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桃花源記. 魏晉 :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2. 陶淵明 (約365年—427年),一說名 陶潛 , 字 元亮 ,友人私 諡 靖節先生 , 尋陽郡 柴桑縣 人 [1] :165 ,中國 東晉 至 南朝宋 時期士大夫與詩人。. 陶淵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 陶侃 在東晉初年權傾一時,但到陶淵明出生時已家道中落。. 陶淵明早年歷任 江州 ...

  3. 陶淵明とは. 陶淵明 (とう・えんめい…365~427)は晋(265~420)末・宋(南朝)(420~479)初を代表する詩人で、かの有名な 李白 や 杜甫 より300年ほど昔の人です。. 農村の自然を詠った詩や東洋のユートピアを語った文『桃花源の記』で有名です。. それ ...

  4. 陶渊明. 陶淵明 (约365年—427年),一说名 陶潛 , 字 元亮 ,友人私 諡 靖節先生 , 尋陽郡 柴桑縣 人 [1] :165 ,中國 東晉 至 南朝宋 時期士大夫與詩人。 陶淵明出身仕宦之家,曾祖父 陶侃 在東晉初年權傾一時,但到陶淵明出生時已家道中落。 陶淵明早年歷任 江州 祭酒 、鎮軍 參軍 、建威參軍、 彭澤縣 令等官職,但每次任期都不長;後因不满官場的腐敗黑暗,繁文縟節(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決心歸隱,躬耕維生。 陶詩風格平和淡遠,渾然天成,語言平易流暢,較少雕飾造作,代表作有《歸園田居》、《飲酒》其五等。 陶詩往往以隱逸生活和人生苦短為主題,善於歌詠田園生活,所寫田園風景閑靜和穆,超塵脫俗,幾乎「篇篇有酒」。

  5.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責子. 創作年代 : 東晉. 作品出處 :《 陶淵明集 》 文學體裁 : 五言古詩. 作者 :陶淵明. 作品原文. 責子⑴. 白髮被兩鬢 ⑵ ,肌膚不復實 ⑶ 。 雖有五男兒 ⑷ ,總不好紙筆 ⑸ 。 阿舒已二八 ⑹ ,懶惰故無匹 ⑺ 。 阿宣行志學 ⑻ ,而不愛文術 ⑼ 。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⑽ 。 通子垂九齡 ⑾ ,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 ⑿ ,且進杯中物 ⒀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責子:對兒子的責備、批評。 ⑵被(pī):同“披”,覆蓋,下垂。 鬢(bìn):面頰兩旁近耳的頭髮。 ⑶肌膚:指身體。 實:結實。 ⑷五男兒:五男兒:陶淵明有五個兒子,大名分別叫儼、俟、份、佚、佟,小名分別叫舒、宣、雍、端、通。 這首詩中皆稱小名。

  6.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飲酒二十》是晉末宋初文學家 陶淵明 創作的一組 五言詩 。 這二十首詩借酒為題,以飽含憂憤的筆觸,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對現實、對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寫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充分表現了作者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組詩 以酒寄意,詩酒結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層的本然狀態,體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境界。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飲酒二十首. 作品別名 :飲酒、飲酒詩二十首. 創作年代 : 東晉. 作品出處 :《 陶淵明集 》 文學體裁 : 五言古詩. 作者 :陶淵明. 作品原文. 飲酒二十首. 餘閒居寡歡,兼比夜已長1,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2。 忽焉復醉3。 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4,紙墨遂多。

  7. ja.wikipedia.org › wiki › 陶淵明陶淵明 - Wikipedia

    淵明 (とう えんめい、 興寧 3年〈 365年 〉 [1] - 元嘉 4年〈 427年 〉11月)は、 中国 の 魏晋南北朝時代 ( 六朝 期)、 東晋 末から 南朝宋 の文学者。 字 は 元亮 。 または名は 潜 、 字 が 淵明 [2] 。 死後友人からの 諡 にちなみ「 靖節先生 」、または自伝的作品「五柳先生伝」から「 五柳先生 」とも呼ばれる。 尋陽郡 柴桑県(現在の 江西省 九江市 柴桑区 )の人。 郷里の田園に隠遁後、自ら農作業に従事しつつ、日常生活に即した詩文を多く残し、後世には「隠逸詩人」「田園詩人」と呼ばれる。 陳寅恪 の研究によると、現在の 湖南省 にある五渓蛮出身 [3] 。 生涯.

  8. 《唐誌》作五卷。 庠時所行,一為蕭統八卷本,以文列詩前。 一為陽休之十捲本。 其他又數十本,終不知何者為是。 晚乃得江左舊本,次第最為倫貫。 今世所行,即庠稱江左本也。 然昭明太子去潛世近,已不見《五孝傳》、《四八目》,不以入集,陽休之何出續得? 且《五孝傳》及《四八目》所引《 尚書 》自相矛盾,決不出於一手,當必依託之文,休之誤信而增之。 以後諸本,雖卷帙多少,次第先後,各有不同,其竄入偽作,則同一轍,實自休之所編始。 庠《私記》但疑《八儒》、《三墨》二條之誤,亦考之不審矣。 今《四八目》巳經睿鑒指示,灼知其贗,別著錄於子部類書而詳辯之。 其《五孝傳》文義庸淺,決非潛作。 既與《四八目》一時同出,其贗亦不待言。 今並刪除。 惟編潛詩文仍從昭明太子為八卷。

  9. 陶淵明出身於一個破落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經做過東晉的大司馬,但到他時已經家境清苦。 青少年陶淵明就具有不同於流俗的性格,偏愛自然山水,刻苦求學,懷抱遠大志向。

  10. 雜詩. 作者: 陶淵明 . 本作品收錄於《 陶淵明集 》 姊妹計劃: 數據項. 其一 [ 編輯]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其二 [ 編輯]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念此懷悲淒,終曉不能靜。 其三 [ 編輯]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有環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其四 [ 編輯] 丈夫誌四海,我願不知老。 親戚共一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