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家,从东北部到西南部横贯的兴都库什山脉将国家分开,形成一个瓦罕走廊。 阿富汗是中亚的一个內陸國和多山的国家,而平原分布在国家的北部与西南部地区。

  2. 阿富汗内政部发言人塔里克·阿里安(Tariq Arian)在9月21日表示,在过去的一周中,塔利班的袭击在24个省中杀死了98名平民,另外230人受伤。阿富汗国防部官员指出,阿富汗境内至少有57名阿富汗安全部队成员和80名塔利班战斗人员丧生 [66]。

  3. 6 天前 · 2021年8月美軍宣佈撤出阿富汗後,塔利班迅速擊潰政府軍佔領絕大多數阿富汗領土,8月15日攻入喀布爾後總統加尼逃到國外;8月17日阿富汗第一副總統阿姆魯拉·薩利赫宣佈依據阿富汗憲法就任代理總統 [7],與國防部長比斯米拉·汗·穆罕默迪、阿富汗駐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6 天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表示阿富汗塔利班是阿富汗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力量,希望阿富汗塔利班推动阿富汗的和平和解,自主建立符合阿富汗自身国情、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

    • 史前歷史
    • 古代
    • 中古時期
    • 近代
    • 現代

    考古學家在阿富汗發現了不少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該國約50,000年前已有人定居,並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社會之一。約公元前3000年已出現具規模的城鎮,在南方坎大哈省的遺址中出土了很多陶器、斧頭、匕首和各種飾品,說明這裡已經從農耕村落演變成城市文明。 約公元前2000年,南方的文化開始衰落,北方的文化卻發展起來。考古學家在馬扎里沙里夫附近發現了幾十個農牧者定居點,有多個灌溉水渠,說明這已形成綠州農業,而手工業也有飛躍的發展。此外還發現了大量鐵製的手工產品如斧頭、鐮刀、飾品等,以及各式各樣的武器如箭、戰斧等,說明這裡可能處於衝突的年代。

    阿契美尼德王朝

    阿富汗被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流士一世所征服,然而由於波斯帝國境內混雜不同民族和文化,因此在阿富汗的統治也不穩固。巴克特里亞是阿富汗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卻受到波斯帝國的經濟剝削、每年向朝廷繳交360塔蘭特銀幣,約10,800白銀,因此巴克特里亞的獨立意識最強。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波斯帝國,佔領了波斯帝國首都波斯波利斯,大流士三世被迫逃亡到巴克特里亞,但巴克特里亞總督貝蘇斯(Bessus)聯合阿富汗地區其它兩個省的總督密謀殺死大流士三世,自立為王,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

    馬其頓帝國

    高加米拉戰役後,亞歷山大於前330年抵達阿富汗。他的軍隊越過興都庫什山脈後,輕而易舉地擊敗貝蘇斯的軍隊,並處決了他。亞歷山大實行一系列希臘化政策,把希臘人、馬其頓人和波斯人等移居地阿富汗地區,採用希臘的風俗和習慣,建亞歷山大城。亞歷山大征服西北印度後,回到巴比倫,並於前323年6月病死。亞歷山大的帝國因於混雜不同的民族,但他死後除了印度外並沒有爆發大規模原住民叛亂,反而是他的馬其頓將軍們陷入自相殘殺的內戰中,其中巴比倫總督塞琉古把亞洲領土納入其版圖,阿富汗地區因而歸屬塞琉古王朝。

    塞琉古王朝

    塞琉古王朝繼續亞歷山大的做法,推行希臘化政策,在阿富汗地區設立城鎮,保衛帝國東北邊境,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城市命名。這時期的經濟相當發達,位置特殊的巴克特里亞成為塞琉古帝國最大的貿易中轉站,貿易繁盛,把東方的中國與西方的波斯、印度等地緊密連接起來,在經濟和文化上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前250年左右,巴克特里亞總督狄奧多特宣佈從塞琉古帝國獨立,由於他是希臘人,因此稱為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

    嚈噠人時期

    嚈噠人征服了貴霜帝國後,建立了新的政權,此時被趕出巴克特里亞地區的大月氏人仍保有印度河以東的小部份土地,後來被旃陀羅笈多一世所統一。嚈噠人對阿富汗文化帶來很大的衝擊,他們是信奉祆教,並積極推廣,破壞了佛教的發展。壓制佛教的政策,引起佛教徒強烈反抗。游牧文化再次來到阿富汗,城市文明衰落,貴族興建城堡,回到農業經濟形式。嚈噠人統治期間並不注重國內生產,而是不斷發動征戰,沒有一個君主集權的體制,國內小國林立。嚈噠人起初欲征服薩珊王朝,但被國王巴赫拉姆五世所敗。菲魯茲時期,薩珊波斯曾三次征討嚈噠人,但三次均戰敗,他本人在更在戰死沙場。其弟巴拉什即位,改為向嚈噠人朝貢。六世紀初,嚈噠人入侵印度,於502年聯合薩珊王朝進攻拜占庭帝國,但大敗而回。後來薩珊王朝與拜占庭簽訂和約,保障了帝國西部的安全。此時在巴克特里亞北部有支叫突厥的遊牧民族興起,聯合薩珊王朝對嚈噠人發動多次戰爭,並成功消滅嚈噠人,薩珊王朝並與突厥瓜分嚈噠人的領土。

    阿拉伯人的統治

    突厥人佔領阿富汗後,在中亞地區建立了強大的國家。然而突厥人的統治並不穩固,西元627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的長子在吐火羅斯坦建立突厥人的統治。唐朝時期阿富汗北部歸屬中國版圖唐軍滅西突厥後,吐火羅的突厥王朝向唐稱臣,唐於661年吐火羅設月氏羈縻都督府,下轄25州,屬安西都護府。 7世紀中期,阿拉伯人興起,不斷對外擴張,並開始對阿富汗的征戰。阿拉伯人在651年征服了薩珊王朝後,於652年征服了阿富汗的赫拉特等部分阿富汗地區,然而他們只是短暫的逗留,對當地進行搜刮,並沒有長期佔領的打算,加上當地人民的反抗,很快就撤軍。661年阿拉伯的倭馬亞王朝建立,哈里發希望對阿富汗長期的佔領而非短暫的掠奪,於是出兵阿富汗。由於阿富汗人的強烈反抗,整個佔略過程並不順利,局部的各抗仍存在,整個阿富汗地區要到九世紀才完全臣服於阿拉伯政權。阿拉伯人的統治對阿富汗的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的傳播。阿拉伯人普及推廣阿拉伯語,利用各種手段使人信奉伊斯蘭教,使他們放棄原本的佛教或祆教,摧毀了當地的佛寺並建立清真寺。由於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可免繳人頭稅,於是不少人為逃稅而改信伊斯蘭教,取得與阿拉伯人平等...

    蒙古人的統治

    1218年,成吉思汗派長子朮赤進攻花剌子模,擊敗花剌子模,1220年攻取其首都,1226年攻取阿富汗的赫拉特,但當地人馬上發動起義,殺死蒙古地方官。蒙古人重奪此城並屠城,城市約150萬人幾乎被殺光。1251年蒙哥即位後,任命其弟旭烈兀為波斯統治者,建立伊兒汗國,把大量蒙古人遷至阿富汗,今日阿富汗境內的哈扎拉人便是當時遷來的蒙古人。由於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因此統治初期不看重經濟發展,直到合贊汗上位後才有改善。他即位後,改信伊斯蘭教,廢伊兒汗(藩王之意)稱號,改稱蘇丹,不再臣服於元朝,鼓勵農工業發展,使阿富汗開始走向繁榮。 在1245至1381年間,阿富汗有一個庫爾特王朝,創始人是廓爾王朝的後裔,因參加蒙古對印度的遠征有功,而獲得阿富汗地區的統治權。庫爾特王朝維持高壓統治,鎮壓人民的反抗,徵收沉重的稅收。庫爾特王朝雖然臣服於伊兒汗國,但與該國的衝突時常發生,可是伊兒汗國一直未能攻克庫爾特王朝。庫爾特王朝重建了赫拉特城和伊斯蘭文化,使城市恢復生機。1353年伊兒汗國滅亡,庫爾特王朝獲得短暫的獨立,但很快為帖木兒王朝所滅。 帖木兒王朝在1381年圍攻赫拉特,對赫拉特城的人民採取誘降的方法,...

    莫臥兒王朝

    莫臥兒王朝的創始人是巴布爾,是帖木兒的後裔,被烏茲別克人趕出撒馬爾罕後率兵南下攻打阿富汗和印度。在1526年佔領了德里,建立了莫臥兒王朝。經過多年征戰,統一了印度次大陸北部地區。莫臥兒王朝控制了阿富汗的錫斯坦、坎大哈、喀布爾、赫拉特和加茲尼等地區。巴卑爾死後,帝國旋即陷入分裂,國王胡馬雍逃離德里,阿富汗人領袖舍爾沙的蘇爾王朝建立,至1556年才奪回德里,恢復王朝。莫臥兒王朝與薩非王朝在阿富汗一直有領土爭奪,1649年薩非王朝奪取了坎大哈。境內普什圖人時而支持薩非王朝、時而支持莫臥兒王朝,在戰爭中擴大自己的力量,掠奪大量土地,後來又起義反抗莫臥兒王朝的統治。哈塔克人首領胡什哈爾·哈塔克使阿富汗各部落團結起來,反抗莫臥兒王朝的統治,至1683年才被鎮壓。

    漢達基王朝

    薩法維王朝在阿富汗地區徵收沉重的課稅,實施宗教迫害。1709年坎大哈市長趁伊朗軍隊出城收稅時發動革命,殺死總督,宣佈獨立。這鼓勵了其它被薩法維王朝統治的地區發動革命,建立漢達基王朝。漢達基王朝內部的互相殘殺使他們未能穩住陣腳,血腥的繼位爭鬥使王朝一直處於混亂當中。在1729年的達姆甘戰役敗於日後建立阿夫沙爾王朝、屬於遜尼派土庫曼人的納迪爾沙。納迪爾沙將吉爾扎伊軍隊趕離波斯,又招募法拉和坎大哈的阿卜達里阿富汗人進入他的軍隊裡。納迪爾沙在1738年征服坎大哈,並摧毀了由海珊·漢達基控制的最後一個根據地。但是由於納迪爾沙的宗教政策和經濟壓迫,阿富汗各地經常爆發起義和暴動,最終納迪爾沙於1747年在被他的禁衛軍闖入他休息的帳篷刺殺。在1747年10月,當阿富汗首領到坎大哈舉行臨時支爾格大來選一個新的統治者,年僅二十五歲的艾哈邁德沙·杜蘭尼當選,因而建立了杜蘭尼王朝。

    杜蘭尼王朝

    艾哈邁德沙當選為國王時,阿富汗仍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因此他發動了一連串的戰爭,使用西方的槍炮武器,佔領了喀布爾、加茲尼、白沙瓦、拉合爾,最終使阿富汗一統。1747年納迪爾沙遇刺後,伊朗已不存在統一政權。1749年,艾哈邁德沙領兵奪回赫拉特,遇到頑強抵抗,在1750年才取回赫拉特。杜蘭尼王朝對印度亦發起了長期的戰爭,在1756年佔領了德里,並大肆殺戮搶劫。艾哈邁德對印度共發動八次遠征,奪得了大量財富。 1773年艾哈邁德沙逝世,由於未指定繼承人,他的兩個兒子之間發生了混戰,蘇萊曼首先在坎大哈稱王,帖木兒率軍進攻坎大哈,蘇萊曼敗走。1793年帖木兒沙死後,扎曼沙繼位,國內的爭奪比以往更激烈。帖木兒長子胡馬雍首先起兵,但不久便失敗。隨後馬茂德蠢蠢欲動,但被扎曼沙擊敗。馬茂德最終在1800年成為國王,而扎曼沙則在英國人的幫助下逃往印度,渡過餘年。1803年蘇加沙被擁上王位,但他的統治同樣不穩,在1809年被馬茂德的軍隊打敗,馬茂德重新成為國王。1816年伊朗派兵進攻赫拉特,但被打敗。馬茂德於1818年被推翻,1829年病死。馬茂德被推翻後,阿富汗分裂5五個獨立君主國,直至1836年多斯...

    阿富汗王國

    阿富汗王國建立時[註 5],全國處於混亂中,部落戰爭四起,農業和貿易嚴重受損,國庫空虛。穆罕默德·納迪爾沙進行了一連串改革,由於要面對國內的政治現實,因此改革是在在伊斯蘭教的基礎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並建立了一個正式的君主立憲制,在1931年頒佈憲法。穆罕默德·納迪爾沙的改革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甚至一些開明的毛拉,然而有部份人批評納迪爾對保守勢力的讓步,他終於在1933年在一所中學為學生授獎時,被一名學生開槍擊斃。 1933年,年僅19歲的穆罕默德·查希爾沙繼位,並由兩名叔叔輔政。查希爾繼位後,並沒有實權,直到1953年才掌握大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首相穆罕默德·哈希姆汗極力使阿富汗保持中立,免受外國軍隊的佔領。大戰結束後,阿富汗出口大減,國內工業品匱乏,農業失收,失業率上升,在1946年,由另一名王叔沙·馬穆德汗接任。1949年,阿富汗舉行了第一次自由的議會選舉,取消了新聞檢查,允許報業自由。 1953年,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發動政變,推翻了馬穆德政權。達烏德在1955年試圖向美國借貸發展經濟時,美方立即拒絕。美國極力遊說達烏德加入巴格達條約組織,但拒絕為阿富汗提供任何援助。...

    阿富汗共和國

    達烏德上台後三天,蘇聯立即承認此政權,而達烏德亦訪問蘇聯。他的親蘇政府受到國內廣泛的指責,同時他亦意識到這會與伊斯蘭國家的關係疏遠,於是改變其立場。他致力改善與其它伊斯蘭國家的關係,清除國內親蘇的政府官員和軍官,1977年解散以親蘇分子為主的中央委員會和內閣。他的外交政策轉向,使早已視阿富汗為自己一部份的蘇聯當局非常不滿,策動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反對他的政權。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在政府安排間諜,滲透達烏德的政權,掌握了重要機密資料。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黨與部份軍人發動政變,並在24小時內控制了首都,達烏德及其大部份家庭成員都被處決,這場政變被稱為四月革命,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掌權,建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

    新政權建立後,人民民主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革命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推行明顯的一面倒親蘇政策,簽定多項不同領域的協議。塔拉基掌權後,對外關係惡化,為了討好蘇聯,不斷攻擊美國和其它伊斯蘭政府。他不顧國情,強行推行全國的社會改革。當時的阿富汗仍是一個傳統封建國家,宗教和部落勢力強大,於是爆發了反政府的起義。經過縝密計劃後,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發動政變任新領導人,並殺害塔拉基,阿富汗陷入無政府狀態。 阿明不滿蘇權對阿富汗的干涉,他的上台直接觸犯了蘇聯在阿利益,1979年12月,蘇聯出兵阿富汗,處決了阿明及其4個妻子、24個子女。蘇聯部隊指揮官在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廣播電台宣布,阿富汗已經從阿明的統治中被「解放」。同時人民民主黨中央政治局任命前部長會議副主席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出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家革命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兼部長會議主席。 蘇軍迅速控制了阿富汗各主要城市,但是阿富汗全國的叛亂現象開始越來越多,其中最著名的反抗者包括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蘇軍捲入游擊戰漩渦裡。蘇聯部隊向戰略要地潘傑希爾谷地發動了多次攻勢,但無功而還,馬蘇德亦因此獲得「潘傑希爾...

  6. 阿富汗领导委员会 和内阁奉 最高领袖 的命令行事。. 2002年至2021年,阿富汗政府由 內閣 、 省長 (英语:List of current provincial governors in Afghanistan) 和 國民議會 組成, 阿富汗總統 兼任 國家元首 、 政府首腦 和 武裝部隊 總司令 。. 該國以前由總統 阿什 ...

  7. 阿富汗曾是不少強大帝國的首都所在地,包括大夏、貴霜帝國、贵霜-萨珊王朝、喀布爾-夏希王朝、薩法爾王朝、薩曼王朝、加茲尼王國、古爾王朝、卡爾提德王朝、帖木兒帝國、蒙兀兒帝國、漢達基王朝和杜蘭尼王朝 [7]。

  1. 阿富汗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