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長沙灣綠置居 相關

    廣告
  2. Agoda一站式自助預訂,無手續費,慳錢慳時間,仲畀你精明旅遊貼士! 取得心水住宿特惠價格,參考千萬真實評價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4日 · 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於一九八四年啟用,原分為第一座(綠)及第二座(紅),前者有一千多小型工廠單位出租,將重建為公屋;後者早年易名為宏昌大廈,由政府物流服務署使用,不用重建。

  2. 2023年8月17日 · 前年五月,房委會突然宣布,重建其轄下四間工廠大廈,即葵涌葵安、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多達二千戶受影響租戶,必需於十八個月(即二二年十一月)內遷出。. 時值疫情肆虐香港,頓失租用已久的單位,被逼遷的四廠租戶 ...

  3. 2021年11月16日 · 起初租在大角嘴的私人工廈,一九九七年搬到房委會的長沙工廠大廈,到了長沙灣廠要清拆,他便租用鄰近的宏昌工廠大廈一地舖單位至今,一晃就已二十多年。

    • 長沙灣綠置居1
    • 長沙灣綠置居2
    • 長沙灣綠置居3
    • 長沙灣綠置居4
    • 長沙灣綠置居5
    • 像公屋一樣的工廈設計
    • 石硤尾大火後的徙置政策
    • 一型徙廈的設計原型
    • 分層分戶工廈 功能至上設計
    • 政府工廈 改建先例
    • 珍惜工業文化遺產

    現為香港大學建築學部講師的衞翠芷博士,曾在房屋署任職建築師逾三十年,後花多年追尋本地公屋設計原型,研究成果收錄於其二○一九年出版的著作《一型徙廈的設計基因—香港金原型》一書,她指出,在殖民地政府的土地規劃中,住屋和工業設施必須同步進行,所以五十年代由政府陸續興建的徙置大廈(香港公屋的原型)和多層工廠大廈,是沿用同一種設計思維。一個平日的黃昏,衞翠芷和另外兩位香港大學建築學者,李浩然教授及余家聲教授結伴到訪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接受訪問。因為已到放工時間,工人離開後的工廠顯得格外寬敞。「好大」、好闊」、「走廊好深」,他們一走進其中便這樣形容。 我們上第二座的中層陽台走廊,衞翠芷取出手機,拍下對面的第一座,說:「呢個咪即係Mark I 個樣。」李浩然又說,「同新加坡的公屋好似。」他們邊走邊看,然後...

    衞翠芷指出,在港英政府眼中,建造公屋、工廈必須是兩條腿走路、並駕齊驅:「決定要發展多層工廠大廈的時候,政府已經意識到,住宅、工業一定是一齊的。當時的居住環境很差,不單止是住屋有問題,更是因為住屋裏有山寨廠,石硤尾大火就是因為製鞋工人意外燒了成條村。」 熟悉香港社會發展歷史的一定知道,這場發生在聖誕夜的大火是政府制定公屋政策的分水嶺、催化劑。五十年代的石硤尾一帶已發展成有多達六萬人口,住家與手工業工場的混合體。根據警方調查顯示,大火起因是有製鞋住戶意外地將煤油燈倒翻在一桶易燃塑膠溶液,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波及甚廣。 不過衞翠芷提出另一點,原來政府早在一九三五年的《房屋委員會報告》(該委員會的任務是調查居住環境過度擁擠及對健康的影響)的調查結果已經意識到,香港居住問題嚴重的一大癥結是大量華人行業(...

    從政府官方到社會主流說法,皆說公營房屋計劃(時稱徙置計劃)是源自石硤尾大火,但衞翠芷有所質疑。她翻查歷史檔案後大感疑惑,災後僅兩星期後的翌年一月十四日,工務局建築設計處呈交給工務司的備忘錄中,便首度提出石硤尾「多層實驗樓宇」,是當時相當前衛的革命性多層建築設計概念,而且跟當時普羅大眾居住的唐樓或俗稱「洋樓」的綜合用途樓宇都大相逕庭,那麼一型徙廈設計原型到底從何而來?設計背後又有何理念思維? 衞翠芷為求答案展開長達十年的深入研究,橫跨香港、英國查證的過程詳情在此不贅,她先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的港島荷李活道及九龍廣東道的已婚警察宿舍找到線索,一型徙廈的設計元素是沿用了此宿舍的樓宇配套、空間佈局、設計規格,而它們也是由工務局同一個小組負責設計。再往上追尋,可追溯至英國給工人階級建造的房屋,當中的背靠背...

    首批第一型徙置大廈建築實驗之成功,促使政府決定其後的徙廈再加高一層至七層,既後來廣為港人熟悉的「七層大廈」。從一九五四至六一年間,全港共興建了146幢同類一型大廈。同時,政府在各徙置區興建多座徙置工廠大廈,一來是安置受清拆寮屋及平房區影響的山寨廠、家庭式作坊和小型工廠,二來是以應付社會工業發展的需求。首座政府建造的徙置工廈為長沙灣工廠大廈第一座,於一九五七年落成;至一九七三年間,政府一共於港九新界興建了八處徙置工廠大廈,由徙置事務處管理。 一九七三年四月,新成立的房屋委員會接手管理該八處工廠大廈,並於興建新一批多層工廠大廈,包括今次重建名單中的葵涌葵安、長沙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在這段期間落成的新式工廈屬於改良設計,硬件設施得到提升,樓層數目從舊式徙置工廈的七層,大幅增至高達...

    「八十年代工廠北上,許多工廠大廈單位空置,像石硤尾工廠大廈(一九七七年建成)在十幾二十年前空置,後來就活化改建成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二○○八年對外開放)。」另一座獲保育的徙置工廠大廈是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柴灣工廠邨大廈(一九五九年建成),是香港唯一保存下來的H型工廠大廈,已於二○一六年完成改建成公屋華廈邨,提供一百八十七個出租公屋住宅單位。至於其他早期徙置工廠大廈,皆於九十年代起先後拆卸,改建為屋苑或其他公共設施。其中,最早落成的長沙灣工廠大廈(共五座,一九五七至六五年建成),現時為元州邨第五期及兩所小學。衞翠芷說,可以從政府興建和拆卸工廈的政策中,看到香港工業發展的歷史演變。

    全盛時期房委會旗下共持有十七座工廠大廈,當葵涌葵安、九龍灣業安、火炭穗輝及長沙灣宏昌工廠這四間工廠大廈都拆卸重建後,仍會繼續運作的,就只剩下屯門開泰及葵青晉昇兩間工廠大廈,可謂一個時代的終結。李浩然提醒,工業文化遺產是香港較少提及的概念,當中不止包括有形的歷史價值的工業建築、工廠、景觀機械設備,也包括無形的工業技術、工藝、知識和經驗乃至社會、經濟和文化歷史。 余家聲也強調這些工業建築對於香港人、香港發展的重要意義:「它代表了香港工業發展起飛的時代,好多手作仔、本地人開的工廠,在未受大財團控制的時代,大家努力可以換到美好的將來;所以它代表的並非硬件上的美或不美,建築設計有幾好或不好。如果真的要拆卸,那很重要的是如何講述它的故事,它對於香港人、香港發展的重要性。我們需要歷史,不是為了知道歷史發生...

  4. 2023年8月17日 · 港產驕傲 遠銷海外. 水根叔三歲失明,今年七十八歲,一直靠雙手自力更生。. 一九八八年,他創辦了「傲科實業」,是香港唯一一間生產及銷售盲人用品的公司,產品更遠銷東南亞及歐洲國家。. 「我們公司雖然細,但我都服務了香港很久,三十幾年了 ...

    • 長沙灣綠置居1
    • 長沙灣綠置居2
    • 長沙灣綠置居3
    • 長沙灣綠置居4
    • 長沙灣綠置居5
  5. 2023年6月28日 · 陳師傅表示:讓刀廠感到最自豪的,除了高懸於長沙灣道、超過四十年的大刀招牌,由詠春宗師葉問特意請廠方打造的「詠春八斬刀」亦為鎮店之寶。 「當年葉問一用,他的徒子、徒孫紛紛仿傚;直到今天,我仍不時收到來自世界各地武館的訂單。

  6. 2023年3月2日 · 郭悠悠. 譚志榮. 「半打酥皮蛋撻,唔該!. 」、「今日雞批幾時出爐?. 」每逢周末下午,長沙灣老字號「新華茶餐廳」門外站滿男女,等待買走店家親製的麵包蛋糕。. 這是一家非常傳統的茶餐廳:內有卡座閣樓、外有報紙攤,你可以想像:對舊日希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