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同理自己與他人:更認識自己,就能更認識他人,知道如何與人相處,更理解世界,更有同理心。 懂得如何選擇:因為清楚了自己是怎樣的人、需要什麼,因此在面對抉擇時,能做出更適合自己的決定。 找到自己的方向:因為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會更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對於接下來的人生能更勇敢地去嘗試、探索、體驗。
  1. 2018年11月16日 · 「認識自己」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個人對於自己的個性、能力、想法和慾望等方面的瞭解」。 在生活中,是否能察覺自己所表現出來的行為? 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喜好與習性? 別人眼中的自己是怎麼樣? 這些都是自我察覺探討的一部分。 認識自己是一種能力,對於個人的生涯規劃以及生存價值都極有幫助。 那麼,該如何「認識自己」呢? 善用以下6個角度思考,幫助自我探討,更能深入瞭解。 內容目錄. 認識自己一:價值觀(Values) 認識自己二:興趣(Interests) 認識自己三:氣質(Temperament) 認識自己四:生理節律(biorhythms) 認識自己五:使命感和目標(Life Mission and Meaningful Goals)

  2. 透過認識自己、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哪些信念,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學會如何與自己商量著前進。 你是不是對現在的生活型態與工作日常,感到不滿意或不滿足呢?

  3. 2022年6月22日 · 養成自我認知能力的三個步驟. 外在層面:瞭解自己的優點、缺點、個人特質. 內在層面:瞭解自己的情緒特質. 學習覺察身體. 自我認知能力養成第一步. 首先一起來認識「自我認知」是什麼. 外在層面的自我認知:長處、短處、優點與缺點。 條件能力:學歷、技能、經歷。 個人特質:行事是有耐性或求效率、表達上是直接了當或溫和婉轉。 自我認知能力養成第二步. 內在層面的自我認知,是自己的情緒特質。 例如總是在什麼情況會有哪些情緒反應? 自己都是用什麼方式面對自己的情緒? 遇到與他人有關的情緒都是如何處理? 獨自一人時是否會允許情緒流動? 有些人看到這裡,也許會升起質疑,內在層面的自我認知,怎麼是和情緒有關呢? 因為「忽略情緒」正是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原因。

    • 認識自己1
    • 認識自己2
    • 認識自己3
    • 認識自己4
  4. 2020年9月12日 · 自我探索,可以說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 在古代希臘神廟的箴言裡,有一句話便是:「 認識你自己 」。 可見,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在久遠的過去,就已被古人特別強調了。 如果要給它一個更深刻、詳細的定義,我會認為它是 一個人更深入探究自己的內心,並對自己產生全面性了解的過程 。 在這樣的過程中,一個人會對自己的喜好、能力、個性、價值觀,有更多的理解。 喜好: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我對哪方面的事物有興趣,平時都關注哪些話題,什麼東西會自然而然地吸引自己? 能力:我會什麼? 我曾經受過什麼樣的訓練,有什麼跟常人不太一樣的經歷,或是有哪些不太需要費力,就能做得比其他人好的事? 個性:我是怎樣的人? 我有什麼樣的特色和性質? 假如把每個人都比喻成是礦石,那麼我是水晶、石墨、玉石、或是鐵礦?

  5. 2024年3月14日 · 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是蘇格拉底的哲學箴言,尤為身處於資訊爆炸時代的我們,往往沉浸於外在世界的喧囂,卻忽略了內在的聲音。 該如何認識自己?

  6. 2022年6月6日 · 這篇文章就是要來跟你分享,如何可以更好地發現並認識自我,也就是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分成以下7個面向來探討: 目錄. 自我覺察是什麼? 各領域中的自我覺察:心理學、管理學、正念. 四種自我覺察的原型. 自我覺察常見錯誤概念的澄清. 提升自我覺察的好處. 正念自我覺察的步驟. 正念自我覺察練習. 結論. 自我覺察是什麼. 覺察,覺是學習看見,察是考察明辨。 自我覺察,就是 對自己能有清晰的看見與深刻的瞭解 。 但,要看見什麼呢? 我們發現不同的視野有截然不同的觀點,其中討論自我覺察最熱門的有兩個領域,一個是心理學,另一個是管理學。 心理學界討論自我覺察不意外,但管理學界之所以會討論到自我覺察,主要是來自於情緒智商(EQ)與領導力的核心基礎都是自我覺察。 各領域的自我覺察

  7. 認識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就能遇見高我,開始創造. 靈魂臨到世上之初,早已忘卻到來目的,窮盡一生心力,走向自我追尋的路徑。. 直至度過生命初期,約莫18歳以後才發現,世界那麼大我那麼小,如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