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高血壓,標準是上壓超過140mmHg,或下壓高於90mmHg。. 論治療,建議指引是控制飲食+運動+減重+藥物。. 怎麼看,這病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既有目標亦有療法。. 但治療實況是,不少病人藥物用到三四五種仍無助降低血壓,潛藏引發中風、冠心病的風險 ...

  2. 1.限制鈉鹽攝入,首先要減少烹調用鹽,每人每日食鹽以不超過6g為宜。 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蛋白質,多吃素菜和水果,攝入足量的鉀、鎂、鈣。 3.適量飲茶,可清熱解毒、消炎抗菌、軟化血管,改善心腦血管系統功能。 像羅布麻、決明子都有預防和調理因高血壓引起的不適。 4.限制飲酒酒精攝入量與血壓水準及高血壓患病率呈線性相關,高血壓患者應戒酒或嚴格限制。 降血壓的三個方法介紹日常降血壓有如下幾種常用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曬太陽降血壓. 高血壓患者和高危人群應積極參加戶外運動。 因為在戶外曬10分鐘太陽,血壓可下降6毫米汞柱。 理由:太陽光的紫外線照射可使機體產生一種營養素-維他命D3,而維他命D3與鈣相互影響又能夠控制動脈血壓,所以適當曬太陽能使血壓下降。 少說多聽.

  3. 日常3招擺脫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普遍但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約有300 萬高血壓患者,但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將血壓值控制在理想範圍內。 為此醫學專家提出3 大建議事項,期望民眾遠離高血壓的威脅,進而降低腦中風、心臟病、主動脈剝離等併發疾病的風險。 1. 定期量測、監控血壓: 18 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1 次血壓,如果血壓低於120/80 mm/Hg,可維持每年量1 次血壓;若血壓超過140/90 mm/Hg,建議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避免後續疾病發生。 2. 適當紓解壓力: 妥善處理來自生活及工作的壓力,保持情緒平靜,可藉由泡澡、聽音樂、打坐冥想、和友人小聚、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來放鬆心情。 3. 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4. 量度血壓時通常記錄兩個數目,較大的數目是「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收縮(systole)將血輸出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而較小的數目是「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量度心臟舒張(diastole)血液流返心臟時施加在動脈壁的壓力。. 量度 ...

  5. 明醫網 > 健康醫事. 攝入過多的鈉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研究又發現,原來吃得太甜也會誘發高血壓,而且攝取糖分比鹽分相比更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當然,具備上述兩種壞習慣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更加大。 研究發現,給老鼠餵食蔗糖影響其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心跳加快、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腎素鈉含量上升,從而引起血管阻力上升,在它們的交互作用下進一步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還有研究顯示,攝取熱量中有10%—25%來自糖分的人,相比熱量中10%來自糖分者,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30%;而高於25%的人,風險更是高出三倍。 此外,果糖會引起血管收縮,使血壓增高。 任何含糖飲料,包含碳酸飲料、生果飲料、檸檬汁,還有加了有熱量的甜味劑的飲料(100%由生果製成的果汁在外),都對血壓有損害。

  6. 血壓是指心臟將血液打出時,撞擊到血管壁所形成的壓力,1天當中血壓會有高低起伏波動,通常晚上入睡後,血壓會下降至少10%。 研究也發現,夜間血壓高跟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很大關聯,因此,醫生會建議高血壓患者,可做1 次24 小時動態血壓檢測,測定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均血壓值及變動的情形,協助用藥更精準。 方法是患者配戴可攜式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會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 小時,可以得知早、晚、尤其是睡着後的夜間血壓變化,提供醫生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7. 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血壓範圍是:收縮90 ~139mmHg,舒張壓60 ~ 89mmHg,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值還得因人而異。 普通高血壓患者可以恢復到正常人的最高數值(140/90mmHg)為降壓目標;若高血壓合併糖尿病、腎病、冠心病,則建議控制在130/80mmHg;60 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控制到150/90mmHg 就可以了。 錦囊三. 務必監控清晨血壓. 人體的血壓存在晝夜節律,清晨是一天中血壓最高的時段。 很多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不達標,有醫院的心內科門診曾調查過2,000 餘名高血壓患者,早晨7:00~10:00 間測量血壓,清晨血壓不達標率高達54.6%,相當於10 位高血壓患者中就有5 位患者清晨血壓不達標。 實際上,管理好清晨血壓,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控制了全天24 小時血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