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8日 · 但源頭的「因」,卻是中國人種善因、得善果」、「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文化實踐。 去年疫情的時候,有12000名從外省回山東上課的大學生,因為遇上疫情封控,全部被集中隔離,當時就有7、8千大學生被安排到淄博,大家聽到要被送到三線城市,都 ...

  2. 2024年4月10日 · 過程中,孩子學習了體諒、關懷、互助……有班長回來時背上孭著三個背包,都是受傷同學拿不動的包袱;有幾個小伙子撐扶著扭傷的同學回來,因為大家都想用腳完成壯舉,受傷也堅持不上補給車。

  3. 2023年8月28日 · 中國人有句諺語,叫「殺君馬者道旁兒」。 故事出自東漢《風俗通義》,話說有人騎著好馬奔跑,路旁的人稱讚這匹馬真會跑,不知能否再快些? 騎者聽後大悅,出力鞭策,愈跑愈快,愈快愈多人讚美,最後,好馬力竭而亡。

  4. 2022年2月21日 · //年紀小小已遍天下的蘇翊鳴與谷愛凌,英文名字就直接叫「Yiming」及「Eileen」,這就是文化自信。 我們喜見,中國17、18歲的年輕人已經有如此成熟的領悟!

  5. 2024年3月20日 · 日前,一個綠營支持者,亦是台灣擁有過百萬粉絲的YouTuber鍾明軒,獨自一人了去北京和上海,打算看看那個「又恐怖又落後的大陸」,結果是,驚為天人之餘,也間接踢爆了政客的謊言。

  6. 2024年2月28日 · 老百姓最初都敵愾同仇地支持戰爭,沒想到此仗一打就兩年,還沒完沒了,國家被孤立,市民生活長期受影響,怨氣就會漸漸萌生。 俄羅斯的經驗,覺得還是中國人的智慧厲害。 我們的《孫子兵法》有句名言:「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即是說,即使你百戰百勝,也不是最高明的兵法。 只有不通過戰爭就能使敵國降服,這才是最明智、最理想之舉。 今天大國博弈,美西方多次聯手脅逼,無論對華為的打壓、對香港黑暴布局、對台獨的挑釁、對新疆的抹黑……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希望中國出手出兵。 因為一個國家只要捲入了戰事,虎視眈眈的別國就贏了一半。 雖然俄烏戰事影響不到俄國本土,相信最後戰勝者亦會是俄軍,但經濟、人心的動搖,在俄羅斯還是處處可見。 所以,今時今日,最上上之策,還是以和為貴,不戰才會贏。

  7. 2023年10月23日 · 近日看以巴衝突的視頻,有條短片特別令人心碎…… 記者問一名巴勒斯坦男孩:「長大了想當什麼? 男孩思索了一陣子,然後說:「當我長大……在巴勒斯坦,長不大的,我們任何時候都會被槍殺,失去生命,就算走在路上都會被殺死,這就是我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