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日 · 隨著老年身體機能會逐漸衰弱根據衛生福利部二 一八年九月編印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中以體重減輕」、「下肢功能衰退」、「精力降低3項設計問題抽樣訪問臺灣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藉以評估其衰弱情形。 . 體重減輕(過去一年內未刻意減重下,體重減少5%以上): 55~64歲有4.11%,至65歲以上則增加到7.65%。 若以年齡及性別觀察,70~74歲之前男性與女性體重減少比率相差不大,約在4.04~6.36%之間;75歲以上女性約在10.56~11.36%之間,男性則在7.86~9.33%之間,女性體重減少比率上升的幅度較男性大。 下肢功能衰退(無法在不用手支撐的情況下,坐在椅子上再站起來): 55~64歲有2.99%,65歲以上則大幅增加到16.41%。

  2. 2024年3月1日 · 目前紅斑性狼瘡的具體病因尚不明朗所有人都有可能罹患這種疾病而且難以預防建議民眾事先做好醫療險與壽險的完善規劃才能在疾病不幸找上門時還能夠減緩經濟上的負擔

  3. 2020年12月1日 · 日本醫療經濟學者慶應大學池上直己教授表示老年人口的老齡化對長期照顧成本的影響比對醫療保健的影響要大得多如90歲以上老年人的人均健康支出只有65至69歲人群的2.4倍但平均長照費用是65至69歲人群的44倍種種跡象顯示在未來養兒防老觀念已經不再適用甚至自身有可能成為子女的負擔要是家中出現照護需求晚輩一旦辭職照顧就算之後狀態穩定了卻也很難再次回到職場商業保險中的長照險及失能險的重要性就在此體現。 然而,根據經濟日報、聯合報系民調中心和台灣人壽合作之「民眾對保險需求變化趨勢調查」,結果顯示 雖有81.3%的民眾知道長期照顧險,但僅有30.1%的民眾有實際購買;失能險認知及實際購買的比例則分別為62.3%以及32.8%,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4. 2022年11月1日 · 三軍總醫院的衛教資料表示,腦瘤的造成原因至今不明,症狀包括頭痛、走路不協調、抽搐、噁心嘔吐、眼球運動不正常、記憶力與人格改變等,依據腦瘤的形成與壓迫部位可能會有其他症狀,若有出現症狀,最好早日就醫檢查。 如今對於腦瘤的治療技術已經相當發達。 比如筱蕾所選用的速鋒刀是2019年才引進臺灣的新銳放射線治療技術,可以用最精細的劑量、最少的副作用破壞癌細胞,並且避免因咳嗽、打噴嚏等晃動造成的誤差,但需要自費10萬~30萬元不等。 相較於動輒上百萬元的質子治療與免疫療法,速鋒刀可謂是便宜有效,但對許多家庭來說依然不是筆小錢,而且臺灣尚不普及。 再加上腦瘤的成因未知難以預防,建議民眾最好預先投保充分的醫療險與壽險,當面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時,還有保險與你一起面對。

  5. 2021 年 2 月 1 日. 0. 2071. 談及臺灣老化現況,台灣人壽一心通訊處業務處經理林俊傑表示,現今社會當中,皆可以看到許多新聞或是身邊聽聞的案例,諸如像是年輕人因意外導致身體出現狀況,或是中老年人因疾病導致失能等,這些例子都凸顯出長照及相關醫療保障規劃的重要性。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2期──

  6. 2019年9月1日 · - 2019 年 9 月 1 日. 1870.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指出,至二 五 年為止先進國家因預防金融風暴所負擔的財務支出大約只占全國預算支出的10%,剩下的90將是與人口老化有關的隱性支出如退休金健康醫療及長期看護費用等。 全球人口正邁向高齡化! 二 一八年全球65歲或以上老年人口史無前例地超過了5歲以下幼年人口數量,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二 一九年修訂版》的資料,到二 五 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齡在65歲(16%)以上,而此一數字在二 一九年為11人(9%)。 此外,預計80歲或以上人口將增長2倍,從二 一九年的1億4,300萬人,增長至二 五 年的4億2,600萬人。 隨著醫療技術與衛生水準的提高,每個國家的老年人口與比例都顯著地在增加中。

  7. 2019年5月1日 · 2207. 0. 臺灣一九九三年邁入高齡化社會,二 一八年邁入高齡社會,預計二 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隨著人口老化,老年病症候群「肌少症」愈來愈嚴峻,也愈來愈被重視。 肌少症為肌肉的力量、質量或是生理表現的下降,與衰弱症息息相關,嚴重情況會造成老年人行動不便或失能。 根據國健署統計,臺灣65歲以上老人肌少症盛行率21.1%,男性為23.6%、女性為18.6%,換言之,近每5人就有1人正面臨肌少症、高失能的風險。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指出,可以用小腿圍簡易評估肌肉量,50歲以上中老年男女小腿圍一旦小於34、32公分,即有肌肉量不足風險,可能因此有四肢無力容易跌倒,嚴重則可能導致失能情況,甚至因此縮短壽命,成為老年健康一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