歌,非專為本劇製作))

  5. 2021年3月1日 · 一、身心現法樂住靜慮,即安住定中能引發身心輕安(須達到心一境才有輕安)的所有靜慮。 二、引發功德靜慮,即能引發五神通、八解脫、十遍處、八勝處等和聲聞共同的所有功德的靜慮,以及能引發、能安住種種殊勝不可思議、不可度量的佛十力種性所攝等持的不共聲緣的靜慮。 三、饒益有情靜慮,即能引發十一種饒益有情事的靜慮。 以上這三種靜慮其實都是心一境性,只是就不同作用的角度安立為三種。 「十一種饒益有情事的靜慮」詳見298頁小字註釋或本文後面附錄。 未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 第四,正修彼時應如何行。 隨修何善三摩地,皆當具足六種殊勝、六波羅蜜多。 自住靜慮亦安立他,是靜慮施,餘如前說。 正修靜慮時,應當如何行持:不論修何種三摩地,都應具足六種殊勝和六種波羅蜜多。

  6. 2021年2月5日 · 一、驅意解脫. 如果沒有苦,就不會希求從苦事中出離,所以受苦有驅使自己的心希求解脫的功德。 例如,有些人天天安逸度日,吃喝玩樂樣樣順心,便會認為人間的日子很好而不願出離。 我們常說,天身不如人身更有利於修習佛法,正是因為天人的生活太過安逸,生命都虛耗在享受中而不知出離。 《大唐西域記》記載: 往昔,無著菩薩、世親菩薩、師子覺(無著菩薩的弟子)等三人發願往生彌勒淨土,他們互相約定,誰先往生見到彌勒菩薩,便回來告知。 其後,師子覺最先往生,但他過了三年都未回來相報。 後來,世親菩薩也捨壽往生。 六個月後,一晚,無著菩薩見一天人(世親菩薩)從虛空中降下,並敬禮無著菩薩。 無著菩薩說:為什麼這麼晚才來? 答:我捨壽之後往生兜率天,於彌勒內院蓮花中誕生,彌勒菩薩贊道:善來廣慧。

  7. 2021年2月10日 · 應當隨念發菩提心是菩薩萬行的依止處而修習,是欲將一切有情安立於漏盡忍的根本,因此必須讓菩提心逐漸增廣。 大地諸忍作所願境而勤修習。 以初地以上菩薩的安忍作為發願目標而精勤修習。 譬如,三地菩薩增勝安忍度的境界,《入中論》說:“設有非處起瞋恚,將此身肉並骨節,分分割截經久時,於彼割者忍更增。 已見無我諸菩薩,能所何時何相割,彼見諸法如影像,由此亦能善安忍。 三地菩薩絕無損害他人的意念,所以本非他人生瞋的對境。 但是,如果有惡人瞋恚菩薩,割截菩薩的身體,不僅割肉而且割下他的骨節,不僅大塊割截而且一分分地割截,不僅一次割截而且數數割截,不僅短時割截而且長時割截,即便如此,三地菩薩對此割身者,不但心無瞋恚,而且了知對方將由此罪業而墮入地獄等惡趣,感受極重大苦,所以對割者更加生起極大的安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