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中醫調治腸易激綜合症的徵狀時,以中藥治療為首選。 肝鬱脾虛者治療以疏肝健脾,緩急止痛為法。 常用藥材為柴胡、枳實、陳皮、白芍、甘草、白朮等藥物為基礎,根據徵狀及程度而加減分量。 脾腎陽虛者則以溫健脾補腎為法,常用藥材如黨參、白朮、山藥、補骨脂、益智仁等藥物為基礎,一日一劑,覆煎,連服七天。
      www.healthcare.org.hk/medicalInfo.aspx?id=803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30日 · 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 IBS),是腸臟功能紊亂、失調或腸道過敏所引起的症狀之統稱,患者會反覆出現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等腸胃不適的症狀。

  3. 除中藥治療外,針灸治療亦常用於治療腸易激綜合症,因針灸可改善氣血循環, 放鬆神經系統,增強脾胃消化系統功能。 一般來說,中醫師會按照辦證,選取適

  4. 2020年3月11日 · 腸易激綜合症是一種結腸(大腸)的慢性病,症狀有腹痛、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或兩者交替)、脹氣和腹脹。 暫時未有証據顯示腸易激綜合症會引起腸出血或癌症。

  5. 中醫調治腸易激綜合症的徵狀時,以中藥治療為首選。 肝脾虛者治療以疏肝健脾,緩急止痛為法。 常用藥材為柴胡、枳實、陳皮、白芍、甘草、白朮等藥物為基礎,根據徵狀及程度而加減分量。

  6. 2022年2月15日 · 腸易激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胃腸道疾病,據統計社會上大約有兩成人出現腸易激症狀,但只有百份之十的患者會正式求診。 中醫治療腸易激症的思路是調和肝脾,一方面健脾補氣行氣,另一方面疏肝理氣清熱,代表方劑是痛瀉要方。

  7. 腸易激綜合症是本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約31萬人受影響(即本港成年人口約5.4%)。. 超過70%腸易激綜合症患者受到上腹痛和肚瀉的困擾,引起日常生活不便和影響心理健康;超過15%的患者甚至同時患有不同的情緒病。. 中草藥廣為不少功能性消化道 ...

  8. 2018年12月17日 · 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和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正啟動「仁朮腸樂顆粒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牀試驗」,旨在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驗證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效用和安全性,現正招募合適的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