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醫生說太太的腿骨斷了,要在第2天安排開刀。. 聽到這一消息,平常就有做好保險配置的葉太太也不太緊張,當下便決定將一般的健保病房升等成VIP病房,並使用最好的隔離阻斷麻醉藥劑和微創手術,進了開刀房後,甚至還有暖氣被墊可以使用。. 後來手術 ...

  2. 2023年10月1日 · 1974年,我初入保險業,遭遇了每一個保險從業人員都曾遭遇的挑戰,銷售保險時總是拒絕大於成交。 在遭到拒絕之後,每每尋思拒絕的理由,我發現客戶並不是不需要保險,而是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買保險,也還不明白保險的意義與功能。 「關愛」是從事保險工作中最珍貴的「禮物」。 事實上,在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對應的保險價值。 因為有保險,我們更能夠兌現對子女、伴侶、父母許下的諾言,乃至於保障晚年生活安居無憂。 然而,大多時候人們並沒有用心思考人生每個階段的不確定和風險,乃至於一天過了一天,始終沒有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 所以在銷售的時候,保險從業人員更多時候是在面對人性的挑戰。

  3. 2022年7月1日 · 該如何給予客戶正確的保險觀念?劉婉筠認為,可以從風險、時間、成本3個方面,幫助客戶思考自己為何需要保險。 風險: 未來的人生階段裡,有哪些煩惱與問題需要解決?

  4. 2023年6月1日 · 他是如何做到的? 克服逆境應建立核心價值觀:正向思維與正面心態. 張耀光認為,面對逆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在於「正向思維,正面心態」,這不只是疫情下扭轉局勢的關鍵,更是面對所有逆境時必須具備的心態。 正向思維 ,意思是不要因為逆境而輕易放棄,即使面對再多的困難,要告訴自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逆境不會長久存在,必然有恢復的一天。 只要看清楚這點,逆境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就會減少,進而讓業務員能夠開始思考如何面對逆境、突破困局。 正面心態 ,則是更進一步地積極思考,逆境之下還有什麼可做的事情、還有哪些可以嘗試的作法。 如疫情造成邊境封關,讓香港保險業務員暫時無法經營大陸客戶市場,那麼還有哪些市場可以開發? 如何去開發? 有什麼可以嘗試的新做法?

  5. 2024年3月1日 · 「經營客戶時,我發現客戶很喜歡分享,最討厭別人左右他的人生。 」施雨倫談到面談簡報的經驗時如此說道,她認為銷售時的重點是要多花時間找到客戶真正的需求,因此會藉由報章、雜誌、各大平臺所製作的報告手冊,以及公司提供的調查資料來開啟話題,引起客戶興趣。 若客戶認同報告內容,那麼就可以順勢提供相關議題的保險知識和解方,若客戶對報告內容和數據有疑慮,則更能產生議題上的互動,讓客戶多分享自身想法,找出對方的需求和痛點。 舉例來說,施雨倫相當喜歡運用《2021Yhaoo退休理財白皮書》來與客戶開啟退休議題,白皮書內簡單扼要的呈現出國民退休理財的現況、常使用的理財工具和理財觀念等,施雨倫在與客戶面談前,會特別挑選出適合客戶的資料頁面,重點切入客戶需求。

  6. 2019年8月1日 · 1.業務人員要先建立「態度」. 初期踏入保險業難免會吃閉門羹,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要做足,當初決定踏入保險業就要有所覺悟,明白這份工作就是會被拒絕,理所當然要接受並將它視為正常現象。. 2.被對方拒絕也沒有關係,頂多就是沒有成交. 秉持 ...

  7. 2023年11月1日 · 她整理出3大建立信任的重點: 第1項,「自我學習」與「團隊學習」。 陳玉認為,若業務員在保險銷售的過程中,始終把自己定位成「單純的銷售員」,會侷限自己的能力、限制職業發展的空間,因此她建議業務員踏出舒適圈,將銷售當作「人生志業」來參與。 陳玉以自身為例,為了替客戶做出最完整的保險配置、退休規劃,她除了固定參與公司內的保險課程、學習稅法知識,更參加大學的EMBA,瞭解保險業的定位與社會意義功能,不斷學習、自我充實。 而「團隊學習」則有賴於彼此的陪伴和督促。 俗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陳玉將保險夥伴當作自己的家人,也期許夥伴成為彼此的貴人,打造出共進、共榮的學習環境。 第2項,誠心對待任何客戶。 「每一個客戶,不管業務大小,我都把她當成我一輩子的貴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