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修復科主任鄭宏志表示,「月亮歌后李珮菁當年脊椎手術後下半身癱瘓她留下脊椎手術癱瘓的印象深深刻在所有50歲以上熟年男女的腦海中一旦醫療團隊提及脊椎手術的可能性時患者恐懼萬分地問:「會不會癱瘓? 」,面對病患的疑問鄭宏志會大聲告訴他們任何手術都有風險脊椎手術≠癱瘓」,為了怕癱瘓而拒絕開刀結果可能就像陳先生一樣真的從此癱瘓。 推拿、開刀治脊椎? 非通則,得依病情評估. 鄭宏志主任表示,因為李珮菁,台灣民眾對脊椎手術產生既大且深的恐慌,並從此恐慌中衍生了不少迷思,鄭宏志並歸納出4大迷思,包括: 迷思1.脊椎問題就醫得開刀? 其實不然。

  2.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蔡泰欣澄清在醫師技術日益純熟及醫學科技不斷精進下其實脊椎手術的安全性已大大提升加上在執行手術前醫師都會先為患者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發生併發症的機率因此下降很多患者不用過度擔憂脊椎手術的選擇包括已行之有年的開放手術open operation或傷口較小的微創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MISS)。 黃旭霖表示,脊椎手術安全性高達90以上,患者術後恢復狀況也都很好,只是手術前需接受全身麻醉,必須監測患者身體狀況,以避免麻醉引起的緊急狀況。

  3. 2024年4月11日 · 但是,美診所恐怕無法如醫院評鑑般嚴謹縝密,因此,民眾前往時,更須留意自身權益。 張世幸舉例,患者一定要問清楚,要求醫師講清楚手術 ...

  4. 2024年5月9日 · 洪焜隆喜歡研究工作,隨著醫學科技的發達,每當有小兒神經領域的新技術或藥物問世時,他總是想辦法聯絡過去的病患,告知他們病情可能有曙光,建議回來看一看。 在病關係日益稀薄的今天,洪焜隆的腦海裡,卻總是掛了一長串的病人名單,因為小兒神經科並不像發燒、感冒那樣,很快便可以看見治療的成果。 這是一個需要耐心與長期投入,卻不一定有成就感的工作,有的病人救得不錯,也有的病人從小看到大,不會走路的、還是不會走路,但洪焜隆堅定的說:「沒有一個病患應該被放棄! 對病患的態度,是最理想的病關係. 從洪焜隆面對病人的態度,看見了病關係中最理想的典型。 他像一位慈愛的父親,不只長年關注病人的病情,在私底下也投注許多醫療以外的關懷與資助,和病人與其家庭建立起長遠的關係,共同攜手對抗疾病。

  5. 2024年5月2日 · 醫師建議以下3種預防方法: 1.維持正確姿勢: 不良姿勢的形成往往是長期累積而來,加上重複性動作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因此,不論是走、坐、站、提重物等,維持正確姿勢,可減輕對肌肉、骨骼的負擔,避免產生痠痛不適。 2.適度伸展及休息: 不要維持固定姿勢太久,宜增加工作間的休息次數,盡量每小時休息1次,並且做伸展運動5~10分鐘,尤其加強頸、肩、腹背部的肌肉放鬆。 3.訓練肌力: 要減少痠痛的根本解決之道,可以透過運動訓練,維持肌肉的彈性和力度,並增加脊椎穩定度。 例如:瑜伽、太極、游泳等,都是很好的肌肉強化運動。 (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55期) 推薦閱讀: (1)貧血調理藥膳 (2)97年度優良醫師表揚 (3)頭皮做Spa 絲絲不掉落.

  6. 3 天前 · 許瀚水胸腔外科神刀手. 教學、研究和臨床三大領域,是許瀚水醫師努力的方向,他認為有義務要教導學生,而教學則一定要做研究,才有東西教給學生,所以,他很願意多花時間來培養未來的好醫師,這是一種使命感。 曾獲選百大良,以最輕的年紀升上胸腔外科教授,在肺臟移植、食道切除、癌症治療、執行全台第一例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的肺臟切除及食道切除等,年紀輕輕的台北榮總胸腔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許瀚水,在胸腔外科領域嶄露頭角、成績斐然,同時也是病患眼中的好醫師、學生眼中的好老師。 高大的他,脫掉醫師袍之後,還是個玩搖滾樂、愛打鼓的rocker醫師。 外型高大斯文的許瀚水,在臨床醫學、學術研究、教學方面都有亮眼的表現,至於當初為何會選擇考醫學系? 他笑說單純只是因為成績好的緣故,不過卻有一段有意思的過程。

  7. 2021年4月1日 · 今年已經70歲的魏崢,行醫40年來天天都在忙碌的行程中,為病患的性命搶時間、為心臟外科手術的發展而努力,在面對日復一日的「開膛剖腹」高壓下,其實有著一顆細膩專注、自在隨和的心。 凡事不強求,順心順意真性情 很多人不知道,魏崢年輕時心目中理想的職業並非醫師,而是建築師。 在大學聯考時選填的志願是建築系,無奈因為考上私立大學,體貼的他為了不想增加家庭經濟負擔,才報考國防醫學院,意外地開啟了從之路。 魏崢笑說,其實心臟外科也並非自己一開始就想選擇的,第二名畢業的他,原本是想選擇精神科,但因為要禮讓第一名的學長先選填志願,「所以等輪到我選時,也只剩下外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