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7日 · 社會新聞. 【01醫務所椎間盤突出手術 開刀微創各不同.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 2020-08-17 07:00 更新:2020-08-17 07:00. 若想好好瞭解椎間盤突出的手術治療必須好好理解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的關係大家不妨將前者視爲病因而後者為病症所表現出來的表徵。 一般來説,大部分的坐骨神經痛都是因椎間盤突出而擠壓到坐骨神經所引起。 患者有機會感到痹痛臀部一直蔓延至大腿及小腿後方,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活動能力,若然置之不理,惡化到馬尾神經叢受擠壓,進而影響大小二便,即代表坐骨神經線已嚴重受損,即使治療成功亦難而完全康復。 大多數患者透過保守治療已可有效減緩痺痛,但約有5%患者須以手術方式將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切除。 除了傳統的開刀方式,微創手術亦相當普及。

  2. 2022年4月26日 · 就醫檢查發現他的頸椎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且嚴重壓迫脊髓緊急接受頸椎微創手術將突出椎間盤切除重建脊椎才逐漸恢復四肢力量台灣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神經外科主診醫生徐秋豪指出李先生的四肢肌腱反射皆有異常雙下肢感覺明顯變差各項神經學表現顯示脊髓已出現不正常病變接受頸部核磁共振發現他的頸椎第五至第七節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椎管狹窄並且嚴重壓迫脊髓而脊髓的影像訊號也出現異常脊髓已因壓迫而產生病變。 相關文章:頸椎退化|重複抬頭低頭幾次就引發暈眩? 不只手麻9種非典型症狀. + 7. 徐秋豪表示,常見椎間盤突出、骨刺等退化疾病造成頸椎狹窄,若壓迫脊髓容易出現走路不穩、四肢肌張力上升以及感覺變遲鈍等症狀。 病患走路像走在棉花上,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

    • ↓↓↓ 常見的治療難治性頸椎病的中醫綜合療法 ↓↓↓
    • 難治性頸椎病
    • 同是頸椎病,致病肌肉可不同
    • 刮痧療法—大範圍整體治療
    • 針灸療法—小範圍精確治療
    • 中醫正骨療法—令療效更進一步
    • 運動康復—療效的保證
    • 湯水保健—舒筋活血湯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主要症狀表現為頸肩部的酸痛,脹痛,手指及前臂的麻木,也可因壓迫椎動脈而致頭部及五官的感覺異常,包括頭痛、眩暈、眼睛模糊、視力減退、飛蚊症、單側耳鳴、聽力下降、鼻塞、舌無名痛、咽部異物感、喑啞等症狀。嚴重者亦可同時伴隨心慌、心悸、胸悶、失眠等症狀。

    在香港的中醫診所中,針灸常常作為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臨床上常常取得滿意的療效。通過文獻查閱,針灸治療頸椎病的有效率也多在90%以上,副作用很少發生。但是,臨床上亦會遇到少數難治性頸椎病的患者。他們有些是頸椎生理曲度正常,但經治療後,頸椎的屈、伸、側彎、旋轉等活動度仍然受限,或是局部疼痛持續存在;有些是頸椎生理曲度嚴重變形,伴隨頸部肌肉僵硬、無力等;有些是伴隨脊柱側彎的頸椎病,其症狀延及腰背部及下肢;還有些是正在醫院排期進行頸椎病手術的患者等,這些都屬於難治性的頸椎病。 而面對難治性頸椎病時,就不能單純地使用常用穴位進行針刺治療,也不能只是使用一種方法進行治療。這時候中醫師首先需要仔細檢查造成此類頸椎病的相關肌肉,並採取中醫的綜合療法,例如內服中藥、刮痧、中醫正骨、運動康復等治療方法,以最大...

    不論在醫治難治性頸椎病還是希望更加精確地醫治頸椎病,都需要中醫師對與頸椎病相關的肌肉進行仔細的觸診檢查,找出不同頸椎病患者的致病肌肉。與頸椎病密切相關的肌肉包括:斜方肌、肩胛提肌、頭夾肌、頸夾肌、胸鎖乳突肌、斜角肌、三角肌、肱肌、肱橈肌等。同樣診斷為頸椎病,不同患者出現問題的肌肉可以大不相同。 斜角肌出現問題,可造成頭暈、耳鳴、手凍、手指麻痺及頭部側彎受限 以檢查常常容易被忽略而臨床上卻很重要的斜角肌為例,斜角肌分為前、中、後斜角肌,上方附著於頸椎的橫突,下方附著於第一、第二肋骨上緣。前斜角肌與中斜角肌之間有著鎖骨下動脈及臂叢神經經過,如果前斜角肌與中斜角肌之間的空隙變窄,很有機會令上肢及頭面部的供血減慢及神經受壓,可造成頭暈眼花、頭重、單側耳鳴、上肢冰冷和手指麻痺。 斜角肌是重要的姿勢肌,...

    刮痧療法是中醫師利用刮痧板在患病部位施以嫻熟的運板技巧,以刮、點、按、揉、敲、推、挑、拍、摩、點按、點揉、彈撥等手法,使身體深層的瘀血以出痧的形式,通達於外,從而激發人體內經氣,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加強了體表與體內的相互協調,使人體正氣得以充實,起到扶正祛邪、促使經絡通暢無阻的療法。刮痧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使周身氣血流暢,加強了組織細胞營養和氧氣的供給,使疾病告愈。 當頸椎病患者的頸、肩、背以及上肢肌肉大範圍地出現問題時,刮痧療法無疑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治療大範圍的肌肉問題,只要方法得當,患者當下即可感受到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斜方肌、肩胛提肌、頭夾肌、頸夾肌、斜角肌、三角肌、肱肌及肱橈肌等皆可以刮痧,唯獨胸鎖乳突肌不建議刮痧,因為用力不當地對胸鎖乳突肌刮痧時,特別是胸鎖乳突...

    治療頸椎病時,中醫常常會針刺穴位如頸夾脊、大椎穴、風池穴、天柱穴、肩井穴、曲池穴、外關穴等,並結合電針治療儀進行治療。而若要更加精確地治療頸椎病,在檢查好明確的致病肌肉後,用手觸診到致病肌肉的特定點,此特定點具有緊張、僵硬、條索狀、疼痛等特點,在此特定點進行針刺,往往可以收到更加滿意的療效。根據臨床經驗,在刮痧治療的基礎上,致病肌肉的特定點會更加容易地體現出來。 臨床上,若能辨清致病肌肉及以刮痧治療,醫者可以使用更少的針刺而更加精確地治療疾病,便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病痛。

    中醫正骨療法應用在頸椎病的主要方法包括頸項部搖法、頭頸部拔伸法、頸項部斜扳法及旋轉定位扳法。在改善患者的頸椎活動度方面,中醫正骨療法這一項非手術及非藥物療法,具備放鬆患者的肌肉,舒筋活絡等功效。在緩解疼痛方面,中醫正骨療法能讓患者的痙攣得到緩解,對其血液循環以及淋巴循環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夠幫助無菌性炎症得到改善,減輕疼痛,促進頸椎正常的功能恢復,產生治療效果。 臨床上,在完成刮痧以及針灸治療後,大多數頸椎病患者的關節活動度以及疼痛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若想更進一步改善患者頸椎活動度以及疼痛程度,中醫正骨療法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接受完中醫刮痧、針灸以及正骨療法後,中醫師可以為患者量身定制特定的運動康復方法,以維持治療效果。這樣的運動康復方法包括穴位點按或按揉,特定肌肉的自我拔伸,自我鍛煉頸部肌肉,以及頸椎及肩關節的自我活動等。 正確的頸部康復運動,對於慢性頸椎病患者以及難治性頸椎病患者來講顯得非常重要,除了可以維持中醫療效,還可以預防頸椎疾病的發生以及加重病情,甚至能夠獲得比正常人士更為健康的頸椎。運動康復在臨床上常常容易被醫者或患者忽略,除了需要引起重視之外,患者的恆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不正確的姿勢,防止頸部受寒,令頸部保持溫暖,可以使頸椎保養得更為健康。

    功效:舒筋通絡,活血化瘀 材料:葛根30g 雞血藤15g 丹參10g 川芎6g 生薑15g 豬脊骨1斤 做法:洗淨材料後,將藥材及2公升水放入煲內,浸半小時,然後加入豬脊骨,以大火煲滾後,再轉細火煲1至1.5小時。 註:由於體質不同,請向你的中醫師查詢後再服用。 作者簡介: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致力推廣醫學研究、教育培訓及提供醫療服務,團隊人員包括中醫師、西醫、註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等,旨在揉合兩個醫療系統所長,改善醫療服務。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網頁:http://www.hkiim.cuhk.edu.hk/imc/tc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19年1月7日 · 撰文:袁澍. 出版: 2019-01-07 08:00 更新:2019-01-08 20:10. 智能手機普及,造成「低頭族影響」,脊椎病愈來愈趨向於年輕化。 醫院管理局九龍中醫院聯網曾披露其物理治療部每年有兩成頸痛新症當中近三成的求診人數在40歲以下。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骨科專科醫生葉紹亮表示,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智能手機、少運動,頸椎病趨於年輕化,他接觸到的個案,「最小的求診病人只有16歲! 葉紹亮醫生認為低頭族影響很可能是求診年輕化的原因,他並示範自己平時使用手機的姿勢。 (袁澍攝) 「脊髓神經病變」(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一種常見的頸椎病,往往由頸椎退化及勞損引致,多與年齡及遺傳相關。

  5. 2021年1月13日 · 1. 台灣一名44歲男性平時工作需長期坐在電腦桌前下班後就是滑手機是標準低頭族兩周前隱約感覺到上背痛之後連手臂手指都疼痛發麻吃止痛藥都沒用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醫師提醒若是椎間盤有破裂保守治療無效等情形出現時則須考慮手術將椎間盤移除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 該名男性自述,除了上背痛,每當頭往後仰時,好像一股電流從手臂傳下,甚至覺得手臂愈來愈無力,自行服用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就醫經過問診及身體檢查、頸椎X-光檢查,安排磁力共振檢查,證實為第4-5、第5-6、第6-7節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頭部前傾愈多,頸椎壓力愈大? (按圖了解👇👇👇) + 3. 相關文章:【每日3分鐘】長期低頭致頸椎退化變直! 頭暈耳鳴手痺6個動作紓緩.

  6. 2023年10月9日 · 首先會用觸診的方法找出頸椎有錯位的地方然後用脊醫的手法將椎間盤推回應有的位置維持頸椎自然的弧度頸椎支撐頭部的壓力回復自然不會過大軟件利用各種儀器檢查椎間盤情況有需要時進行消炎止痛例如頸椎間盤突出有時會引致椎間盤撕裂要做磁力共振掃描才可檢查出來而一旦確診出現椎間盤撕裂可考慮以激光處理傷口愈合的速度會較快。 此外由於椎間盤突出一般都會附帶炎症,也可選擇以超聲波、衝擊波等儀器幫助消炎。 最後,無論治療效果多理想,切記要有良好姿勢,減少垂頭,這是最重要的。 註冊脊醫吳慕德醫生(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醫師Easy. 健康話題. 日常生活小貼士.

  7. 2022年4月15日 · 健康. 醫師Easy. 椎間盤突出非得做手術? 中醫:兩個動作可預防 患者應該瞓咩床? 撰文:吳梓楓. 出版: 2022-04-15 11:00 更新:2022-04-17 00:33. 5. 都市人長期久坐工作的習慣每每令腰背甚為痠痛甚至可引發手尾甚長的腰椎間盤突出隨時要開刀做手術不過註冊中醫師李騫賢就分享指原來除手術以外針灸推拿等手法其實亦有機會令椎間盤縮回原位但她亦坦言最治本的方法還是需從患者的生活習慣入手。 都市人久坐工作的習慣,隨時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Shutterstock) 甚麼是椎間盤? 據註冊中醫師李騫賢介紹指,位於腰背部份的椎間盤主要由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3部分組成。 髓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