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8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2/28 08:02. 最後更新: 2024/02/28 08:02. 分享:. 逾半Z世代與父母同住 節省租金卻抑鬱失意|研究:25至34歲仍住舊居者 10年後難以置業自立. 港人首次置業平均年齡推遲至44歲(根據立法會2022年數據顯示);. 75%的公開市場首次置業買家和白 ...

  2. 2023年6月1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6/16 14:12. 最後更新: 2023/06/16 14:12. 分享: 今次《你財策劃師》的主角,是38歲的Ben。 兩年前在Ben在我的專欄已進行了一次理財諮詢今次主動和我聯絡的原因一方面是讓我知道他的近況另一方面有些新的理財方案想向我徵詢意見他任職電訊公司企業發展部門這幾年因疫情原因市場對企業通訊服務需求大增所以他的收入水漲船高這幾年平均月薪約有10萬元當中包括6萬元基本薪金及4萬元佣金踏入年初,留意到美國不少科技相關龍頭企業都大量裁員,估計其他相關行業都難以倖免,所以相信未來的收入都會減少。 上次商討時Ben已提過考慮將個人名義持有的物業轉給父母,令自己名下沒有物業,可以有空間再購買物業,今次商討時已經完成交易。

  3. 2023年5月29日 · 全球投資專業人士組織CFA協會與美國金融業監管局發佈最新研究,主要探討美國、加拿大、英國和中國18歲至25歲的Z世代的投資動力和行為。 研究發現,多個國家的Z世代都正在積極參與投資活動,並且逐漸年輕化,並且大部分Z世代依賴社會媒體學習投資,不過投資障礙仍然存在,包括儲蓄不足、缺乏投資知識等等。 CFA協會研究、倡導和標準董事總經理Paul Andrews説道,這批新的投資市場參與者正在重塑投資實踐、產品和平台。 他們的投資習慣與他們的前輩投資者有顯著的不同。 通脹上升、加密貨幣愈趨普及和容易接觸,以及社交媒體『金融影響者』(finfluencers)等一系列宏觀經濟和社會因素正對他們的投資方式、地點和投資產品產生深遠的影響。 大部分Z世代21歲前已開始投資.

  4. 2020年6月1日 · 網絡媒體研究機構MarketCast去年底為《華爾街日報》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千禧世代中大約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意投資,但不知從何下手。 對這些潛在投資者來說,在網絡上學習金融知識更自在。 調查顯示,46%的千禧世代傾向在網站上學習理財,18%偏好靠社交媒體學到理財知識,僅25%會選擇接觸理財顧問等專業人士。 另外,38%的千禧世代表示會追蹤社交媒體上的理財YouTuber,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中,只有16%會這樣做。 KOL與廣告產品的利益衝突. 但是,這些理財YouTuber獲取報酬的方式,可能帶來利益衝突等問題,例如替贊助商推薦他們的產品。 Ryan的網站列有免責聲明,說明若透過該網站的連結購買產品,他可能會拿到佣金,亦強調「僅推薦有幫助和有用的產品及服務」。

  5. 2020年6月3日 · 精明理財的市民想賺多少少息,可考慮先向WeLab申請1萬元貸款,再在滙豐以手機開戶,將1萬元款項在滙豐開設合資格戶口,即可享2個月10厘年息的優惠。. 以1萬元款項計算,存兩個月即有166.67元利息,做到無本生利。. 如有閒錢的市民,亦可自行加碼4萬元,即 ...

  6. 2023年5月11日 · Z世代正大量進入勞動力市場: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到2022年7月,美國16至24歲的勞動人口達2100萬,就業率按年增長54.4%。 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副業可能會越來越受歡迎和接受。 追求激情項目(Passion project,出於熱愛做的工作)和多種收入來源,越來越成爲最年輕一代勞動力的顯著特點。 16%英國打工仔有副業. 疫情之前就存在副業,但它們的誕生通常是出於必要非熱愛。 過去幾年中,它們以零工經濟工作的形式出現,要麼代替全職工作,要麼作為補充工資的一種方式。

  7. 2022年7月7日 · 你雖然年輕,風險承受能力高,但潛力股不確定性高,而且風險大,你現時潛力股的比例已達8成以上,建議長遠維持5成以下來比較合適。 你可以加入「平穩增值股」來平衡以上風險。 現時大市只在合理區,資金不宜盡用。 最好留有部份,等大跌市出現時,可以用來掃貨。 【本文獲作者龔成授權轉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