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4月1日 · 宏星集團從2位創辦人志堅、謝國煇做起,敢去創新,敢做到與眾不同。 連續三年達成IDA百人團隊,第三年時更是達到了雙百人IDA團隊的成就,這已經是許多團隊可望而不可及的成績,但宏星集團卻更進一步的放眼300人團隊、400人團隊,最終目標放在以3,000人的 ...

  2. 2023年8月1日 · 227. 0. 保險業不是一個容易做的行業,但是當你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時候,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會願意面對挑戰、為之付出。 馬來西亞大東方人壽資深集團經理陳禮祥認為價值與意義是追求目標和願景的一對翅膀只要定位明確方法正確沒有跨不過去的難關。 以身作則成為榜樣,讓夢想不再只是夢想. 入行第1年,陳禮祥立下了月收入1萬元(馬幣,以下同),成為當時收入最高應屆畢業生的願景。 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他至今記得自己終於成功達標時的喜悅。 讓他高興的當然不只是收入的提高,而是因為這個目標的完成,是他發展團隊的重要關鍵。 要經營一個團隊需要成本,即使有公司的補助,主管也需要相當的投入,而這段時間累積的收入便是團隊發展最初的資金。 「連資質平平的我都能夠做到,你一定能夠做得更好。

  3. 2024年3月1日 · 2024 年 3 月 1 日. 441. 0.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4. 2019年8月1日 · 2307. 潘以諾. 入行年資:三十六年. 現職:富邦人壽中四區部部長. 得獎紀錄: 1.二 一一~二 一八年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獎. 2.二 一七~二 一八年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雙冠獎. 3.二 一八年富邦人壽全國最佳通訊處績效發展組第2名. 4.二 一七~二 一八年富邦人壽年度培育貢獻獎. 5.二 一七~二 一八年富邦人壽國外高極峰會員資格. 從業務第一線發展,至今發展超過1,000人的團隊,潘以諾用三十六年的從業時間,為自己的壽險事業打造出金字招牌。 除了個人的業績保持卓越,潘以諾旗下的中四區部大8團隊同樣業績超群,也讓潘以諾成為第一位,同時也是連續兩年榮獲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皇冠級及桂冠級「雙冠獎」得主。

  5. 2020年5月1日 · 2020 年 5 月 1 日. 772. 0. 一九七九年高中畢業後,謝國煇在一家商店擔任銷售員,底薪700元(港幣,以下同)。 從業兩年間,謝國煇憑藉其良好的業績表現及敬業的工作態度深得店長賞識,繼而被任命為主管。 一九八五年,月薪已破萬元的謝國煇放棄原有薪資豐厚的銷售工作,執意來到保險業。 他的行為讓許多人覺得不解,因為當時的香港保險業既不被人尊重理解及接受,況且又是放棄萬元薪資加入收入不穩定的保險業。 但就在大家一致不理解謝國煇的決定時,有一人堅定選擇支持他,那就是他當時的女友、現在的妻子——香港宏利保險區域總監梁美樺。 如今,三十五年悄然流逝。 在兩人及其他合夥人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創辦的SV宏星集團人力已逾1,500人,這對於保險業已有逾百年發展歷史的香港而言,實屬不易。

  6. 2021年6月1日 · 南山人壽順豐通訊處處經理陳則志表示獎項中的3項標準都與業務人員的績效環環相扣其中組織人力與團隊業績的關聯性最直接。 廣納人才擴張組織,量中取質,穩健發展. 談及如何拓展組織人力,陳則志的做法是先取「量」,網羅有意願加入壽險事業的人才,如此才能量中取「質」,並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定著率。 「想讓新人在行業定著,就要給予其正確的壽險事業觀念」,陳則志時常鼓勵新進夥伴,到創業說明會汲取新知,鼓勵新人將壽險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經營發展,成為創業家,因為想法的轉變將驅動人的態度與行動。 團隊氛圍也是人才培育的重要元素之一,對順豐通訊處而言,維持團隊的正向積極相當重要,在有足夠向心力的前提下,衝刺事業,讓夥伴彼此鼓勵前進,加速讓有著相同目標與理念的夥伴持續朝理想前進。

  7. 2019年5月1日 · 曾看過一個關於「夢想」的影片,出自韓國保險公司的廣告,內容大概是:對一群國高中生及他們的父親做調查,假如生命僅剩下六個月,你會選擇去實現夢想,還是擁有1,500萬元? 年輕的學生都選擇了夢想,然而當他們看到自己的父親,最終為了家人捨棄夢想而選擇責任時,有些年輕人感動到掩面哭泣。 影片播到這一幕時我亦為之動容,所謂年少愛追,一心只想往前飛;但換作為人父母者唯恐只是:「驀然回首已遠,一路走來不能回」。 人生,總要熬過一些歷練後,看見責任擋在夢想前面,而後選擇承擔! 很慶幸自己這些年提倡優退樂活觀念,讓我輩中年在子女就業成家後,能將餘生歲月安排好好善待自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