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07-05 Steven Cheung. 微創腦科學(SEHK:2172)由微創醫療(SEHK:853)分拆上市,將會在今次IPO集資3.4億元。 近日有多隻新股上市,微創腦科學將於週五(8日)中午截止申請。 微創腦科學為神經介入醫療器械供應商。 同業有歸創通橋—B(SEHK:2190)、沛嘉醫療(SEHK:9996)、心瑋醫療(SEHK:6609),現時微創腦科學加入戰團,究竟微創腦科學能否突圍而出,還看其基本是否較其他已上市同業更優秀。 更多相關內容: 抽新股賺錢必要知5大要點及抽孖展利弊分析 、 【零基礎學投資】什麼是股票? 點參與IPO抽新股? 更多IPO: 名創優品IPO招股上市值得認購?

  2. 港股今日在A股及美股平穩下,恒指今日卻獨自憔悴,向下自插300點,早段最低見24972點,跌405點,低見24972點,連25000點重要支持都被攻陷! 港股自跌相信有幾個原因拖累: 1.人行淨回籠 人民銀行今日開展100億人民幣逆回購操作,但今日有2000億元逆回購 ...

  3. 2021年8月10日 · 2021-08-10 Jack Yip. 7月底,國策監管科技及教育板塊,引發了一場小股災,恒指一度連續兩日跌過千點。 面對波譎雲詭的政策風險,投資者最佳的處理辦法自然是避其三舍,目光投放於政策受惠板塊。 當中「國產替代」是中長線趨勢,不妨從中尋找一些優質實力股。 芯片股:華虹半導體. 全球缺芯漲價潮不斷,早前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預計全球芯片短缺問題要到2023年才能得到緩解。 加上中國國務院於去年 8月在《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提出中國芯片自給率要於 2025年增至 70%。 更多內容: 華虹半導體現價值買入的3大原因. 今年的「十四五規劃」綱領亦提到要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 反映高端芯片的市場渴求。

  4. 2021年9月28日 · 2021-09-28 聶振邦. 8月至今上市的新股,除了海倫司 (SEHK:9869),其餘四股均已「破發」,其中較上市價相距最多的心瑋醫療─B (SEHK:6609),於8月20日上市,截至9月27日僅約一個月,現低上市逾41.00% (171.00 → 100.1元),引起筆者關注。 更多內容: 先瑞達VS心瑋醫療 新B仔股趁低買揀邊隻? 這是一家創新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公司,產品組合包括神經介入及心臟醫療器械。 致力通過商業化在研產品,降低中國乃至全球的腦卒中死亡率並改善預後。 集團已商業化四種缺血性腦卒中治療器械,組合成支架取栓術的完整產品套裝。 於2020年開始銷售產品套裝中的取栓器械、遠端通路導管及微導管,並於2021年4月銷售封堵球囊導管。 計市賬率與同業比較.

  5. 2021年8月20日 · 最近產品發布將推動進一步增長. 自去年8月以來,Stryker推出了五款新產品,其中包括: .Tornier Perform肱骨幹,用於肩部手術. .T7個人防護系統(有助於保護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免受感染性體液和患者在手術部位的潛在感染) .Procuity無線病床(旨在減少院內跌倒) .Mako Total Hip 4.0(用於改善髖關節植入物放置) .和Surpass Evolve Flow Diverter(旨在促進腦動脈瘤癒合) 合理的資產負債表. Stryker在第二季度的經營業績和新產品發布,令人鼓舞,但查看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以了解其表現同樣重要。 因此,我們將檢查Stryker的利息覆蓋比率,該比率決定了公司可用息稅前利潤或EBIT來支付利息費用的難易程度。

  6. 2021年9月17日 ·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2019》,中國下肢動脈疾病患者基數超過4500萬,下肢靜脈疾病的患病率為8.89%,即有近1億的患者;反觀冠心病患者有1100萬,腦卒中患者1300萬,心力衰竭患者890萬。 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數是神經介入多倍。 兩個賽道在國內都處於早期階段,預料未來幾年均價以年複合增長率近 20%飆升。 不過國內神經介入企業近年如雨後春荀;反觀外周介入的競爭較少,先瑞達更是外周DCB(藥物塗層球囊)治療方法的龍頭。 心瑋和先瑞達雖然掛著「B牌」,然而已在各自的細分賽道經多年深耕,均有幾款核心產品實現商業化銷售。 心瑋未來幾年要忙著追趕龍頭.

  7. 2019年7月8日 · 近年來香港醫療行業市場日漸盛行,中國內地醫療保健需求亦同樣強勁,根據市場研究,內地醫保市場規模高達 10萬億元人民幣,並預期於未來 5年以雙位數高速增長。 面對這萬億大蛋糕,全港最大的非醫院醫療服務供應商 香港醫思醫療集團(SEHK:2138,下簡稱「醫思」) 又有甚麼舉措及優勢,是否能比他人得到更大份蛋糕? 醫思 vs 必瘦站 各有優勢. 醫思以預防及精準醫療為業務核心,其產品和服務包括醫療服務(包括美容醫療服務、牙科服務、一般咨詢服務、中醫服務和眼科服務)、準醫療服務、傳統美容服務以及護膚和美容產品等。 根據集團截至2019 ,收入達18.37億元(港幣・下同),按年增長 40.5%;股東應佔溢利3.61億元,按年增長 29.3%,單看集團年報數字的話都會覺得集團表現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