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1日 · 陳俊元教授提及,民眾對於防疫相關保單的商品選擇及考量可從本身需求出發,若民眾擔心單純的染疫情形,可以考慮市面上相關保障罹患法定傳染病的保單,當中提供醫療及住院、一次性給付;而若是擔心接種疫苗所產生之風險,就必須考量相關有涵蓋施

  2. 2021年1月1日 · 1.先進醫療科技進步,商品給付須更符合未來客戶自費需求. 先進醫療技術持續引進,但健保並無全額給付較新式且昂貴的醫材,民眾須自費或自付差額,而許多新型藥物、醫材或療法也非傳統健康險的理賠項目,如傳統癌症險以給付癌症後住院、手術、化療為主,但並不針對高額的標靶藥物額外給付。 因此,未來商品可設計以罹病為條件,而非以藥物或治療方式為條件,搭配一次給付型態的商品(如初次罹患重度癌症一次給付100萬元),讓保戶可自行運用於補貼後續高額醫療費用為主,並同時避免因未來醫療技術進步取代過往治療方式,而衍生是否理賠的困擾。 2.隨著健保制度改變,投保與理賠同步增加,商品須更注重風險控管.

  3. 2022年7月1日 · 疫情共存的環境裡,父母親對於孩子的保障意識也隨之提高。. 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賴庭宇認為,在幫孩子做規劃時,可透過「堆積木」的概念,先將最基礎、重要的保障做好,當自身收入增加、孩子到達不同成長階段時,再將其他保障補齊,建構完善防護網 ...

  4. 2023年2月1日 · 疫情持續3年的時間,應對方式從清零轉為共存,即便政府逐步放寬限制,戴口罩還是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隨著染疫的人數增加,有愈來愈多的案例發現在肺炎痊癒後,身體仍留下些許後遺症,也就是所謂的「長新冠」症狀。.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訊 ...

  5. 2024年4月1日 · 建議民眾有流感症狀時應第一時間就醫檢查及治療,而除了施流感疫苗外,更應及早夠足醫療相關險種,在萬一真的降臨時,能用萬全的準備應對。 SHARE

  6. 2023年10月1日 · Q.承上題,您預計未來實支實付險的改動方向為何?. 在2026年新的會計制度IFRS 17實施之後,如果保險商品有出現虧損的現象,必須要將未來的虧損一次認列,因此未來各家保險公司如果發現實支實付險的保費不適足,就會進行商品停售及商品內容的調整,以避免 ...

  7. 2023年6月1日 · 肆虐的疫情,讓全世界經濟都受到了重創,對於香港保險業而言更是如此。. 香港保誠保險區域總監張耀光表示,疫情對香港保險業帶來最深重的影響,當屬邊境關卡因防疫而封閉,使得大陸客戶無法前往香港。. 香港的保險業務員,其客戶往往有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