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19日 · 370.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又譯作伊莉莎白二世伊麗莎白二世9月8日逝世整個葬禮已在香港時間深夜結束她正式與亡夫菲臘親王團聚」。 英女王國葬:2022年9月19日,抬棺者抬着女王的棺木。 靈柩上放着帝國王冠及十字聖球。 它被運進英國溫莎堡的聖喬治教堂。 (AP) 0415:英國王室網頁公布,英女王的遺體在溫莎堡舉行私人葬禮後,已與亡夫菲臘親王一同安葬在國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 2357:英女王靈柩運抵皇家墓穴,由此伊利沙伯二世與亡夫菲臘親王終於「團聚」。 2345:女王的駁船船長(The Queen's Bargemaster)在權杖及聖球自靈柩上取下後,由溫莎教長(Dean of Windsor)放到壇上,並移交到英王查理斯手上。

    • 愛德華八世退位的劇變
    • 二戰爆發渡過年輕時代
    • 與菲臘的結婚與成為英女王
    • 四出外訪與帝國的衰退
    • 王室醜聞與戴安娜之死

    儘管出身在「上流女性不需特別接受教育」的年代,加上繼承王位機會不大,但祖母瑪麗皇后(Mary of Teck)的影響下,伊利沙伯仍接受了宮庭的正式教育,學習歷史、文學、語言等的基礎知識。 然而,在1936年英國王室發生了劇變。喬治五世駕崩,王位由長子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繼承。然而這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國王為迎娶美國女子辛普森(Wallis Simpson),不惜放棄王位,王位傳給了喬治六世。伊利沙伯隨即躍升為王位第一繼承人,一家亦搬往白金漢宮居住。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納粹德國對英國本土進行大轟炸。在伊利沙伯母親伊利沙伯王太后(Queen Elizabeth)的堅持下,伊利沙伯與妹妹瑪嘉烈(Princess Margaret)未有按建議前往加拿大避難,而是留在英國抗戰。 同年,王室一家前往參觀皇家海軍學院,伊利沙伯在院內認識了前來協助嚮導、未來成為丈夫的菲臘親王(Prince Philip)。兩人僅第一次見面就成為好友,開始書信往來,當時伊利沙伯年僅13歲。 1943年,伊利沙伯開始單獨出席公開活動,訪問軍隊。1945年2月,伊利沙伯成功說服父親,加入女子輔助服務團(Auxiliary Territorial Service)成為後勤駕駛與機械工程員。當年所有王室成員雖然各有軍銜但都沒有實職,伊利沙伯打破常規成為首位真正接受軍...

    戰後,伊利沙伯暗地裏與菲臘交往,兩人確立了戀人關係。在1947年,伊利沙伯21歲後,王室正式公開兩人關係,並訂下婚約。不過由於菲臘實際是希臘王子,且親人多與德國王室有關,菲臘需捨棄身份,入藉英國才能與伊利沙伯結婚。 1947年11月,兩人的婚禮在西敏寺盛大舉行,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全球直播。超過2500件的慶祝賀禮送到了英國,祝福兩人。婚後短短兩年,伊利沙伯先後誕下查理斯王子(Charles, Prince of Wales)及安妮長公主(Princess Anne)。 1952年2月喬治六世駕崩,當時伊利沙伯與菲臘正出訪非洲肯尼亞(Kenya)。伊利沙伯回國後繼承王位,1953年正式加冕,成為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伊利沙伯在位期間經歷着英國由盛轉衰的時期,二戰過後英國國力衰退,大英帝國逐漸瓦解。英女王在即位後的兩年周遊世界,訪問包括澳洲、新西蘭和斐濟等國家,嘗試維繫與殖民地的關係。 但去殖化的趨勢仍在1960年代加速,新生的民族主義興起令反對殖民的呼聲高漲,大量英國殖民的非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紛紛獨立。 為阻止蘇聯共產主義的影響,英國採用一系列有計劃的自治轉變過程,讓部分獨立的國家多少保留與英國的特殊關係,成為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的一員。 脫離殖民的還包括了香港,中英在1985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交還自大清時割讓的香港予中國。香港亦在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結束逾150年的殖民時代。

    1980年代,英國王室因戴安娜王妃之事成為焦點。查理斯王子與戴安娜在1981年結婚,但婚後僅5年便觸礁,各自陷入婚外情。而這段事件令英國王室自1980年中期開始,幾乎每天都成為英國國民茶餘飯後的話題,英女王本人更成為輿論諷刺的對象。 公眾對王室成員的不滿在1990年代持續醞釀,1992年英女王在40周年演講中,形容那是一個「多怕的一年」(Annus horribilis)。當年3月,次子安德魯王子(The Prince Andrew)宣布與妻子莎拉(Sarah, Duchess of York)離婚;同年4月,安妮公主與第一任丈夫菲利浦斯(Mark Phillips)離婚;一本名叫《戴安娜:她的真實故事》,重點描寫戴安娜婚外情的書在當年出版;溫莎堡在11月更發生了火災,各種王室醜聞和不幸籠罩...

  2. 2022年9月9日 · 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是英國在位最久的君王她卻不是一出生就註定是女王多得她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伯父父親佐治六世在她10歲那年登基她也成為在二戰中幫忙駕救護車的公主25歲佐治六世驟然一睡不起與丈夫外遊中的她隨即回國沉甸甸的皇冠很快就徐徐地降落到頭上讓她接手皇室所有的歷史傳統文化爭議尊嚴...... 70年又215日的任期,意味她無論如何,也得出席無數親善活動,招待無數經典國家領袖,面對一波波來自國家與不肖子孫的挑戰,以及隨時代而來的變幻。 明明歷盡驚濤,她始終堅如磐石,克己之餘也接受了一切,最終贏得數以百萬計人愛戴,也讓不少人永懷高唱「天佑女王」的歲月。 攝影:美聯社、Getty Images. 圖片編輯:周穎瑤. + 37. 01影像. 英女王逝世. 英國王室. 32.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9月9日 · 世界專題. 英女王逝世誰在懷念英女王──香港人的事頭婆」? 撰文:毛詠琪. 出版: 2022-09-09 01:37 更新:2022-09-14 00:18. 編按白金漢宮宣布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離世享年96歲在位70年的她終身未言休亦與未回歸前的香港同度足足45載也是香港人熟識的事頭婆」。 本文原刊載於2016年4月第六期「香港01周報」 「事頭婆」這個港式俗語,親切又很old school,在我們口中除了用來稱呼老闆娘,也代表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 英女王1952年登基至香港回歸,當了香港人的「事頭婆」足足45個年頭,香港三分一的殖民時期都在其統治之下。

  5. 2022年9月9日 ·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任君主見證大英帝國由盛轉衰解殖潮至今天。 (資料圖片在位70年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於8日離世終年96歲全球多地民眾哀悼1952年伊利沙伯二世以25歲之齡登基較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1837-1901當時的18歲稍為年長。 二人分別於不同時代經歷英國變革,各自的傳奇人生固然截然不同,但處事手段實際上亦有相似之處。 「兩個情況(維多利亞及伊利沙伯二世),君主政體時都改變了不少。 」英國歷史學家羅伯茨(Andrew Roberts)解釋:「他們都很懂得判斷公眾情緒,推動君主政體現代化。 兩人踏入了人生末年,王室變得很受歡迎。

  6. 2022年9月19日 · 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的國葬今日19日舉行英女王靈柩置於海軍炮架上由英國皇家海軍水手人力拉動移送到西敏寺英王查理斯三世等王室成員步行跟隨。 儀式在西敏寺舉行,儀式尾聲全英國默哀2分鐘。 之後靈柩移送至威靈頓拱門,沿途大批民眾夾道相送。 之後靈柩會再移送到溫莎堡,於國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舉行多一場王室成員的私人葬禮後,英女王與已故丈夫菲臘親王合葬。 這次葬禮廣邀全球國家領䄂,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日皇德仁、韓國總統尹錫悅、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等出席,過千外國政要雲集,實屬罕見大事。 攝影:Getty Images、美聯社. 圖片編輯:蘇煒然. + 13. 01影像. 英國王室. 英女王逝世. 55. 3. 10. 8. 2

  7. 2022年9月11日 · 即時國際. 英女王逝世曾被英國殖民 非洲人對伊利沙伯二世之死百感交集. 撰文:王慧珊. 出版: 2022-09-11 13:18 更新:2022-09-12 10:16. 26.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9月8日離世後世界各地紛紛表示哀悼一些非洲人對這名君主和她的國家曾經統治過非洲大陸一半以上領土所留下的殖民影響百感交集。 英媒9月10日報道,英女王在位70年期間,出訪非洲20個國家向群眾微笑並揮手致意,有些非洲人對這名英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有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