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5日 · 臨床心理學家Karen Nimmo 針對年齡介乎35至60歲的群組進行一項非正式調查,了解他們認為人生中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總結了8項多數受訪者認為後悔的事,以下為第五至八位: 第五位:未有妥善管理金錢( Not being smarter with money) 就算是看似很富有的人,也會因為自己未有妥善處理金錢,聰明地管理自己財富而感到後悔。 例如:不少人都會為自己有買樓或沒有買樓的決定感到後悔。 或許,除了個人情感外,金錢是另一個令人感到擔憂的源頭。 第六位:沒有好好讀書 或揀錯職業(Not getting more education (or choosing the wrong path) 不少人都試過後悔未有好好讀書,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或未有下定決心學好某一技能或專門知識。

  2. 2023年10月16日 · MarketWatch資深財經專欄作家Brett Arends認為,ir0nuckles實際上已在行Coast FIRE,即不用持續為儲存退休金而過着極端節儉生活,也不需要過早退休的一條財自道路,他已有一定本錢去實行。 Arends認為,ir0nuckles在40不到年紀有了這麼多錢,不需再為退休儲蓄而「折腰」。 他指出,全球股票的平均長期回報約5%,相較通脹保值美國國債目前實際孳息率約2%,足以跑贏通脹。 ir0nuckles不乏投資工具,為晚年生活創造被動收入。

  3. 2024年4月2日 · 專家教必做3項部署 及早擺脫財富黑洞.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4/02 20:00. 最後更新: 2024/04/05 18:31. 分享:. 30歲打工仔必做3項部署 清除債務增強退休儲蓄 為財務成功鋪路. 30歲至40歲往往是打工仔「財務大躍進」的十年,但這裡講的急增不是收入,而是責任和 ...

  4. 2020年10月30日 · 「孤寒」或是「吝嗇」或是「度縮」的人,總會盡大努力保護自己的一分一毫,這樣還算得過去,但若衍生為「貪小便宜」,甚至彎想盡辦法在他人身上拿著數,就有點兒那個,令人敬而遠之。 到底,「孤寒」的人有冇樣睇?

  5. 2021年12月30日 · 根據特區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隨著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逐漸踏入老年,預期未來本港人口將持續高齡化,65歲及以上長者的人口推算,由2019年的132萬上升至2039年的252萬,長者人口有超過250萬的情況將維持多年。 另外,老年撫養率亦預計由2019年的每10名勞動人口撫養2.65名長者,升至五十年後每10名勞動人口撫養7.12長者的情况,情況無疑使人關注。 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除了大大加重本地及鄰近醫療系統的負擔外,亦令不少人開始關注自身養老及退休生活的保障。 早年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強積金計劃,為一眾打工仔提供基本的退休保障作儲蓄 。 而近年亦大力推廣「年金」計劃為步入人生晚年的長者提供多一項選擇。 年金是一種長期保險產品,目的是幫助投保人把資金轉化為穩定現金收入。

  6. 2024年5月2日 · 危疾保是保險產品中較為複雜的一種,因為涉及危疾種類眾多,保險公司亦一般會設下等候期等多個條款,如果你不幸有病史,或BMI值屬於過重或肥胖,可能都會影響核保。 Sun Life永明最新宣布推出3款危疾保險.

  7. 2020年10月20日 · 「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第一本作品爆紅之後,立即再斬三兩,推出「中年斷捨離」。 山下英子也是中年人,自然知道這年紀層的心事與感受,並提議大家——斷絕以好意為名的束縛;捨去對過往回憶的執著;離棄為他人而活的人生。 能完成以上三點,就可以「找回做自己的力量」。 曾智華建議各位退休人士,盡快落實兩項斷捨離: 1.錯誤投資. 2.無聊關係. 香港人,十之八九有這樣那樣的投資。 一般都是少部分成功,大部分失敗。 投資當中,亦大部分是揸股票的。 普遍結果是贏粒糖輸間廠! 小股民有種壞習慣——買錯唔識沽,買啱太快賺。 相信萬計退休人士的投資倉內,必定有幾隻到十幾隻根本無法返家鄉的股票。 弊在,絕少人能做到痛下殺手,斬之,一了百了。 退休斷捨離第一項,正是來次「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