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肝癌治療方法 相關

    廣告
  2. 全程由專科醫生監察及進行,安全方便,亦能符合本港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手術賠償要求。 提供各項專業身體檢查,包括腸鏡,胃鏡、腸鏡、膀胱鏡等,請即網上預約。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8日 · 醫治肝癌的標靶藥一般都是抗血管增生標靶藥」,當中可分為兩大類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及注射。 在口服療程方面,病人一般要每天定時服藥,而注射療程則通常每三周進行一次。 優點:針對性殺死肝癌細胞,不會「好壞通殺」,因此副作用比傳統化療少,效果也更好。 缺點:需要較長期治療。 標靶藥也可能引起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反應,出現低燒等副作用。 適用對象:肝功能正常,但腫瘤已經侵犯肝門靜脈,或是已發生癌細胞肝外轉移而無法以手術治療的病人。 同場加映,肝癌3大徵兆:(點擊下圖看清! 👇👇👇) + 4. 相關文章:肝癌|右肩痛吐血肝癌3大警號! 肥胖脂肪肝7類人高危留意大便?

  2. 2020年12月9日 · 肝癌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但這限於早期肝癌或肝功能較理想的患者中晚期患者該何去何從? 梁廣泉醫生指,肝癌的化療有所不同,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利用肝臟腫瘤營養主要來自肝動脈的特點,將化療藥經動脈直接注射到肝臟腫瘤後用碘油堵塞,殺死癌細胞。 至於正常的肝臟,因為還有肝門靜脈可供應血流,不會受到影響。 新型標靶藥的常見副作用有高血壓、皮疹、腹瀉等,但可用藥紓緩。 可是,這只是最理想的情況,梁廣泉醫生指:「臨床上不少肝癌患者確診時,腫瘤直徑已達八至十厘米,或屬多發性,兩邊肝葉有五至十粒的腫瘤,病情嚴重,經動脈化療栓塞未必能控制病情。 另一方面,病情嚴重的患者肝功能不佳,這類治療始終會損害肝臟,令肝功能每況愈下。 新指引建議及早轉用藥物 新標靶成效較佳.

  3. 2023年12月14日 · 肝癌在本港常見癌症中排行第五每年超過1,700宗新症接受手術或肝臟移植是現時唯一根治方法但只有三成病人適合進行手術七成無法以手術進行根治性切除病情每況愈下五年內整體存活率僅有三成。 因此當今研究主要聚焦如何擴大手術模式,或以移植根治。 由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教授陳智仁教授,以及癌症醫學中心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蔣子樑帶領的港大肝癌研究團隊,早前率先開創「先縮後除」的治療方案,提出結合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與免疫治療,來誘導中晚期肝癌縮小。 65歲病人黃先生(中)接受「先縮後除」治療後,肝癌由四期好轉至一期。 圖左起:陳妙儀醫生、病人黃先生的兒子、病人黃先生、陳智仁教授和蔣子樑醫生。 (港大醫學院圖片) 65歲病人原估計餘命半年.

    • 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消滅癌腫瘤
    • 新一代標靶藥對華人療效顯著
    • 免疫療法成發展新方向

    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是針對中晚期肝癌的其中一種治療方式。做法上醫生會在病人腹股溝動脈插入導管至肝動脈,經動脈輸入化療藥物和栓塞劑,將化療藥物及栓塞物直接注入腫瘤,把腫瘤殺死更截斷其血液供應,餓死癌細胞。這是治療肝癌的獨有方法,在其他癌症上很少採用。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則利用同位素Y-90取代化療,所灌入的東西會近距離釋放出高劑量放射能β-射線,從體內以輻射直接攻擊腫瘤。這種治療方法的毒性傷害較不像化療嚴重,能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之同時,亦較不會影響周圍器官。 針對無法動手術的肝癌病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是另一項新興的治療肝癌技術。突破過往的體外放射治療,立體定位能在放射治療中隨著跟蹤定位極精準作出放射治療,並透過放射治療儀器內設的嶄新影像導引系統進行。放射線束從多角度針對病人的腫瘤,以確保放射線束盡...

    在藥物方面,醫治肝癌的藥物在去年有新的突破,過去10年,只有一種標靶藥物可供一線治療,第一代的標靶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已應用超過10年。新的標靶藥樂伐替尼(Lenvatinib),去年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認可作為治療肝癌的一線標靶藥物,讓晚期肝癌治療多了選擇。 標靶藥物主要針對干擾、抑制癌細胞某些特異蛋白質,從而阻截腫瘤生長和血管生成的信號。新的標靶藥最大特點是對華人效果顯著,根據臨床研究報告,香港、內地和台灣的亞族群使用後總存活中位數為15個月,較傳統標靶藥多了近5個月。另一款標靶藥瑞格菲尼(Regorafenib)是一個多靶點的治療肝癌的二線藥物,對經索拉菲尼治療後耐藥(失敗)的晚期肝癌患者有顯著的療效。

    除了新的標靶藥面世帶來希望外,免疫療法也改寫了癌症治療的發展,對晚期患者的成效亦頗為理想,不但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同時減少副作用,為肝癌帶來新治療方向。 研究發現腫瘤細胞相當「狡猾」,會發出特別信號,扮成「正常細胞」,誤導免疫系統不作出「清除」,從而讓腫瘤不斷生長。癌細胞將免疫細胞「T細胞」表面的蛋白「PD-1」與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而「易容」令免疫系統認不出敵人,而致腫瘤不斷生長。而「免疫治療」則能透過阻截癌細胞發出的偽裝信號,重新啟動免疫系統反應,這種利用「PD-1抑制劑」阻止兩者結合,重新揭開癌細胞的面紗的方法,就是免疫治療法的運作原理。

  4. 2020年1月20日 · 本港每年新增肝癌約1,800宗而現時而言進行手術切除和肝移植是唯一有效根治肝癌的方法惟有七成患者並不適合手術切除和肝移植只能以介入治療和藥物控制惟當中僅一成患者腫瘤能被完全消除港大醫學院和瑪麗醫院合作進行一項研究通過結合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和免疫治療先縮後除方式先縮小腫瘤體積以增加進行手術的機會以根治肝癌。 現時全港只有瑪麗醫院採取該療法,並以公立醫院標準收費。 團隊預期項目將於約3年後完成研究,並在日後將治療方案擴展至全港醫院。 港大及瑪麗醫院研「先縮後除」療法,助根治中晚期肝癌。 (侯彩琳攝) 七成肝癌患者不適合手術治療.

  5. 2023年2月13日 · 另外現時醫治肝癌有多種方法除了一般的根治性療法外亦有多種舒緩性療法提供給不同狀況的病人只要在早期進行手術肝癌的治癒率可達7至8成肝癌並非大眾想像中難以根治但由於肝臟沒有神經線所以即使受損傷也不會產生疼痛臨床上早期腫瘤少於5公分者一般都沒有病徵如非進行身體檢查往往要等腫瘤大到撐扯著肝膜患者才會感到腹痛。 如何預防肝癌? 就如何可以預防肝炎方面,馬醫生表示給予以下貼士: 1. 乙肝帶病毒者應盡可能每半年做檢查,包括抽血驗肝功能、甲胎蛋白(肝癌指數)及照肝臟超聲波。 2. 乙肝患者須按醫生指示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並同時每半年覆診做以上檢查。 3. 患乙肝的肝癌患者,在術後須繼績乙肝藥物治療控病.可減少乙肝病毒引發的新腫瘤而造成肝癌復發。

  6. 2023年1月11日 · 26. 香港大學醫學院全球首創中期肝癌先縮後除三部曲治療方案研究顯示逾5成病人經療程後可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兩年內存活率高逾9成香港大學臨床腫瘤科臨床助理教授蔣子樑香港大學外科臨床教授陳智仁肝癌康復者溫應強先生。 (由左至右)(余俊亮攝) 4成病人毋須手術已痊癒 存活率達9成. 港大醫學院全球首創中期肝癌「先縮後除」三部曲治療方案,共33位肝癌病人參與研究,病人腫瘤直徑由5至17.5公分不等。 研究結果顯示約55%病人經療程後適合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其中有4位(12%)進行了手術根治,有14位(42%)病人腫瘤細胞全部壞死,只需後期定期觀察,兩年內的存活率可高逾9成,中位數則達30個月。 三部曲系統療程 6個月可見成效.

  1. 相關搜尋

    肝癌治療肝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