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16日 · 絕大部分食物中毒事件是由於不當處理食物所致,而最常見五個成因分別為:(1)受生的食物/用具污染;(2)烹煮/翻熱時間不足;(3)不當貯存溫度;(4)進食生的受污染食物;以及(5)食物從業員個人衞生欠佳(見圖三)。 圖三: 2006-2009年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食物中毒事件成因的統計數字. 預防食物中毒. 食環署及其下的食物安全中心(中心)在食物中毒預防工作方面一直擔重要的角色。 控制食物中毒事件. 在接獲通知後,食環署會進行調查,並迅速採取控制措施,以防再有事件。 這些措施包括衞生教育工作,以及口頭警告、票控以至發生大型或嚴重食物中毒事件時封閉有關食肆等執法行動。 向食肆及食物業推廣食物安全.

  2. 1 天前 · 衞生防護中心調查兩宗有流行病學關連的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4名兒童,4人曾經進食荃灣南豐中心2樓大家樂的食物,他們已經求醫,情況穩定。 首 ...

  3. 2017年7月13日 · 二零零七至二零一三年間,本港每年發生316至621宗食物中毒事故,其中約80%是與食肆及食物業有關。中心聯同衞生署轄下的?生防護中心調查食肆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傳染病,查明肇事原因,採取適當的控制措施,並協助追查不潔食物的來源。

  4. 2018年10月8日 · 兩宗大型食物中毒事件. 以下是二零一一年發生的兩宗大型食物中毒事件,事件再次說明保持衞生和奉行良好食物安全規範的重要性。 冷盤引致食物中毒. 二零一一年六月,中心接獲四宗食物中毒報告,共64人受影響,全部患者均曾於某上海菜館用膳。 中心人員到有關食肆調查時發現,本應是冷盤菜式的醉雞,卻不適當地被長時間存放在高溫下。 兩名患者及一名食物從業員的糞便樣本經化驗證實含D組沙門氏菌,而在上址抽取的一個醉雞樣本亦驗出同類細菌。 這說明受污染的醉雞很可能就是這次中毒事件的肇因。 持牌人其後被檢控,並裁定出售不宜供人食用的食物罪名成立。 中心已向食肆東主及其僱員講解食物、環境及個人衞生,以及處理食物,特別是適當配製及存放肇事食物的方法。

  5. 2022年5月2日 · 2021年食物中毒個案最常見的三大成因分別是「被生的食物污染」、「食用生的食物」,以及「食物未經徹底煮熟」。 2021年大規模流行病學關連食物中毒個案摘要. 食安中心發現,與生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在2021年有所增加,年內共錄得101宗 (326人受影響),而2016年至2020年這五年間的平均數目,則為每年24宗 (圖2)。 2021年與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涉事食物都是活生蠔隻,主要涉及貯存溫度和以水存養的問題。 圖2:2016年至2021年與生蠔有關的食物中毒個案數目及受影響人數. 2021年最大規模的集體食物中毒事故在10月於一間食肆發生,涉及32宗與流行病學相關連的食物中毒個案,共99人受影響。 這些個案證實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涉事食品之一是生蠔。 貯存溫度的重要性.

  6. 其他人也問了

  7. 1 天前 · 四人進食荃灣南豐中心大家樂的食品後,懷疑食物中毒。 衞生防護中心指,兩宗個案共涉及四人,介乎6至10歲。他們分別在上周五,於荃灣南豐中心大家樂晚膳及進食該餐廳外賣食物後,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及發燒等病徵。

  8. 二零二零年有關食肆及食物業的 食物中毒個案回顧. Reported by Dr. Lousia CHOI, Medical & Health Officer, Risk Management Section, Centre for Food Safet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FPOs related to local food premises and food business reported to the Centre for Food Safety (CFS) of the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in 202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