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假冒銀行職員電話騙案. 2024-04-09. 入境處處長提提您 電話騙案知多些. 2024-04-02. 提防偽冒政府官員或法定機構人員推介的投資計劃. 2024-01-26. 提防假網購專頁誘使下載惡意手機應用程式. 2024-01-24. 提防偽冒WhatsApp釣魚式欺詐短訊. 2024-01-17. 提防網上回購優惠券投資騙案. 2024-01-12. 提防假冒反詐騙協調中心「騙案預警」短訊. 2024-01-12. 提防假冒證監會短訊騙案. 2024-01-11. 提防假冒淘寶職員電話騙案. 2024-01-09. 注意! 虛假投資理財詐騙渠道 (持續更新) 2024-01-08. 假冒反詐騙協調中心於Facebook開設虛假帳號. 2024-01-08.

  2. 常見的詐騙電話類型. 慎防及識別可疑來電. 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防騙視伏器」 其他消費者注意事項. 總括而言,市民使用通訊服務時,應時刻保持警覺。 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向身分未經核實的來電者透露個人資料。 如有懷疑應立即終止電話對話及向警方舉報。 參考資料.

  3. 電話騙案. 騙徒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接觸你向你行騙其中包括電話騙案無論你有沒有收過疑似騙徒的來電你亦應留意以下電話騙案的手法。 親友急需周轉. 騙徒會假扮成你的親屬、朋友或業務伙伴致電給你,訛稱自己急需現金周轉。 騙徒通常要求你不要掛斷電話,把款項存入指定的銀行戶口或交到指定的地點或同黨。 假扮內地官員. 騙徒會以不同的身分 (例如公職人員或速遞公司職員)致電你,訛稱你干犯某些內地法律,例如洗黑錢或寄出違禁品。 他們會將電話轉駁至聲稱的內地執法人員,令你信以為真,騙取你的金錢。 自己來電騙局. 除了提防騙徒的來電,你亦要留意一些稱為 「自己來電」的騙局 。

  4. 欺詐電話. 來電播放以廣東話、英文或普通話預錄的訊息,或大部分來電者指稱接電者的電話服務因有欠款或曾被異常使用而將被停止,或指稱接電者曾透過其電話號碼進行不法行為(包括違反國安法)或發出大量訊息等; 部分來電者能道出接電者的個人資料,例如中文全名、身份證號碼和出生日期等; 部分來電者更會冒充通訊辦職員,甚至告知接電者可親身到訪通訊辦辦公地點查證; 部分來電可能會使用假冒的來電顯示,如+852 2961 6333,亦可能會假冒其他香港的電話號碼。 市民應注意,流動電話所顯示的來電號碼的前方如帶有「+」號,即表示有關電話源自香港境外,即使該號碼顯示香港的地區編號"852"及通訊辦的電話熱線;

  5. 2022年3月25日 · 騙徒隨即表示有人使用Y先生的個人資料在內地開立了一個電話號碼並要求Y先生向內地公安報案澄清隨後有另一自稱內地公安的騙徒透過WhatsApp視像通話致電Y先生該騙徒身穿疑似公安制服。 但數秒後,騙徒遮蓋鏡頭,造成黑屏。 騙徒隨即透過WhatsApp向Y先生傳送公安證件的相片又即時刪除該相片其後騙徒透過WhatsApp向Y先生傳送一份假的通緝令( (上圖))。 雖然通緝令上印有Y先生的姓名及身份證號碼,但Y先生曾在電視上看過「」的防騙資訊,知道騙徒犯罪手法。 結果,Y先生對騙徒的完美回覆( (上圖)),令對方知難而退。 警方呼籲. 即使騙徒能說出你的個人資料,甚至傳送執法人員證或載有你相片的拘捕令,並不代表他們是真正的執法人員。

  6. 序言. 為加強打擊詐騙案力度及提高市民對各類型騙案的認知以防受騙香港警方於商業罪案調查科轄下成立反詐騙協調中心」,協調警隊各相關部門的打擊及預防詐騙工作中心於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日正式啟用並設立一條二十四小時電話諮詢熱線防騙易18222」,為市民提供即時諮詢及為警隊前線單位加強支援服務以便更有效處理懷疑騙案另外市民亦可瀏覽中心網頁以獲得最新騙案手法資訊及警示。 新成立的反詐騙協調中心主要工作範圍包括: 制訂及實行打擊詐騙案件的策略方針; 向市民提供有關應對騙案的即時電話諮詢服務,以令有需要的人獲得適時協助; 加強警隊與政府機關、本地及境外持份者在打擊及預防詐騙案件上的協調; 協調警隊各相關部門進行防騙宣傳工作,及向警隊前線單位提供即時支援服務;及.

  7. 假冒內地官員最新手法 (冒充內地或本港入境處) 騙徒以往主要最先冒認為速遞公司銀行或電訊公司職員致電受害人。 以往亦曾有冒認本地執法部門 (例如警務處或廉政公署),但警方近期發現騙徙改為最先以預錄語音形式冒充為內地或本港入境處表示事主尚未領取由入境處發出的郵件繼而轉駁至真人騙徒訛稱事主身份被盜用於內地郵寄違禁品或製造假護照觸犯了內地法例。 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後,騙徒會按照以往手法將通話轉駁至自稱為內地公安及檢察官員的騙徒並要求事主提供個人、銀行户口及密碼等敏感資料以協助事主洗脫嫌疑。 為增加騙局的可信性,騙徒會透過虛假的內地執法機關網站,傳真或手機即時通訊軟件等,讓事主看到附有自己個人資料及照片的虛假通緝令。

  8. 2022年1月15日 · 第一步騙徒講得出您嘅個人資料例如姓名地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 (唔係乜嘢咁神奇今時今日資訊泛濫要知道姓名呢類基本資料一啲都唔難! 香港警察FB. 第二步: 騙徒用有假蓋印有埋您姓名身份證號碼甚至照片嘅假內地法院文件同埋假拘捕令去嚇您。 香港警察FB. 第三步: 騙徒仲會用以假亂真嘅執法機構網站要求您輸入網上銀行帳戶登入資料同埋密碼。 香港警察FB. 第四步: 用「社會孤立」式心理操控,要您24小時視訊,同着住「制服」嘅騙徒保持通話,要您報告行蹤,仲唔俾您向任何人透露事件。 香港警察FB. 第五步: 騙徒要求您安裝一個叫「安全防衛」嘅木馬程式,目的係盜取您個人資料、網上銀行登入資料,及由網上銀行發出嘅一次性密碼。 香港警察FB. 第六步 :然後……仲然後?

  9. 收到詐騙電話其實您絕不孤單」。 如果您真的在恐慌之下交出個人資料那您就可能已墮入騙局。 根據我們最新的調查指出 1 ,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詐騙目標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 元。 當中10%受訪者跌下電騙陷阱平均損失超過港幣1000 元。 而詐騙電話和假冒官員更是港人最常遇到的騙案。 調查也反映,X世代(40-55歲)傾向服從權威人物,在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六大常見騙案中,比較容易墮入冒充官員和電話騙案陷阱。 「我才不會上當」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這樣想,其實會不會忽視了假冒來電的危險? 您可能認為自己才不會像那10%受害人一樣,這麼容易就將資料雙手奉上。 但您以為只是「協助調查」,提供全名和出生日期就無問題?

  10. 5 天前 · 社會福利署(社署)今日(五月三十一日)呼籲市民慎防偽冒社署人員的電話騙案。 社署接到多間食肆查詢,指他們收到自稱社署人員的來電,向其訂購食品/飲品,並要求食肆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