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21日 · 醫材要用健保還自費?. 醫生建議先衡量這 3 件事. 日期:2021 年 2 月 21 日 作者: 林以璿. 台灣人有幸擁有全民健保、醫療資源充足,當全世界的人都擔心「沒錢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非常低的價格取得品質優於全球的醫療品質。. 然而,健保並不是包山包海 ...

  2. 2019年4月20日 · 不過這項檢查的費用大約落在18000~36000元不等再加上顯影劑可能會造成腎功能損傷,不建議有腎臟病、腎功能不佳、甲狀腺疾病、懷孕婦女及有顯影劑過敏史的人使用。

    • 治療方式以徒手、運動治療為主
    • 約診制!病患與治療師共同決定治療時間
    • 第一次要帶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
    • 商業保險不一定給付

    大部分的門診復健、物理治療以健保為主,而物理治療所則以自費為大宗,少部分治療所提供健保治療項目,所以在治療方式上有著一些差別。門診健保物理治療以儀器治療為主,如:熱敷、電療、短波、微波、紅外線、牽引等,而物理治療所自費以徒手及運動治療為主,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操作關節鬆動術、本體神經伸展術、按摩,或是帶運動、動作控制、動作引導。

    在醫院、診所較多以健保給付儀器治療為主,病患人數較多,物理治療師需要要一對多,排除排隊等待儀器的時間,平均治療時間大約是 50 分鐘,而在物治所內採約診制的服務,讓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治療。 在物理治療所治療一次需要多少時間?黃博靖說明:「要看病人的需求以及需要處理的區域部位而定,像是有些長期姿勢不良,久站或是久坐使用電腦,頸椎狹窄導致疼痛的狀況,放鬆軟組織、肌肉,打開關節讓結構對稱,避免引發後續的疼痛,通常治療半小時或一小時,約診的時間由民眾決定,如果要處理較多部位也可以到預約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 一對一約診的方式讓物理治療師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觸診,先評估檢查後再開始治療,治療完後再評估檢查一次,黃博靖坦言:「物理治療所中的物理治療師和醫院、診所內的物理治療師是一樣專業的,差別是在物理治療...

    與醫院、診所不同,不能只帶健保卡就前往看診,第一次到物理治療所治療時一定要帶診斷證明書,黃博靖說:「民眾在感覺到不舒服時要先到醫院或診所,讓醫師診斷,除了排除其他內科、系統性的問題,也會做影像學的檢查,確認受傷的位置和病名,物理治療師拿到醫師開立的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後,就可以依照診斷證明的病名、部位做治療。」 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不一定是要骨科或復健科開立,家醫科、耳鼻喉科等醫師開立的也可以,診斷證明、照會或醫囑有 3 個月的效期,在 3 個月後如果還想做治療,需要再到門診由醫師診斷病況後決定。

    物理治療所大部分是自費,有健保給付的治療所大約占一成,因自費的開銷較健保來的大,不少民眾會詢問在物理治療所治療後能不能請領保險? 黃博靖院長說明:「物理治療所會開立收據和治療證明書給病患人申請保險給付,依據過往的病患回饋,有的人請的到,有的請不到,有的請到全額,有的請到六成,建議有要申請保險給付的民眾可以先和保險公司確認保單給付的範圍。」 個人商業保險種類繁多,意外、醫療險保單類型及規範不一,大部分在門診的治療開銷是可以給付的,而物理治療所不是醫院也不是診所,若保單條款註明給付在醫院或診所的治療,可能就不包含物理治療所。 不論是門診健保復健還是物理治療所自費復健,民眾要知道的事,治療和復健是為了要讓身體回復到日常生活的功能,並避免下一次傷害的發生,而復健的型態沒有優劣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的差異...

  3. 健檢主題. 請選擇. 健檢費用. 10,000元以下. 本站健檢方案資料取自各大醫療院所、健檢中心官網及公開資訊,價格僅供參考,實際健檢項目、服務內容、服務費用及收費方式以各醫療院所、健檢中心公告為準。 依價格低至高排序. 依價格高至低排序. 健檢相關文章.

  4. 採檢費用:社區快篩站多為免費,PCR 核酸檢測各醫院費用不同,一般件採檢費用約為 5,000 元,快速件約為 7,000 元。 什麼時候可以知道結果:快篩約 20 分鐘,PCR 核酸檢測則需需 1~2 天。 篩檢應該要準備什麼? 記得攜帶「身分證」和「健保卡」,篩檢全程需配戴口罩,並勿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 即使跟確診者足跡重疊,在還沒出現症狀前,建議先在家自主健康管理,如果出現症狀,想要自費採檢者怎麼辦? 可以查詢以下相關的採檢醫院來採檢。 但為了避免這段期間產生防疫破口,建議不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是撥打 1922,依照防疫措施,前往醫院進行採檢。 疫苗 / 接種院所查詢. COVID-19 / 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 COVID-19 / 全台長新冠門診查詢.

  5. Heho 健康小幫手提供各項健康計算工具和資訊查詢。 有幫助運動健身的朋友計算 BMI、BMR、體脂率計算機,掌握身體質量及每日總消耗熱量。 人體地圖幫助使用者可點擊身體部位查看相關疾病、症狀,藥品百科可透過關鍵字查詢藥品成分、適應症、用法用量,看懂處方籤、培養正確的用藥知識。 資訊來源. 健康小工具. 1. 2. 3. 4. 5. 6. 7. 益生菌大小事.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益生菌世界,提供專業的內容,完整解析常見問題和迷思、教你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藉由一窺腸道菌的世界,從「腸」計議建立健康人生。 前往專區. 上班族的營養補充指南. 你的工作會遇到久站、久坐或長時間盯著螢幕…等狀況嗎?

  6. 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 台灣精神學會提供民眾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量表. 前往測驗. 身體健康 有 10 人已做過此測驗. 睡眠呼吸中止症自我檢測. 祥恩醫院睡眠呼吸中止症篩檢,可自我檢測是否為睡眠呼吸中止症高危險群組。 可以協助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接受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檢查。 前往測驗. « 1. 2. 3. 4. 5. 6.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