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日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於2019年所發布資訊,受污染的水源有可能傳播多種疾病,像是腹瀉、痢疾、霍亂、傷寒等,而受污染的飲用水每年估計導致全球超過48萬5,000例的腹瀉死亡。 另外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最新家庭飲用水概況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家中有設置水塔、蓄水池的比例高達84.2%,但其中僅有52.7%的民眾會定期清洗家中設置的蓄水池、水塔,甚至僅有46.4%的民眾知道「7成以上自來水用戶水質汙染事件是因疏於清洗水塔所致」,顯然多數民眾仍未重視水塔的清潔。 常見的水塔污染源可能有污垢、鐵鏽、昆蟲屍體、鳥類糞便等,未定期清洗的狀況下就容易會有細菌、沙門氏菌與大腸桿菌滋生,若家裡有免疫力較弱的小孩或老人,又飲用未確實煮沸的水,就有可能造成急性腸胃炎,若情況嚴重恐怕會因菌血症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

  2. 2021年3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3 月 1 日. 0. 702. 冷冷的天大啖熱呼呼的佳餚無疑是人生一大享受但暴飲暴食的下場往往會造成腸胃不適甚至有發炎的情況腸胃炎是民眾生活中常見的病症通常不會有長期的後遺症但嬰幼兒年長者以及體況不佳的人還是可能因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致死仍需特別留意。 根據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2020年因腹瀉而就診的民眾約有481萬人次,冬天的就診人數高於夏天,這與腸胃炎的好發期有關。 急性腸胃炎大多由病毒引起,少數案例是被細菌及寄生蟲感染,而低溫的環境恰好適合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等病毒株生存。

  3. 2020年6月1日 · 2020 年 6 月 1 日. 0. 1014. 午餐後胸口悶悶的? 喉間似乎有嘔酸? 那你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 身體消化系統屬於單行道,當我們吃的東西進入食道後,食物會一路被擠壓推進胃中,胃和食道之間有一個閘門叫「賁門」,當食物要進入胃時,它會鬆開以利食物進入,之後便會合起,避免胃中的食物及消化液因胃部蠕動擠壓逆流至食道。 因為高壓力與低運動量的現代上班族生活,近年臺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上升,根據健保署統計,光是二 一八年就有76萬5,303人因此就醫,許多醫師受訪指出這僅是冰山一角,因為許多臺灣民眾有去藥局購買腸胃成藥的習慣。 醫界一般推估,臺灣民眾胃食道逆流發生率約莫25~30%,也就是每4人就有1人承受其苦。

  4. 2022年8月1日 ·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的傳染途徑為吃下遭此菌種污染的飲水食物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可能引發慢性胃炎01像是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情形或是導致消化性潰瘍缺鐵性貧血的狀況。 當中值得注意的是,9成胃癌患者皆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因此民眾若感染此菌種不可不慎。 慶幸的是,臺灣大學醫療團隊的研究指出,若民眾感染後接受除菌治療,可降低50%引發胃癌的機率。 而放眼全球,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球約有44億人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當中非洲有近8成人口感染此菌種,為全球最高,亞洲部分則有超過一半人口感染。 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5. 2022年12月1日 · 胃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腸主要的功能是將食物研磨成小塊以利吸收在消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數據,2021年臺灣共有2,310人死於胃癌,為癌症十大死因排名第8,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9.8人,雖然死亡人數較 ...

  6. 2020年12月1日 · 所幸近期醫療科技也有所突破臺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廖偉智團隊成功開發世界首創胰臟癌人工智慧偵測模型」,該研究更在今年7月登上刺胳針數位醫療期刊可望透過AI的協助讓胰臟癌早期發現的精準度大大提升進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7. 2017年5月1日 · 因此,在國家租稅公平的的課稅環境下,自費醫療院所及名醫師自然成為國稅局大查稅的對象。. 醫師們若無做好妥善稅務規劃,將實質增加所得稅負。. 醫療診所主要收入. 1.掛號費收入;2.醫療費用收入,包含健保收入及病患自付收入;3.藥事服務費收入,包含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