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10月20日 · 食物中毒通常由進食受污染食物或飲用受污染食水所引致。 食物或食水會受細菌、病毒、寄生蟲、生物毒素或化學物污染。 部分常見的食物中毒:

  3. 2023年11月29日 · 為執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蒐集並受理疑似食品中毒事件之通報,各級主管機關應依本要點附件一處理流程辦理疑似食品中毒事件之通報、調查、採樣、檢驗、處理及報告。

  4. 2021年3月5日 · 需要很多處理程序的食品;但其後不經加熱或翻熱(例如飯盒、糕點、三文治) 嚴格遵守食物、個人、環境衞生的規定 存放食物的環境和溫度要適當

    食物中毒類別
    致病媒介
    潛伏期/病發期
    病徵
    細菌性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
    4至30小時不等,通常是12至24小時 ...
    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發燒 ...
    細菌性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類
    6至72小時不等,通常是12至36小時 ...
    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燒 ...
    細菌性食物中毒
    金黃葡萄球菌
    30分鐘至8小時不等,通常是2至4小時 ...
    噁心和嘔吐 ...
    細菌性食物中毒
    臘樣芽孢桿菌
    如主要是嘔吐,1至6小時不等;如主要是腹瀉,6至24小時不等 ...
    噁心和嘔吐;或腹瀉和腹痛
  5. 2023年4月14日 · 日本食品進口本港的管制措施. 食安中心由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中午十二時起調整對日本食品進口本港的管制措施。 根據《更改食物安全命令》,進口商可從日本茨城、栃木、千葉及群馬四個縣進口蔬菜、水果、奶和奶類飲品及奶粉,但每批進口食品必須附有由日本農林水產省簽發的輻射證明書,指明食品來自的縣份,以及證明有關食品的輻射水平並沒有超出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指引限值。 此外,有關出口商必須持有及提供由農林水產省簽發的有效出口商證明書,證明該等向本港出口的食品在日本均可供銷售(即該等食品的輻射水平已符合較食品法典委員會指引限值更嚴格的日本限值),且就輻射防護而言適宜供人食用。 對福島縣上述產品的進口禁令則仍然有效。 回到頁首. 食物監測及食物投訴處理.

    • 香港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種類
    • 引致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原因
    • 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方法

    香港最常見的食物中毒,是由致病菌引致的細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有很多種類,最常見的有: [備註:如欲得到更多有關上述細菌性食物中毒,以及在香港可能出現的其他類別的食物中毒的資料和預防方法,可參考附錄V.]

    熟食被污染 熟食被食物處理人員、生的食物、會與食物接觸的表面或蟲鼠污染。
    熟食貯存不當 熟食被存放在攝氏4度至60度之間過久。
    食物未經徹底煮熟 生的食物未有徹底煮熟,以致未能減少食物內的致病原。
    熟食翻熱不足 未能把熟食翻熱至攝氏75度。

    原則上,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最佳方法,是確保食物在選購、處理及貯存的過程中都安全衞生。具體做法包括: 1. 選購食物 1.1. 不要購買沒有受到適當保護免受污染的食物(例如在運送時沒有遮蓋的燒味和鹵味;沒有蓋好的熟食)。 1.2. 不要從無牌的供應商選購食物,尤其是熟食或生冷食物(因為他們烹調食物的環境和方法大多不合衞生)。 1.3. 不要購買外觀異常的食物(例如罐身膨脹或凹陷的罐頭食物)。 1.4. 應向可靠和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購買供不經烹煮而食用的食物,例如刺身、生蠔,以確保品質。 2. 處理食物 2.1. 食物須徹底煮熟後才可端送給顧客食用(肉類和海產亦須徹底煮熟)。 2.2. 已煮熟的食物須與未煮的食物分開處理和貯存(以免交叉污染)。 2.3. 食物處理人員如廁後及處理食物前都要洗淨雙...

  6. 食物中毒. 夏季是細菌滋生的高峰期,因此你在夏季應特別留意食物衞生,以避免食物中毒。 食物環境衞生署就食物中毒的問題,為市民提供以下有用貼士。 食物中毒及其他腸道疾病. 如你在食肆遇上或目擊食物中毒的情況,可致電食物安全中心 24 小時熱線 1823,為改善本港食肆衞生出一分力! 本頁內容對你有幫助嗎? 覆檢日期:2024年4月. 常用網上服務. 搜尋已參加的醫護機構(醫健通) 搜尋營養資料. 搜尋註冊藥物(只提供英文版本)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 — 網上遞交登記申請. 更多 >

  7. 食物中毒. 單張 (2) 高危人士如何預防經食物傳播的疾病. 潔手 - 一個既簡單且有效預防感染的方法. 海報 (4) 小心雙手! 勤洗手 別做傳染病「幕後黑手」 ( 無障礙版本 ) 何時應洗手 ( 無障礙版本 ) 正確洗手五部曲 ( 無障礙版本 ) 小冊子 (1) 個人護理及家居衞生手冊. 貼紙 (1) 勤洗手: 加入梘液 搓手20秒. 信息圖表 (1) 慎防野生菇類中毒. 短片 (1) 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幼兒中心預防傳染病指引. 相關連結. 食物環境衞生署. 世界衞生組織(只備英文版) 上一頁.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