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周官提到兩名專家證人對死因有不同意見港大醫學院教授袁孟峰認為事主移除錯置導管時大量輸血造成肺水腫致死而法醫解剖時沒考慮臨床狀况中大醫學院教授黃維達則認同解剖報告指死因與肝衰竭有關周官認為袁孟峰指法醫未必了解臨床狀况僅屬個人猜測。 周官強調,法醫和專家證人一致認同,事主有細胞壞死連帶肝臟衰竭,並非外傷造成的潛在致命病症,而事主入院時肝功能已受損,末期肝臟指數為39分,接近滿分40分,院方只能提供支持性治療。 針對醫生誤將導管插入動脈,周官指插管手術是治療事主的必要手段,錯誤植入是已知併發症,專科醫生亦有機會這樣做。 本案而言,誤植導管無導致事主動脈出血,「錯誤植入導管,院方亦未能防止死亡發生」。 周官採納解剖報告的結論,裁定事主死於細胞壞死連帶肝臟衰竭,並死於自然。

  2. 2024年3月21日 · 首名專家證人港大醫學院瑪麗醫院腸胃及肝科主任袁孟峰供稱事主接受導管移除手術時總共輸送12包血漿最大問題是醫生畀太多血漿同時沒有處方去水丸」,以減少肺積水。 袁稱一般做法是輸入2至4包血,而非短時間內給予12包血,否則可能造成肺水腫。 袁認為事主的死因是在手術大量輸血,導致肺積水和體液過量,致循環系統失效,加劇心臟負荷。 另一專家:難證明畀幾多係多. 另一專家證人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副教授黃維達則不認同,指事主本身患肝衰竭,凝血功能較差,醫學上「好難證明畀幾多包血足夠、畀幾多係過多」。 黃認同解剖報告指事主死於「亞大片細胞壞死連帶肝臟衰竭」,而非輸血過多導致循環系統失效。

  3. 2024年3月20日 · 死因庭傳召兩名專家證人作供包括港大醫學院瑪麗醫院腸胃及肝科主任袁孟峰與威爾斯親王醫院深切治療部副教授黃維達袁孟峰稱涉事醫生在事主靜脈插入導管目的是監察體內水份而靜脈與動脈位置接近一旦導管在動脈脫落或致嚴重 ...

  4. 2024年1月10日 · 項目負責人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丙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兼講座教授袁孟峰說曾經共用針筒或有男男性接觸等人士有較高風險感染丙肝他續稱大部分患者感染後不會出現明顯病徵但丙肝可增加患上肝硬化和肝癌的機會因此及早發現並治療可有效預防肝病重症袁續稱本港丙肝病毒感染率只有0.32%約有2.2萬名患者難以透過大型篩查找出患者目標群組消除策略集中資源為特定丙肝高危群組提供服務能更有效提供篩查及治療今次計劃目標是邀請約500名合資格在囚人士參加期望提高在因人士對丙肝的認識減少患者因延缓治療導致病情惡化及罹患嚴重肝病的風險進而減輕延醫對醫療系統及資源的負擔

  5. 2024年1月11日 · 項目負責人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主任兼講座教授袁孟峰說本港丙肝病毒感染率只有0.32%約有2.2萬名患者難以透過大型篩查找出患者故以目標群組消除策略透過接觸丙肝高危者以集中火力有效找到病人」。 袁孟峰續稱曾共用針筒愛滋病感染者男男性接觸者在囚者皆是高危群體今次計劃目標邀請約500名合資格在囚者參加冀提高在囚者對丙肝的認識減少患者因延遲治療導致病情惡化及罹患嚴重肝病風險從而減輕延遲治療對醫療系統及資源的負擔。 所有確診丙肝在囚者會於確診後一個月內獲發抗病毒藥,療程為2至3個月。 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臨牀助理教授麥龍兒說,目前有2名在囚者被檢測為丙肝帶病毒者,較外國研究數據的20%低,但高於普通人口,仍需收集更多數據。

  6. 5 天前 · 昨校委會會議突然審議並通過多個副校長人事變動,包括6個「暫任(Interim)」副校長的新安排,當中較觸目是增設兩個新副校長職位,分別主理健康、商業範疇,由現時醫學院長劉澤星、經管學院長蔡洪濱暫任,新頭銜分別為「Vice-President (Health)」和 ...

  7. 2021年6月3日 · prevnext. 【明報專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下稱公民科)新學年將逐步取代高中通識科。 教育局昨公布公民科《課程及評估指引》,須教國家成就、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等國情內容,其中於教學原則提及該科不少涉及歷史文化、道德標準、法理法治等的課題,「沒有正反二元對立的角度」,教師不應引導學生將探究方向「囿於正反二元對立」。 有資深通識科教師表示,教師一直與學生多角度探討議題,惟正反討論是思考過程一部分,要避免二元對立討論有一定困難。 相關字詞﹕ 教育局 通識教育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公民科. 上 / 下一篇新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