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8日 · 什麼是疣(Warts)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致,現今已發現超過150種HPV,不同類型的HPV會引致不同種類的。 患者皮膚會出現啡黃色或肉色突起的顆粒或硬塊。 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位置,常見的位置包括面部、頸部、手或腳。 由於具有傳染性,數量可以隨時間增加,最初可能只有幾粒,後來演變成數十至數百粒不等。 皮膚成因. HPV病毒喜歡在温暖潮濕的環境滋長,能透過接觸患者的皮膚患處,或接觸帶有HPV病毒的物件而傳播,免疫力較弱人士或皮膚有傷口者容易受到感染。 病毒可以在家庭成員之間交叉感染,或透過共用個人物品而傳播,例如共用化妝粉餅、化妝粉撲、化妝掃、睫毛夾、毛巾、剃鬚刀、枕頭床單、赤腳於公共泳池或健身室行走等。

  2. 2024年2月28日 · 本文由皮膚科醫生為大家詳解皮膚疣的4大種類(扁平疣尋常疣腳底疣性病疣)、成因及治療方法。 疣有機會於數月或半年內自然消失,但若持續不退、引起病徵 (如痕癢或痛楚)或影響外觀,便可考慮接受治療。

  3. 病毒疣是什麼? 「病毒疣也就是俗稱的 (warts) 」,也有人稱為「魚鱗贅」。 這是個有趣的誤解,過去以為是在宰殺魚時,因為魚鱗附著在皮膚上導致的,但其實「疣」與魚鱗完全無關。 「病毒疣多數是經過接觸傳染導致當人體免疫力低落時就相當容易透過人與環境人與人接觸時病毒感染到皮膚進而產生所謂的病毒疣」。 據國外統計,學齡兒童的盛行率高達2~3成,是很常見的皮膚疾病。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三餐不定時、作息不正常,抵抗力較差,故也相當容易有此症狀。 4種最常見的疣. 「病毒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 HPVs)」進行傳染的,

  4. 2022年9月15日 · 病毒疣是為皮膚表皮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HPV所造成的皮膚病全身各部位都有可能感染病毒疣。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宜菁表示,門診中很常碰到病毒疣,目前發現HPV有100多種,不同的HPV種類會造成不同種類的病毒疣。 病毒疣的類型? 症狀是什麼病毒疣又分扁平疣尋常性病毒疣腳掌手掌疣和生殖器疣張宜菁醫師指出這些病毒疣除了長的位置可能不同病毒種類和外觀也有差異。 病毒疣的病灶可能會痛、癢,尤其是足部疣疼痛的機會更大。 推薦閱讀:肉芽長在眼睛、脖子怎麼消除? 長肉芽原因、治療一次看. 病毒疣的外觀變化多端,以下列出的是一般較典型的樣貌: 扁平疣: 長在臉上的扁平膚色丘疹,以HPV 3、10、28,外觀有點像粉刺,有時候則是塊狀的。

  5. 生疣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病,「」 一般很細小而且粗糙 ,通常會長在手腳、面部、生殖器、腳底等部位,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疼痛或者不適,但是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 疣 」具有傳染性,有機會傳染到身體其他部位,使這些顆粒越長越多,還很有可能會傳染給一同生活的家人朋友。 疣的形成原因. 「疣」是因為皮膚感染了「人類乳頭狀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簡稱HPV)」引起的,使用接觸扶手、門柄和升降機按鈕等都有可能感染人類乳頭狀病毒, 濕疹 患者和免疫力不佳者感染該病毒的概率較高。 現發現HPV病毒類型就超過100種,不同的類型會造成不同的「疣」,常見的「疣」包括扁平疣、尋常疣、足底疣和生殖器疣。

  6.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廣告. 有晨泳習慣的林先生最近感覺腳底隱隱作痛,仔細一看才發現腳底好像長了一顆表面粗糙的突狀物「」,只要走路一摩擦到就會感到疼痛不適。 究竟「是什麼,和雞眼又有什麼差別? 如果長了又該怎麼治療? 《Hello醫師》帶你一起搞懂的大小事。 為什麼會長? 跟雞眼差在哪裡? 疣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

  7. 2020年6月8日 · 疣一般可以分為尋常疣和扁平疣尋常疣的外型是圓形的腫塊表面凹凸不平一般長於手腳而扁平疣則多長於面和頸是輕輕隆起呈膚色或略帶啡色或黑色的小腫塊。 怎樣分辨疣和油脂粒? 不少人都會將疣和油脂粒混淆,覺得兩者長得差不多。 其實只要仔細留意,還是可以透過細節分辨出來的。 油脂粒通常長於油脂分泌旺盛的地方如T字位或眼下,多數是肉色,呈圓鼓形,大多跟油脂分泌和卸妝不足有關;而長於面上的扁平疣,則可長於面上任何部位,而且它扁平、邊界清晰,顏色也可以是黑、啡或肉色。 而且,如果突然於某部份出現極多皮粒,也很可能是扁平疣。 面無好痣? 臉孔上的墨或痣在面相學中代表甚麼? 激光脫癦不可亂做! 皮膚科醫生分析脫癦前後護理需知.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8. 2021年11月5日 · 疣是一種病毒感染一般是HPV痛毒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是一種透過接觸途徑的感染。 陳湧醫生說,「傳染時皮膚不一定有傷口,就算正常皮膚都有可能因接觸而感染。 一般接觸時病毒就會在皮膚表面上,病毒會在皮膚內一變二,二變四。 當抵抗力不能抑制它,就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粒粒的疣。 雖然經過治療後,疣已移除,但其實皮膚內或仍有病毒,有機會因抵抗力變差,又或再接觸傳染,導致復發。 拍一拍肩、握手都可能傳染! 陳醫生指,疣可經接觸而感染,如人與人之間拍一拍肩、握手等都可感染。 同時,因HPV病毒可在室溫情況下存活數日,如疣患者碰過某些物件,如電梯按鈕、扶手電梯的扶手,那些物件上也可能遺留存活的病毒,其他人接觸到便可能因此而受感染。 他又指,接觸疣病毒後會否生疣,又或病情嚴重程度,都與自身抵抗力有關。

  9. 疣是長於皮膚表層的小肉粒外形凸起及粗糙可以生長在身體的任何位置例如面等。 患者除了成人,兒童亦有機會患上,大約每 4-5 個兒童中,就有 1 個患疣。 據資料顯示,現時已發現超過 100 種不同基因排列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不同的 HPV 基因型會引致各種不同臨床類型的皮膚疣。 若發現腳底出現小肉粒且感到痕癢,應及早詢問醫生。 1. 皮膚疣成因. 除了可透過直接接觸感染,一些間接接觸,例如:接觸共用的球拍、地板、毛巾和滑鼠等也有機會傳遞病毒,所以經常出入健身室、瑜珈中心等公眾地方的人士,免疫力較低者(包括長者及幼童)更有機會受到感染。 2. 症狀外形跟雞眼相似. 皮膚疣的外形凸起,或長出厚而表面粗糙的圓點或黑點。

  10. 2022年1月18日 · fionau@esdlife.com (Fion) 2022年1月18日 · 3 分鐘文章. 疣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傳染病,由某些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而引起的皮膚增生。 可發生在身體不同地方,但比較常見會在:手、腳、頸、及頭皮等地方。 在醫學上我們通常會按病發的位置,或者它的型態來命名。 常見的包括尋常、扁平、足底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