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退休投資理財 相關

    廣告
  2. 建立被動收入,自製長糧不求人。立即了解香港年金計劃!計劃受條款及細則約束,並涉及風險。 立即為你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1日 · 要訣1:及早準備樂活老本,愈早開始愈輕鬆. *善用勞退制度養成儲蓄好習慣現行勞工退休制度針對老年經濟安全保障有二層防護即勞保退休金制度與勞退新制建議民眾除了勞保及公司所提撥的金額之外可再加上自願性提撥退休金可達到強迫儲蓄節稅的效果。 *選擇穩定增值的理財工具及早規劃投資理財。 市場上投資理財工具很多,建議民眾應及早規劃投資理財,拉長投資期間降低投資波動風險,以使投資金額可以獲取更大收益。 要訣2:退休前備妥健康及長照老本,醫療及照護費用不侵蝕退休金. *備足健康老本,退休前都能擁有足夠的醫療保險。 檢視保障需求,衡量經濟能力,建議民眾購買保險前應先評估2大檢視要點,包括檢視保障金額是否足夠,以及保障範圍是否符合需求。 *備足長照老本,保障老後有人照護。

  2. 2021年4月1日 · 3大步驟,制定完善退休規劃. 分析退休需求是進行退休規劃的第1步也就是首先要釐清自己退休後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 以最近臺北市長照中心的新聞為例,北投奇岩長青樂活大樓正式啟用,失智長者的照護費用1個月要價5萬5,000元,引起一番熱議。 先不論價格是否合理,陳彥志表示臺灣現有的銀髮養老住宅1個月所需費用約6萬至10萬元左右,倘若民眾去參觀過,就會對未來有些想像與選擇,像是住單人房或是多人房、對設備及環境品質的要求,甚至是聘請居家看護等,從需求回推費用,民眾對老後所需的金額就會有比較準確的概念。 瞭解自身的需求後,再來便是看現在退休準備狀況為何,這一部分是由2大塊組成,分別為政府及社會保險提供的金額,以及自己當下的存款,在釐清準備狀況後才有辦法訂定明確計畫,開始累積不足的財富。

  3. 2021年1月1日 · 退休理財規劃第2個方法是回顧法檢視一路走來的路徑與成果以鋪陳未來目標, 回顧法則有3個步驟 : 首先,個人應建立每年的收入支出表。 透過收入支出流量表檢視自己的支出項目為理性的消費,或是衝動式的浪費,並逐年設定儲蓄投資目標。 透過週期型的收入支出表檢視使用金錢的方式是否聰明」,設法降低衝動式浪費的比例且提高投資比例當然這個投資不僅限於財務上的投資也包括對個人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相關投資!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1期──

  4. 2018年7月1日 · 以下是個人根據不同年齡距離退休時間及理財風險屬性3個不同因素按金融工具以權益類收益類與現金等不同資產配置的參考建議

  5. 2022年4月1日 · 2021年Yahoo為瞭解臺灣民眾的退休準備情形退休期待及使用的退休理財工具針對20歲以上的上網人口不包含離島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有31%的民眾在39歲以前便開始著手退休準備這和過往大部分民眾多在40歲以後做相關規劃的現象相比顯示出民眾對於退休議題愈來愈重視不過有在規劃和規劃好又是不同的層次調查對於退休相關規劃準備的信心程度進行分析細分為生活目標社交網路財富規劃和健康狀況其中退休準備的核心財富規劃」,僅有25的民眾表示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圖一)。 由此可知,目前民眾雖然對於退休規劃有更高的意願,不過規劃與期待的退休生活之間仍還有一段落差。 至於在退休準備的工具選擇方面,保險、股票及定存是民眾使用比例最高的理財工具。

  6. 2017年10月5日 · 1. 長壽 :現代人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都活得更久(不一定活得比較健康,但肯定活得更長),平均壽命已到了80歲,有的甚至活到85歲,甚至更久。 60歲之後(退休年齡),是否有錢足以支撐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生活,還是為了生計,為了維持原有生活品質,必須繼續保持工作? 解決方案:請確保一定比例所得,用於創建保證每月的最低收入,保障不用再靠100%的收入來維持生計。 因此,即使靠著兼差或微薄的志工收入,也可以選擇用來享受生活。 2. 醫療保健費用 :我們知道人愈來愈長壽,也知道年紀愈來愈大時,無法永遠保持最佳健康。 你願意讓你的家人、朋友、還是社會為你負擔多少?

  7. 2021年3月1日 · 前一篇專欄我們曾提到理財規劃第4個步驟就是做好資產配置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透過各種工具創造穩定的現金流入幫助自己財務自主獨立。 一般理財工具從波動性高到低依序有股票、基金、投資型保險,以及存款等。 股票. 根據台灣經濟新報資料,自2010至2020年,臺灣大盤指數平均年報酬率為6.4%,而2020年在資金效應下,單年大盤報酬率為22.8%(見表一)。 2020年臺灣股市開戶人數超過1,100萬人,比率幾乎是全臺人口的5成,顯示買股儼然成為全民運動,去年10月26日起開放的盤中零股交易更是為年輕族群設計了一條更便捷的投資與存股道路。 臺灣共計1,700多支上市上櫃股票,若著眼於退休現金流的規劃,那應該首選績優高殖利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