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9月21日 · 重看《一水隔天涯》(左几導演),盡現粤語片在式微年代的掙扎線索,這部1966年作品,距離七十年代興盛的港產片前後不過四年,從電影可見,片裡無論在主題與視覺元素,都不斷為粵語片尋求新突破,先談後者,片中盡量補足粵語片先天缺乏或較弱的元素 ...

  2. 2017年8月4日 · 首頁簡介作者. 從《名字的玫瑰》《撐傘》 到《蒙馬特 • 女書》 搜尋. Google. 2013 年我向港台呈交第一季的《華人作家系列》計劃書,想拍啓章。 他是我欽佩的當代香港頂尖的小說家,擁有不少學生讀者,素材觸及香港近年的社運。 而早在2013年初,戴耀廷已經公佈了佔中計劃。 我直覺 2014 年的香港社會正醖釀一場重大騷動,拍攝啓章,是把作家、作品、社會給合或對照的好題材。 計劃通過後「開鏡」。 而我亦立刻找來兩位年輕朋友開始協拍未來相關佔中的場面。 因為預期著將臨的大變,所以片中我與黃之鋒、梁麗幗、葉泳琳等進行的第一次的訪問,是早發生於雨傘運動之前。

  3. 2010年10月29日 · 作者 editor 2010-10-29.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1995年成立之初,曾趁著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特邀會員選出「十大香港電影」及「十大世界電影」,亦曾於2001年趁著世紀之交,編撰《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時,邀請會員及該書作者選出「十大華語電影」。 轉眼到了2010年,新世紀已過了頭十個年頭,距離以上選舉亦有若干時日。 英國電影雜誌《Sight & Sound》每隔十年就舉辦一次影史十大電影票選,看看哪些經典電影能夠經得起時代考驗。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再辦十大選舉,便是對於經典電影名單的再次檢視與更新。 是次選舉結果如下: 香港電影十大: 阿飛正傳(王家衛,1990) 英雄本色(吳宇森,1986) 東邪西毒(王家衛,1994) 無間道(劉偉強、麥兆輝,2002)

  4. 2015年7月3日 · 香港眼看港片政治:港片深層政治學. 搜尋. Google. 香港電影向來很少正面去談政治,都用側性形式,很多時更志在於回應。. 以市場作主導是港片傳統,如創製政治題材電影,是需要率性投資,也就等同一次犧牲式的捐獻行動。. 查實,市場一如政治,好比楊德昌 ...

  5. 2010年11月1日 · 十年生死兩茫茫──香港10年電影的圍城現象. 作者 紀陶 2010-11-01. 紀陶(製表、口述). 九七之後,香港電影人除了在製作中表現以前的香港價值和區域訊息,還有意無意借助繼續拍片,反映香港社會當前的精神狀態。. (1)前五年(1997-2002):混沌期 ...

  6. 2010年1月27日 · 任重而道遠──《孔子》. 去年我們終於得見遺失多年的費穆導演的《孔夫子》(1940,詳參拙文〈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費穆《孔夫子》觀賞札記〉,見《香港電影》第十八期),今年我們又有一部全新的孔子傳記電影,兩者相距剛好七十載,兩部 ...

  7. 2010年3月17日 · 詩人導演費穆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會員動態. 詩人導演費穆. 作者 editor 2010-03-17. 為配合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資料館於3月26日至5月2日期間,舉辦「 詩人導演費穆 」專題,精選由他導演、編劇及改編自他原著的十部作品,包括歷久彌新的名作《小城之春》、以寓言敘事發出抗日呼聲的《狼山喋血記》,以及迄今留存下來費穆最早期作品《天倫》等;並會放映久佚名作 《孔夫子》2010年最新修復版本 ,展現該片最完整面貌。 為配合是次放映,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何思穎及影評人黃愛玲將於資料館電影院主講「費穆的電影藝術」座談會: 日期:3月2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五時. 講者:何思穎、黃愛玲. 粵語主講,免費入場,座位先到先得.

  1. 相關搜尋

    董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