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處暑食療 相關

    廣告
  2. 創辦人Angel 親手製作和食用中,真心推介養生好物。希望大家一起來享用尋找屬於自己的健康鎖匙。 純手工小批量生產,百分百無添加香港新鮮製造,更為有效幫助清洗血管、改善及維持血管健康。

    • 薑蒜醋檸檬汁

      參考通血管古法食療方的三汁一醋

      有助改善血管健康、穩定膽固醇

    • 紅糖薑棗膏

      暖心、暖胃、暖宮、紅糖薑棗膏

      預防感冒,冷氣病,祛寒祛斑,便秘

搜尋結果

  1. 2016年8月22日 · 處暑的意思,就是暑氣到這時候逐漸停止,但現在還是有點熱但乾,不久後天氣真的涼快起來。 立秋後要有適當的養生食,到 主頁

    • 蓮子薏米湯蓮子15克、薏米15克、冰糖適量 (可按個人口味調整)。1.將蓮子和薏米分別洗淨,泡水約30分鐘後備用。2.已浸泡好的蓮子和薏米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鍋中。
    • 淮山綠豆茨實湯綠豆50至60克、淮山20克、茨實20克、冰糖適量(可按個人口味調整)。1.將綠豆放入碗中,加入水浸泡約兩小時,讓綠豆膨脹。
    • 沙參麥冬瘦肉湯麥冬15克、沙參15克、陳皮2塊、瘦肉100克。1.將所有材料洗淨,瘦肉汆水備用。2.將材料放入鍋中,倒入大約300cc清水蓋過材料煲約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2. 2020年8月24日 · 所以起床時要注意頸項和背部保暖,避免體溫下降,方法如先坐在床邊穿上外套,致手腳項背溫暖後才動身梳洗。 中藥減鼻敏感發作. 三伏天天灸療法有助改善虛寒體質,減少鼻敏感發作。 除此之外,鼻敏感輕症,可考慮蒼耳子散加減。 如有不適,宜病向淺中醫。 蒼耳子散加減. 功效: 疏風邪,通鼻竅,止鼻水。 材料: 炒蒼耳子3錢--散風除濕,通鼻竅。 辛夷花3錢---散風寒,通鼻竅。 防風3錢---解表祛風,勝濕,止痙。 甘草1錢---調和諸藥。 薄荷葉1錢(沖) --- 宣散風熱,清頭目。 ***有G6PD者忌用*** 煮法: 先煎四味,3碗水煲30分鐘煎存1碗,最後去渣取藥,將薄荷葉放於杯中,用藥沖焗5分鐘,早上服,1日1次。 宜: 鼻敏感,早上鼻流清涕,打噴嚏。 忌: 發燒感冒咳嗽。

  3. 2022年8月23日 ·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註冊中醫師何肇婷在 Facebook 分享了一款無花果雪梨水的簡易製法,可收清熱生津、滋潤咽喉功效,不妨參考製作。. 最新影片:. 何醫師表示,「處」有躲藏、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暑氣將退,氣溫將慢慢下降,雨量減少 ...

  4. 2020年8月7日 · 以下介紹2款簡單時令保健湯水。 1. 潤肺生津. 肺喜潤惡燥,預防秋天出現肺燥,可先潤肺以減低咳嗽機會。 宜:見口渴口乾,咽乾咽痛,鼻孔乾燥,口氣腥臭。 忌:感冒咳嗽,或平素痰多不宜。 川貝南北杏煲雪梨水( 2-3人份量,10碗清水,煲1.5 - 2小時 ) 成份: 川貝4錢 ---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雪梨3個(連皮去芯) --- 清熱止咳,滋陰潤肺。 百合1両 --- 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南北杏1両 --- 潤肺止咳(8錢南杏:2錢北杏)。 雪耳3錢 --- 滋補生津,潤肺養胃. 冰糖適量。 2. 消暑祛濕.

  5. 2022年4月15日 · 本港第五波疫情下,累積逾百萬港人確診新冠肺炎,不少確診患者康復後,會出現有3種新冠後遺症:咳嗽、腦霧和皮膚問題。. 若以中醫角度,以上3種後遺症又如何調理最適合。. 咳嗽分體質. 註冊中醫師張琛表示,Omicron及Delta由口鼻感染呼吸道,集中在 ...

  6. 2019年4月19日 · 濕重分寒濕與濕熱 中醫教認識體質抗春困【附忌吃食物】. 註冊中醫師呂兆陞指濕重分「寒濕」和「濕熱」,指我們要按自己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療。. 天氣忽冷忽暖,註冊中醫師呂兆陞指濕重分「寒濕」和「濕熱」,祛濕的方法也不同。. 因此,認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