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31日 · 2021-05-31 聶振邦. 上周五 (5月28日) 港股期結,恆指出現有波幅但幾乎無升幅的格局,當日高開106點 (29,113 → 29,219點),並於開市不足半小時見高走,一度高見29,333點,較開市位高出超過110點;但於約半小時後低見29,182點,波幅有151點,再漸見回升,至上午收市前約五分鐘重上29,305點,低位回升超過120點。 單看上午恆指已見三次波幅超過100點,經已證明當日透過恆指衍生工具操作的投資者,普遍有不俗的獲利表現。 以期指於上午9:21至9:31 (共11分鐘) 的橫跨現貨開市初段為例,5月期指於每分鐘收位介乎29,156至29,185點,代表橫行區介乎29,150至29,200點。 恆指牛熊證操作解說.

  2. 2022年8月2日 · 市盈率計每股合理值. 而截至今年3月底倒數的12個月的股東應佔溢利約72.07億元,相對截至今年3月底的加權平均股數約69.83億股,每股盈利折合為1.0321港元,對比4.66元之市盈率為4.52倍,參考上述四個時段之每期最低市盈率為5.04和5.55倍,平均值為5.31倍,高於現時 ...

  3. 2023年8月10日 · 三個板塊見利淡消息. 事實上,19,500和19,300點的短期重要支持位相繼失守收市,倘於今日 (8月10日) 未能重上19,300點之上收市,要有恆指下試18,800至19,000點之間才可望靠穩的心理準備。 現時內房股、內銀股和醫藥股均見利淡消息,三者不約而同都有藍籌股,已見11隻,計及互聯網醫療股和物管股,便增至15隻。 現時恆指有80隻成份股,即佔比已近兩成,這亦是暫不宜對後市太早感樂觀的原因。 筆者認為較需要在意的是內房股,理由是其餘兩個板塊在消息面而言定性為行業整頓,監管機構於調控力度有自主性。

  4. 2023年6月12日 · 斷言本週恒指續升之尚早. 倘若6月8及9日也未能收高於19,300點,應有恒指繼續「缺乏方向」的心理準備。 如今終見突破收市,看來有突破於18,500至19,300點橫行區的勢頭。 當然,恒指現水平較19,300點高出不足90點,所以斷言本週必會續升之尚早,至少還要觀察今日 (6月12日) 表現,仍見收高於19,300點,才可對後市走勢感樂觀。 現時筆者依然在意大市成交金額情況,最近三日均低於900億港元,年初至今只有三日成交額在800億元以下,分別是5月2、3和16日,其中5月2和3日為內地假期港股通關閉,成交偏少可以理解。 現時港股面對上升動力不足. 而5月16日成交額則約784億元;但此交易日前後附近的日子,成交額卻在950億元以上,不像如今成交額是連續三日處於偏低水平。

  5. 2022年5月17日 · 主要提供壽險業務,包括個人壽險、個人意外及醫療保險和儲蓄計劃。 集團亦分銷相關投資及其他金融服務產品,並於其多個市場積極提供集團保險及退休金計劃。 業務反映漸見走出疫情陰霾. 於今年4月7日收市後發佈的2021財政年度的年度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的全年股東應佔溢利約74.27億元 (美元‧同下),較2020年溢利約57.79億元,增長28.52%,為最近五個財政年度 (2017至2021年) 表現第三好;而實際溢利金額則是期內最高,反映自2019年底開始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集團漸見走出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

  6. 2021年9月12日 · 經營者能證明訂立壟斷協議之目的為《反壟斷法》第15條下的例外情況,包括改進技術、研發新產品、及提高產品質量和效能等,則不受上述限制所影響。 今年反壟斷頻頻對科網龍頭出手,騰訊(SEHK:700)、阿里巴巴(SEHK:9988)、美團(SEHK:3690)等相繼遭殃,股價亦因而大幅下滑。 但反壟斷法並非中國獨有。 例如蘋果公司(NASDAQ: AAPL)於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9年多次卷入美國的反壟斷訴訟案中。

  7. 2020年7月13日 · 曾經是時裝潮流領導者的思捷環球 (SEHK:330)近年虧損嚴重,旗下子公司更申請破產,令市場憂慮思捷前景,然而隨著新單一大股東羅琪茵要求董事會改組,刺激思捷股價急升,公司前景是否從此進入轉捩點? 據聯交所權益披露,維他奶(SEHK:345)羅氏家族後人、中南證券莊友堅太太羅琪茵7月初於場外增持思捷環球1.5億股,涉資1.204億元,羅琪茵申報增持後成單一最大股東後,隨即提出召開特別股東要求罷免行政總裁Anders Christian KRISTIANSEN、財務總監Johannes Georg SCHMIDT-SCHULTES,以及委任3名新執董。 憧憬股權爭奪. 思捷股價急升背後只有兩個憧憬,一是股權爭奪戰、二是公司有新大股東將為業務發展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