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七警案 ,又稱 暗角七警事件 、 七警打人事件 ,是於2014年10月14日 香港 雨傘革命 期間,有七名警務人員將示威者 曾健超 抬到 添馬公園 一個暗角並毆打之事件。 2014年10月14日晚上, 無綫電視 、 蘋果日報 、 亞洲電視 、 Now TV 、香港警方的攝錄隊 [6] 在 添馬公園 海濱拍攝到七名涉案警察把雙手已被 手銬 反鎖背後的 公民黨 成員、 社工 曾健超 抬到 添馬公園 一個政府泵房 變電站 外的陰暗角落,其後五名警察對雙手上銬無力反抗或自我保護的曾健超拳打腳踢近四分鐘,另有兩名警察負責把風。 新聞片段播出後, 香港警察 濫用職權的暴力行為引發香港社會及外界嘩然。 2017年2月14日,法庭裁定七名涉案警員罪名成立,並於2月17日各判處入獄兩年。

  2. 2017年2月12日 · 七名警員涉嫌於2014年10月15日在添馬公園暗角向社工曾健超拳打腳踢之後曾健超被帶返警署後亦疑再被打惟曾在暗角的被打過程卻被記者意外拍下律政司在事件發生一年後才向該七名疑與案有關的警員提出起訴去年6月才開始審理中間經過數度押後案件將於2017年的情人節被裁定一項襲擊至他人身體受傷罪成另警員陳少丹多一項普通襲擊罪成七人將於2月17日判刑。 事發經過. 案發時正值雨傘運動,該晚龍和道曾發生過警民衝突,而曾健超亦在衝突期間,曾在佔領區內一花槽從高處向警員淋有味液體,並即被在場警員制服。 在同晚稍後時間,記者拍到有數名穿著印有警員字眼背心的男子,把一名穿黑衣的男子抬到公園內的變電站附近,並對該黑衣男拳打腳踢。 傳媒拍下新聞片成關鍵.

  3. 七警案 ,又稱 暗角七警事件 、 七警打人事件 ,是於2014年10月14日 香港 雨傘革命 期間,有七名警務人員將示威者 曾健超 抬到 添馬公園 一個暗角並毆打之事件。 2014年10月14日晚上, 無綫電視 、 蘋果日報 、 亞洲電視 、 Now TV 、香港警方的攝錄隊 [6] 在 添馬公園 海濱拍攝到七名涉案警察把雙手已被 手銬 反鎖背後的 公民黨 成員、 社工 曾健超 抬到 添馬公園 一個政府泵房 變電站 外的陰暗角落,其後五名警察對雙手上銬無力反抗或自我保護的曾健超拳打腳踢近四分鐘,另有兩名警察負責把風。 新聞片段播出後, 香港警察 濫用職權的暴力行為引發香港社會及外界嘩然。 2017年2月14日,法庭裁定七名涉案警員罪名成立,並於2月17日各判處入獄兩年。

  4. 2017年2月14日 · 全港關注的七警案」,自2014年10月15日發生至今兩年多今天終有裁決七人同被控一項有意圖而導致他人身體受嚴重傷害罪法官杜大偉將於今早14日在區域法院宣讀裁決認為曾健超的傷勢未致嚴重身體傷害故裁定七名被告這罪名不成立但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仍然成立這罪的最高刑罰亦只是三年而第五被告陳少丹另面對一項普通襲擊罪亦被判罪成。 七人入罪後,立即被還柙,法官聽罷求情後,把案押後至周五裁決。 七警支持者初時以為七警脫罪,曾一度大拍手掌,惟知七警仍被裁定襲擊罪成時,即變得鴉雀無聲。 而七警得知被判罪成後即露愁容。 每一名警員都有責任阻止罪案發生,並有責任維持治安,若然一名警務人員明知其同袍在打一名疑犯,但仍站在一旁觀看,他未有干擾事件,亦是助長了這次襲擊的發生。 區域法院法官杜大衛

  5. 2019年7月26日 · 公民黨前成員曾健超於2014年佔領期間遭7名警員毆打案7名被判囚兩年的警員早前先後獲准保釋提出上訴上訴聆訊於2018年11月審結至今約8個月後上訴庭今早頒下判詞一致裁定其中兩名警員劉興沛及黃偉豪上訴得直餘下5名警員則分別獲酌量減刑至判囚15至18個月。 劉興沛獲釋後於庭外與家人擁抱。 案發於2014年10月15日,曾健超於佔領中環行動期間,在金鐘龍和道遭7名警員帶到暗角毆打,事隔約1年後,涉案7名警員終被落案起訴,案件獲排期至2016年6月在區域法院開審。 律政司曾於2016年初代表警務處入稟,向法庭申請命令,要求無綫電視及《蘋果日報》等5間傳媒機構,提供由曾健超淋潑液體直至被毆的未經剪輯母片,但有關申請遭法庭駁回。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16年12月6日 · 01:06. 社會新聞. 精選 ★. 【七警案七警全部罪成即時還柙 被告臉露愁容 周五判刑. 影片. 00:46. 社會新聞. 【七警案新聞片揭發事件亦成定罪關鍵 一文看清裁決6大理由. 社會新聞. 精選 ★. 【七警案求情七警促官求考慮佔中因素 案發時已執勤48小時. 影片. 04:47. 社會新聞. 【七警案佔領運動不平凡的一夜 七警為何走在一起. 社會新聞. 精選 ★.

  8. 2020年6月12日 · 子彈射眼酷刑虐打新屋嶺性侵室內放催淚彈言語侮辱種種濫暴行為在新真相之下都不存在受警暴的市民只能眾籌寄望循民事索償討回公道反送中運動還會有七警案6.12基金臨時信託人吳靄儀認為不樂觀:「點解當年律政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