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黃埔花園背景. 「黃埔花園」前身是黃埔船塢,其後和記黃埔重建成一個大型屋苑,於1985年至1991年間入伙,提供達10,432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88至972平方呎。.

    • 陳嘉樺醫生1
    • 陳嘉樺醫生2
    • 陳嘉樺醫生3
    • 陳嘉樺醫生4
  2. 大門防盜鎖壞掉. 走出露台,以為可望到與別不同的景觀,但對面只是興建中的恒大新盤「恆大‧睿峰」,露台門鎖也竟然壞了。 「這個鎖不能扭上,只能扭得一半,另一邊要把手抽調較至平衡點,扭下去才能鎖上,但也有點不順暢。 至於這邊露台門關上後,手抽調校至平衡點,扭下鎖扣,但卻不能上鎖,這個手抽是壞了。 」以至打開露台門,露台門手柄也後容易夾手,戶主要小心使用。 露台門鎖壞掉. 延伸閱讀:北角海璇身價近9000萬 實測豪宅交樓質素. 洗面盤極度迷你,使用困難. 經過玄關直入的洗手間,連轉身都有困難。 除了坐廁裝歪了一點,其他配件尚算無甚甩漏,只是使用上卻未有從用家角度考慮,包括廁所洗面盆。

    • 長沙灣
    • 元州街310號
    • 104伙
    • 雅仕圖遠東
  3. 觀塘最大型私人屋苑:麗港城. 作為觀塘區內最大型的私人屋苑,麗港城於1990年至1994年間入伙,前身為油庫及臨時房屋區,沿觀塘仔灣海傍及茶果嶺山而建,背山面海,共有四期38座物業,提供8,072個單位,較同為長實發展、位於毗鄰的匯景花園多近一倍 ...

    • 陳嘉樺醫生1
    • 陳嘉樺醫生2
    • 陳嘉樺醫生3
    • 陳嘉樺醫生4
    • 陳嘉樺醫生5
    • 苦主個案
    • 物業要繳辣稅的三大問題
    • 最後結果
    • 個案拆解
    • 拆解4: 準買家怎樣分辦「真按揭契」與「偽裝按揭契」?
    • 發展商按揭plan:注意辣稅陷阱
    •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2020年尾購入環海東岸銀主盤

    「這件事令我困擾多時,60多萬元的訂金,對很多人來說未必是很大金額的金錢,但卻是我全部積蓄。」希望借90%按揭上車,最終鎖定紅磡「環海.東岸」的陳先生,在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當日,透過地產代理簽約,以600萬元購入一間由九建旗下財務公司放出的銀主盤,在2021年1月6日簽署了「正式買賣合約」,並定於2021年3月23日正式成交,原本一直相安無事,怎料2021年1月20日卻收到一份來自稅局的信件,表示要追收「額外印花稅」,所以未能轉名。

    成交前被稅務局追收「額外印花稅」

    「因為突然要支付「額外印花稅」,無論我本人、地產代理、我委託的律師樓、對方的律師也感到佷突然,因為大家也沒有預過有「額外印花稅」的出現。」根據文件,這個單位原業主在2016年9月以625.7萬元買入,當時選了發展商「開心直通車」付款辦法,配備無需入息審查的「呼吸plan」。業主向「Prosper Time Investments Ltd」借取了一按,再向另一間財務公司「康業資本國際」借取了二按,物業在2019年2月交樓,但似乎其後因供不起樓,被財務公司收樓還債。但事件卻衍生幾個問題,亦令事情變得頗為複雜。

    問題1: 物業有法庭判令,為何仍要收稅?

    根據「額外印花稅」的豁免條款,一般銀主盤買賣,如果獲得「法院判令」而作出住宅物業轉讓,是可完全豁免繳交「額外印花稅」。從業主給我們看的稅務局文件,稅局指賣方沒有法院頒令的「power of sale」(售賣權力),因此被追收稅項,但實情財務公司是已經取得法院頒令,為何仍要繳稅呢?

    問題2: 原業主購入日期2016年已過了三年期限,為何仍要收稅?

    因為根據政府辣稅,購入住宅單位內三年內轉售,也需要繳付「額外印花稅」。「額外印花稅」三年計算日期,大眾理解都是由簽署「臨時買賣合約」開始計起。原業主是在2016年9月簽臨約,三年期限去到2019年9月已過了額印期,實際上不用繳稅,為何會被稅務局追稅呢? 「一開始我方律師收到稅務局如此回覆,他們指稅務局『彈出彈入』,他們也不明白為何稅務局要徵收『額外印花稅』。起初律師樓表示,這件事與他們無尤,如果你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尋找律師去控告稅務局。我反問:『我怎樣有能力去控告稅務局?』 說實在也頗離譜。」

    問題3:「額外印花稅」一直由業主負責,為何要由陳先生負責?

    雖然根據條例中,並沒有列明「額外印花稅」由買賣雙方哪一方支付,只表示需由買賣雙方協商,但市場上約定俗成均由賣方支付,為何今次個案卻要陳先生去承擔? 背後跟陳先生在簽臨約時,合約上很粗略地寫出:「印花稅由買方全數支付」有關。他表示當時代理進行查冊後也不知道需支付「額外印花稅」,所以沒有刻意在合約上作出額外備註。 「對方律師就是因這幾個字眼,說完,什麼也不用說,就是要由我去負責所有『印花稅』 地產代理一開始也是勸我,不如先繳稅,成交後才算。但之後也沒有再跟進。我自己代理也跟我說:『我自己一定不會帶錢上班』,他叫我去地產代理監管局作出投訴。」

    業主主動尋找九建銷售部協助

    苦無出路,買家便打算自己主動跟發展商聯絡,透過電郵傳了一封信件給九建銷售部,信件內容大致表示買入前後,買賣雙方都不知道需支付額外印花稅,表示自己沒有能力支付該筆稅項,希望財務公司能夠補文件獲取法庭頒令後,而令豁免額外印花稅;或希望財務公司能夠承擔今次交易所產生的費用。

    九建財務公司表示要殺訂

    「隔了一天後,我的律師樓便打電話給我,表示我的舉動激怒了財務公司,財務公司要『殺訂』,不想再談下去,因為我說得太多,亦不應跟他們總公司透露這件事。這件事令我困擾多時,發展商財務公司不時出言恐嚇我,一時說他們有很多錢打官司,一時又說會『殺訂』」

    再度周旋後和解收場

    最後經多番周旋,發展商也願意作出和解,雙方各不追究,並向事主退回訂金,但就需要自己支付各自的律師費用。

    雖然陳先生事件得以解決,但實情背後卻遺留一大堆問題並沒有解決,尤其置業上的額外印花稅期限怎樣計算,跟我們一直理解的定義是否有出入? 原來事件足以牽連全港有採用了發展商高成數按揭上會買家的利益,以下幾大問題值得買家關注:

    答: 一般「偽裝按揭契」在原業主跟財務公司簽定契約時已繳付全額印花稅,可查看稅局有沒有評稅及繳稅記錄;以及看看「按揭契」中有沒有「不可撤銷授權書」的字眼;以及看看財務公司是否取得了「法庭判令」中的「售賣權」。

    當透過財務公司借貸,其借貸有可能被視為「買賣協議」下,而目前一手市場上不少買家均採用財務公司高成數按揭,由2012年至2019年第二季為止,經非金管局認可機構的一按高成數按揭,累計有7,808宗,涉及總金額高達941.13億元。單計2018年落成新盤共有2,596宗一按高成數按揭。這些業主在計算「額外印花稅」的期限,會否由「按揭契」開始計起,而不是由「買賣合約」開始計起呢? 律師表示,如果原業主透過財務公司承造按揭,之後賣樓,同樣地應由「臨時買賣合約日期」起計三年期,中間是否有做按揭,並不計算在內;只是當財務公司要以銀主盤的形式賣樓,則由財務公司的法定押記日期起計算。

    自《胡‧說樓市》專頁開通以來,我們不時收到谷友來訊查詢不同置業疑難,當中按揭是最常遇見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連同網上一站式樓按比較平台「ROOTS上會」找來獨家按揭優惠!《胡‧說樓市》谷友將尊享AI按揭評估,輸入所須資料後,可得悉自己的可負擔樓價,提升上會機率,而透過指定連結成功申請按揭,包括新盤、二手樓、村屋、新居屋、綠置居等,都有機會獲取最高$7,000的禮券獎賞,無論新按揭申請、轉按、加按都適用! 申請與領獎詳情,請按以下連結跳往:

  4. 新盤繼續有捧場客,背後因發展商慣於以「高成數按揭」作包裝,變相吸走因受按揭成數影響,而未能購入二手樓的準買家。. 但這些被視為糖衣毒藥的「高成數按揭」計劃 (或俗稱 「呼吸Plan」 ),實情卻是先甜後苦,殺準買家一個措手不及,我們今次就揭穿 ...

  5.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宣讀 《財政預算案2024/25》,《胡‧說樓市》將實時為大家更新全面撤辣、救市、派糖措施! 本文目錄

  6. 驗樓師陳智康在測試洗衣及乾衣機時發現有漏水問題,建議業主需處理,估計去水喉扭不實有關。 他表示,因為現在新盤的洗衣機,發展商不會試水,因為擔心有餘水在洗衣機內而有嗡味,所以必須待業主收樓後才試水,方才發現如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