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6日 · 大便帶血伴隨大量黏液長期腹瀉或便秘腹部持續不適,都可能是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直至2021年5月的數據顯示,大腸癌為香港最常見癌症,以每10萬標準人口計算的大腸癌發病年齡,男性為49歲,女性則為31歲。. 而根據醫管局在 ...

  2. 腸癌(又稱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加上大腸癌早期症狀容易跟其他疾病的症狀混淆,使大腸癌早期更不容易發現。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症狀及前兆,尤其若發現多於一種症狀,且持續超過數週,請盡快找專業醫師檢查。

  3. 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我們如果能及早識別出癌症的症狀,有助提早診斷,並提高治癒的機會。 大腸癌常見的病徵包括: 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大便後仍有便意. 腹部不適(持續疼痛、腹脹、飽脹或絞痛) 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和疲倦. 雖然出現這些病徵和症狀不一定表示癌病存在,但可令個人提高警覺,注意身體出現的變化,並盡快尋找醫生診治,透過詳細檢查以確定病因。 醫生會詢問你的相關資料和病歷,為你進行身體檢查,並按需要作進一步的檢驗。

  4. 2021年6月11日 · 早期大腸癌可以是無明顯症狀,但只要適時檢查,仍然可以預防及降低風險。 針對大腸癌,究竟有哪些症狀我們要特別留意呢?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5. 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早期症狀為不明原因貧血,中期至末期症狀則為頻繁拉肚子便秘、放屁、血便等,需透過外科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方式控制大腸癌。

  6. 早期的大腸癌可以完全沒有症狀,而且以上臨床症狀亦有機會由其他腸道疾病引起,例如腸道感染、痔瘡或腸易激綜合症等,所以病人很容易會忽略其嚴重性,以致當確診大腸癌時,病情已經發展至晚期,大大減低治癒機會。

  7. 我們如果能及早識別出癌症的症狀,有助提早診斷,並提高治癒的機會。. 大腸癌常見的病徵包括:. 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大便後仍有便意. 腹部不適(持續疼痛、腹脹、飽脹或絞痛 ...

  8. 早期的大腸癌可以完全沒有徴狀,大腸癌篩查能預防或及早發現大腸癌。 根據國際指引建議,無病徵人士應於50歲起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常見方法如下:

  9. 雖然大腸癌早期症狀及先兆並不明顯,若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有助阻止病情惡化,提高患者的康復及生存機會,進行大腸癌篩檢及早察覺大腸癌早期症狀為成功治療關鍵。

  10. 早期的大腸癌可能不會顯示任何病徵或症狀。 然而,若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你便可能需要求醫: 排便出血. 大便習慣改變,例如便秘、腹瀉. 體重意外地下降. 疲勞. 腹痛或腹部不適. 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篩查 - 大腸癌篩查能檢查結腸和直腸內壁及檢測是否有息肉存在,並可在息肉出現癌變之前將其切除。 雖然一般建議開始接受大腸癌篩查的年齡為 45 歲,但若有家族大腸癌病史的人士則應該更早開始接受篩查。 請咨詢你的醫生,了解自己應何時開始接受篩查。 飲食 - 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品有助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 而進食紅肉和加工肉 (例如午餐肉) 則有機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運動 - 定期運動可刺激腸道蠕動及幫助控制體重,從而降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