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市場已沒有炒家. 來到2024年的今天,樓市因連環加息而確認轉角,樓價一直緩緩回落。 所以大家一面倒要求全面撤辣時,但政府卻對撤辣有戒心,固然是考慮完全撤辣所帶來的迴響。 畢竟沒有辣招等於買賣沒有任何束縛,炒家自由進場摸一轉,足以令樓市出現報復式反彈。 據過往經驗,但凡有任何政策出台,總對樓市有一陣短期衝擊。 而今次最起碼的就是,全面撤辣有助物業即時鬆綁,一批較心急沽貨的業主或會借機套現,若放盤時遇上競爭對手,則不排除要減價迎戰,對樓市可能有短期震盪。 炒家眼光較短淺,他們只求有水位,但只會放眼於低於市價物業,但同時都要看究竟有沒有下手買家來接貨? 背後所謂買家的動力又有幾強勁? 究竟目前購買力是因政策所限而被遏抑、抑或已經完全乾塘?

  2. 1. 逆權運動推進,暫時見到對樓市影響只有輕微影響。 但未來會否真正轉勢,講到底也是看買賣雙方取態。 但很明顯,大家可以預視到短時間氣氛仍拉鋸,短線走勢很視乎逆權運動的演變、以及濫權的警方會否進一步在地區添煩添亂。 政局不明朗,大家思考前路何去何從? 其實真正解決方法,就是政府聆聽市民意見,並回應小市民提出的訴求。 只是種種情況已反映政府繼續漠視民意,反而鎮壓示威的手法愈見粗暴。 有人開始討論會否引進解放軍,或內地政府按基本法宣布香港進入緊急狀態,從而實施全國性法律,好明顯也是跟小市民「玉石俱焚」的做法。 只要小業主信心真正受挫,就會出現較深幅度調整。 屆時會跌幾多?

  3. 政府主動全面拆牆鬆綁,甚至乎已無視樓價是否仍是小市民可負擔,似乎《預算案》就是要傾斜業主及發展商。. 問題是,以現時中小型住宅平均樓價559萬元計算,連按保最高可以借取90%按揭,以現時息口4.125厘計算,攤分30年還款期,月供24,910元,以前有壓力 ...

    • 什麼是《收回土地條例》?
    • 行使《收回土地條例》的程序
    • 《收回土地條例》Vs 《基本法》
    • 《收回土地條例》大事件
    • 2021年《收回土地條例》的土地
    • 究竟政府採用什麼收地準則?
    • 未來有機會被收回的地皮

    條例定義

    所謂《收回土地條例》,實情是一條賦予政府權力徵用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的條例。所謂「公共用途」(Public purpose),條例規定要符合一些要求,包括因衛生情況欠佳、物業嚴重干擾空氣流通、或對居住造成健康損害、因與香港駐軍有關的任何用途而收回、或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決定為「公共用途」而收回。

    律政司可在確定收地符合「公共用途」後,向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建議收地;政府事前會就涉及收地及清拆計劃,諮詢有關區議會,並在作出決定前考慮公開諮詢所得意見及書面反對。過去土發或現在市建局進行舊區重建時,若在後階段未能集合業權,也可能向政府要求運用相關條例,協助收回剩餘業權,故條例不是新鮮事,而外國也有類近條例。

    然而,《基本法》第6條及105條,卻明確指出特區政府要保障私人產權。因此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土地,表面上跟《基本法》似相抵觸。因為參考2016年希慎對城規會高度限制的案例,當時希慎不滿城規會就物業高度作出限制,認為有違《基本法》第6條及105條中保障私人土地財產條文,因而提出司法覆核,最終終院裁定希慎勝訴。案例提及條文中對財產的保障並非絕對權利,要平衡社會利益之餘,也要顧及有否侵犯私人權利。因此,若今天政府運用條例收地,確實有潛在司法覆核的危機。

    2018年: 民主派提出動用條例被建制派反對

    不過,面對香港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有政界人士在數年前已開始提出,政府可動用《收回土地條例》來增加土地供應,其中率先提出運用《收回土地條例》的不是林鄭月娥,而是民主派。翻查資料,早於2018年時,當時的民主派提出政府應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加快土地發展,卻被當時林鄭月娥及建制派群起反對。

    2019年: 建制派建議反被政府接納

    2019年逆權運動下,建制派「打倒昨日的我」反支持方案。評論普遍認為,建制派在逆權運動下盡失民望,要靠打民意牌來挽回民意,免得立法會選舉會大敗,故原本反對方案的建制派卻突然變臉,「獻計」政府可動用條例收地興建公營房屋,林鄭月娥遂把相關「建議」於《2019施政報告》落實。其後發展局集中研究十幅具潛力可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的用地作出研究,終在2021年5月率先收回三幅用地。

    2021年: 發展局公布收回三幅粉嶺及元朗用地

    2021年5月13日,發展局公布收回可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三幅私人土地,作資助房屋用途。三幅地分別位於「Yoho Midtown」外一幅綜合發展區用地、一幅位於元朗十八鄉路「龍田村」附近的住宅甲類用地、以及位於粉嶺中心以東北的一幅用地。三幅地涉及12,300平方米,連同鄰近約3,500平方米政府土地,地積比率5倍至7.5倍,預計合共可提供約1,600個單位。餘下七幅用地,有兩幅認為不適合作發展,其餘用地則因「商業敏感性」不予公開。

    地皮2. 十八鄉路近龍田村

    第二幅被收回的用地,位於「溱柏」以北的臨時停車場用地、一直橫跨至「瑧頤」以南的用地,現時被劃作「住宅甲類」。地盤面積7,000平方米,相當於75,349呎。就現場所見,溱柏「6座G、H室」、「7座A-D室」、「8座A-D室」、「9座E-K室」、「10座F-L室」;以及「瑧頤」「A1-A2室」以及「B1-B3」均會受到阻擋。

    地皮3: 粉嶺新運路近黃崗山

    第三幅被收回的土地,在「粉嶺中心」前方,佔地3,500平方米,地盤面積37,675呎,日後發展為公營房屋後,會把「粉嶺中心」A-D座「1、2、7、8室」的單位阻擋。翻查土地註冊處資料,今年首五個月,相關座向單位共促成六宗買賣,平均呎價12,700元,其中實用面積468呎單位,最新平均成交價約為598萬元,面積大一點達500呎以上的單位,平均成交價638萬-698萬元不等,均要視乎發展規模才知道價格會否受影響。

    從「Yoho Midtown」個案,我們得知政府在運用《收回土地條例》並沒有向地區作出任何咨詢,跟以往一貫會先咨詢地區的作風截然不同。縱然此舉可能增加政府面對司法覆核的風險,但強硬的姿態同時也釋出一道信息,就是任何可作發展的用地,總之被視為閑置沒發展,也隨時有被政府收回的風險,間接要求發展商加快農地改劃步伐。 然而對於準買家來說,相信他們更關注的,就是購入物業會否受到「突如其來」的阻力影響。政府表明不會公布正在研究被收回的潛在土地,但是否真的沒有任何蛛絲馬跡可流露出來? 我們即管看看2019年的《施政報告》林鄭月娥怎樣描述。施政報告是如此列明的。 「我提出的土地供應施政方針是由政府主導用地和基建的規劃,並為確立的公共用途收回所需的私人土地 ……..收回位於『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規劃作『高密度...

    地皮1: 小欖樂安排化淡廠

    截至2019年止,62幅「綜合發展區」的用地中,有43幅已經遞交了「總綱發展藍圖」,相對於餘下19幅用地未遞交藍圖的用地,這19幅用地被收回的可能性相對較高。但當中在這19幅用地中,小欖「樂安排化淡廠」佔地近100萬呎,早於1994年劃為「綜合發展區」,但因本身這幅地屬政府用地,不存在收回問題。 收回指數: 0 (1-5分,5分為高危)

    地皮2: 牛潭軍營以南、牛潭尾上竹園、古洞恩慈之家、清水灣電影製片廠

    位於「牛潭軍營以南」、牛潭尾「上竹園」、及由晶苑地產持有的古洞「恩慈之家」,雖然在2019年時未遞交藍圖,但政府認為他們都會積極申請;而位於將軍澳「坑口村」以北的「清水灣電影製片廠」最近更已獲批建酒店及住宅項目,所以我們認為,這四幅土地被政府強制收回可能亦較低。 收回指數: 2 (1-5分,5分為高危)

    地皮3: 大興花園以南工廠區用地

    還有三幅用地,我覺得被收回的可能性也低,分別就是屯門「大興花園」以南的三幅「綜合發展區」。雖然三幅地都符合「高密度房屋」及「基建限制」影響而未能重建的條件,但政府已表明,因為該區用地仍有工業進行中,擔心重建房屋有兼容性問題,已率先放棄收回其中一幅,所以這三幅地大可剔出收回之列。 收回指數: 2 (1-5分,5分為高危)

  4. 每年長策會更新的「需求預算」報告是關鍵之一。去年因林月娥扭轉公營房屋及私樓房屋比例,私樓供應一下子大幅下調至13,500個,遠較以前18,000個單位,大幅少了25%,結果在本年度政府賣地計劃中,政府也減少私樓推地量。

  5. 1. 上回提及,長實推售北角「城市花園」時,因第二期餘下八幢單位,正值《中英聯合聲明》後的1985年推售,當時信心危機導致樓價滑落。 在這個暗黑的香港地產時代,長實卻收到一個足以逆轉轉乾坤的消息,究竟發生什麼事呢? 京派王光英跟李嘉誠洽住宅物業. 話說當時北京為穩定香港信心,派出光大集團前名譽董事長王光英來港跟李嘉誠洽購住宅物業,終在1984年1月23日跟長實簽定協議,以9.39億元購入八座「城市花園」物業,住宅樓面每呎690元,較首批開售價低近五成,商業樓面則595元。 據1986年的一篇地產專題報道指出,當時中國新聞社記者引述王光英訪問就指出「我們來香港是做買賣的,同時也要為香港繁榮和穩定做點事。

  6. 政府今日公布長策會的《周年進度報告》,受林月娥調整公私營房屋供應比例至七三比所影響,年均私樓供應預測由去年的13,500伙,進一步下調至12,900伙,再創新低,相對2017年估算的18,000伙,減幅更為誇張。 大家可能會問,究竟長策會的一份報告有多重要? 其實每年政府在計算推出多少土地供應時,就是依賴這份報告每年更新的估算作目標,通常在年尾完成更新後,會主導了下個財政年度的推地量。 長策會年均私樓供應目標幾多? 而一年一度更新的「需求預算」,會對下年度政府推地量有一定指標作用,所以政府用什麼準則去推算需求,實在值得我們逐點拆解。 內地及海外生來港讀書時,因大學未能提供足夠宿舍而產生的溢出效應,就是住屋需求的一部份;但除此之外,更大部份就是來自本港的內部的置業需求,而產生的「住戶增長」。

  1. 相關搜尋

    公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