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巴士司機罷工,部分路線因而暫停服務,交通陷入癱瘓,為紓緩這個問題,較小型的巴士(小巴)因而產生。政府容許小巴進入市區,白牌車越來越受市民歡迎,數目不斷增加。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至14座位,從此14座便成為小巴的別稱。

  2. 司機罷駛引致港島交通大混亂,可算是中巴由盛轉衰的轉捩點。當時的港英政府於1991年將中巴在1987年取消的12A線(中環至麥當奴道)公開競投,城巴憑著經營屋 巴士業務的經驗,獲得了這條路線的專營權。為引入競爭,政府在1992年延續中巴經營權時,取消中巴其中26條巴士線的經營權,並公開招標 ...

  3. 其他人也看了:

  4. 1989年,中巴因勞資雙方就退休金安排談判破裂,中巴員工發動罷駛,造成港島交通大混亂。政府為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件,遂於1990年批准城巴先後開辦三條空調非專利屋 巴士路線,打破中巴在港島區的壟斷局面,中巴和城巴在香港島的正面競爭亦正式開始。

  5.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香港又名「偷渡潮」,是指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約有一百萬內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這被認為是冷戰時期歷時最長、人數最多的逃亡事件,史稱「大逃港」。 這是一橫跨三十年的逃亡史,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逃港潮,分別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 ...

  6. 由(魚則)魚涌上看鯉魚門海峽。 鯉魚門古稱鹽江口,是香港海峽之一,為香港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與西面的汲水門相對,分隔香港島和九龍東部。 鯉魚門的名稱除用於海峽本身,海峽兩岸亦有以「鯉魚門」為名的地方,分別為九龍的魔鬼及酒灣一帶,以及香港島的阿公岩一帶。

  7. 灣仔尖沙嘴退休掃物業 呂樂人面極廣,68 年退休時以父母名義,先後在香港半、灣仔、筲箕灣、尖沙嘴、觀塘和沙田等地區以現金購入當時合共時值300 多萬港元的物業,更一次過買下整幢大廈。當時他單靠不動產收房租,收入已十分可觀。呂樂除 ...

  8. 告東尼11歲便開始習騎,13歲開始和兄長告達理一同在九龍騎術學校習騎。14歲時(1970年),馬會辦第一屆見習騎師訓練班,告魯士便攜同兩位兒子投考,隨即獲馬會取錄。畢業後隸屬練馬師賓士門下,1973-74年度馬季開始上陣,首次出賽為1974年3月23日,策賓士馬房的「保健」落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