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0.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 农历 九月初九。 “九”数在《 易经 》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 拜神祭祖 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1-5]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 西汉 ,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 季秋 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4-8]

  2. 重阳登高会是重阳节的风俗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 重阳节 ,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 我国古代把九定为 阳数 , 农历 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汉末 曹丕 在《九月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 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中文名. 重阳登高会. 出 处. 《 西京杂记 》 活 动. 登高. 目录. 1 简介. 2 登高. 3 赏菊. 4 饮菊花酒. 5 插茱萸. 6 吃糕. 简介. 播报. 编辑. 重阳节时,正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 风霜高洁 之际,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 在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形成此节。 到汉代,逐渐盛行。

  3. 《重阳节的传说》是一则童话故事,出自于程登吉编撰的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故事》。有一天,费长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吧。“他送了桓景一包 茱萸 叶、一瓶 菊花酒,又嘱咐了几句,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 ...

  4. 重阳节上蔡重阳习俗是流行于 河南省 上蔡县的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 续齐谐记 》中有九月九日“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可以免灾的故事,传说故事主人公 桓景 登高处即今上蔡县城所在的芦岗。 2003年,经河南省内外专家学者论证,重阳节俗缘起上蔡。 [10]上蔡重阳习俗是河南省上蔡县传统重阳民俗仪式的活态存续,主要活动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担经舞等。 [1] 关于重阳节起源地的研究,2000年和2003年,上蔡县文博馆副研究员尚景熙先生和他的女儿尚伟,父女俩撰写的研究论文《上蔡重阳节的起源地》《重阳节起源于河南上蔡》分别在《天中晚报》《中国邮政报》上发表。 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上蔡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方面的认可。 [9]

  5. 由来及历史. 播报. 编辑. 由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常常与人对自然时序的意识相联系。 有研究认为往上追溯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对大火的祭祀。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 大火星 ,在季秋九月隐退,而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 因此,人们在这个时节举行祭祀仪式来为之送行。 重阳节的“九”,是阳中之阳,九月九,两个“九”相遇,按《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说,每卦六爻,爻分阴阳,阴爻是六,阳爻是九,九月九是两个九,所以叫重阳。 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称重阳,也称重九。 重九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季秋纪》载:“ (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6. 《紫萸香慢·近重阳偏多风雨》是宋末词人姚云文的词作。此词紧扣重阳节之习俗,描绘物是人非萧索凄凉的景象,抒发了遗民不忘故国的忆旧情怀。上阕叙写樽前怀友之情,下阕抒发忆昔伤今之慨。全词从重阳入笔,语言平实,又不失跌宕起伏,整首词从出游始,于登高处终,章法浑成,意蕴丰厚 ...

  7. 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间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