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 「收縮壓」或稱「上壓」指心臟收縮時加諸血管壁的壓力;而「舒張壓」或稱「下壓」指心臟放鬆時血管壁承受的壓力。 量度血壓一般以毫米水銀柱 (mmHg) 為單位。 高血壓是指. : 上壓持續位於或高於140 mmHg 或下壓持續位於或高於 90. mmHg。 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兩類,其成因亦有所不同: 原發性高血壓:患病成因不明,一般是與以下所描述的風險因素有關(參閱第3 頁「高血壓的風險因素」) 繼發性高血壓:主要由其他疾病或身體變化所引起,如腎病、內分泌失調.

  3. www.elderly.gov.hk › tc_chi › health_information高血壓 - Elderly

    • 什麼是高血壓?
    • 本港情況
    • 高血壓的成因
    • 病徵
    • 定期量度血壓
    • 控制高血壓

    血壓是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泵入血管所加諸血管壁的壓力。通常量度壓力是以毫米水銀柱(mmHg)為單位,心臟收縮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或「上壓」,心臟舒張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或「下壓」。高血壓是指上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140 mmHg,或下壓持續地處於或高於90 mmHg。

    高血壓在香港相當普遍。據「二零二零至二零二二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15-84歲人士高血壓的總患病率為29.5%, 包括自述經醫生診斷患有高血壓或沒有自述病史但在身體檢查時血壓升高。患病情況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每二十名15至24歲人士才有一名患高血壓,而65至84歲人士每二十名就有十二名患有高血壓。

    高血壓的成因絕大部分(百分之九十)屬「原發性」,即原因不明,一般與以下所描述的風險因素有關
    百分之十屬「繼發性」,即由其他疾病或身體變化所引起,例如腎病、內分泌失調等
    高血壓一般沒有病徵,只是經醫生檢查時發現,甚至出現併發症後才察覺
    血壓太高或引致暈眩、視線不清、頭痛、面部潮紅及疲倦等病徵

    由於大部份患者沒有明顯病徵,因此建議成年人應定期量度血壓: 此外,醫生在聽取病人的病歷及作詳細身體檢查後,會為有需要的病人安排其他檢查,例如血液檢驗、尿液檢驗、心電圖、胸肺 X 光照片檢查及眼底檢查,以找出高血壓的成因及併發症等。

    要有效控制高血壓及預防併發症,患者需與醫生充份合作及自我監察,並注意生活上的調適: 1. 按醫生指示服藥及定期覆診 2. 自我定期監察血壓 3. 實踐健康生活模式 4. 停止吸煙 5. 保持理想體重及腰圍(體重指數少於23公斤/米2,男性腰圍少於90厘米,女性腰圍少於80厘米) 6. 養成健康飲食習慣: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少吃鹽、豉油及醃製食物;多進食蔬菜水果 7. 要有適量及持之以恆的運動。每次進行至少 1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例如緩步跑、步行、太極、游泳等,以達至每周累積最少150分鐘的目標。如果進行高強度的帶氧運動,則每周累積最少75分鐘。如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請先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8. 不飲酒 9. 管理壓力、保持心境開朗 如想獲取更多有關高血壓護理的資料,可參閱《香港高血...

  4. 老人血壓正常值2022. 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心臟學會公布2022年最新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把高血壓標準下修為【130/80mmHg】,血壓正常值仍為【 120/80mmHg 】,而65歲以上的老人收縮壓目標值建議小於【130mmHg】。. 「獨立型收縮性高血壓」約佔老年高血壓人口的一半 ...

  5. 2024年4月10日 · 衛福部台中醫院的2022年新版高血壓治療概述指出,以往高血壓診斷標準值為<140/90mmHg,台灣高血壓學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依據華人地區的大型降血壓研究臨床試驗結果,2022年5月發布2022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有兩項重要變革:

  6. 2023年5月11日 · 在 一 天 裡 ,血 壓 每 分 鐘 都 會 隨 著 不 同 的 因 素 而 變 化 ,包 括 身 體 姿 勢 、體 能 活 動 、情 緒 及 睡 眠 等 。. 但 以 成 年 人 來 說 ,若 收 縮 壓 持 續 處 於 140 毫 米 水 銀 柱 (mmHg) 或 以 上 ,或 舒 張 壓 持 續 處 於 90 毫 米 水 銀 柱 或 以 上 ...

  7. 高血壓是指血管壁所受到的壓力高於正常水平,如收縮壓 ≥ 140 毫米水銀柱 (mmHg) 或舒張壓 ≥ 90 mmHg 則被視為高血壓 1。如未能有效控制高血壓,會增 加患上心臟衰竭、冠心病、腎衰竭及中風的風險。高血壓在香港是相當普遍的疾病。

  8. 2021年12月3日 · 老人家血壓標準. 論老人家血壓標準,其實並不建議遵循所謂的「老人血壓範圍」,個體化治療才是正確的方法,尤其指有的老人家可能會有腦供血不足、腦梗塞,或心、腦、腎的靶器官損害。 當然,若家裡老人對140/90mmHg之血壓標準不會感到頭暈腦脹等不適,就沒問題。 不過,針對有腦供血不足的老人家,通常會放寬血壓範圍,並以個人基礎血壓作參考。 另應注意,老人家的舒張壓(低壓)會低於正常值,因此會著重在收縮壓(高壓)指數。 而除了血壓,老人病患或會有其他引發疾病的風險,如血糖、血脂、肺、肝、腎、心、腦血管等功能問題,身邊家人應多加留意。 -. 5個老人血壓高原因. 一般上,老人血壓高原因涉及多重影響因素,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問題,可能成因如下。 - 自主調節功能失常,其屬老人家常見身體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