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香港地產 相關

    廣告
  2. 公司團隊在沙田大圍區及西九龍區工作經驗逾10多年,熟悉區內成交走勢。盤齊價準,以客為本. 公司團隊在沙田大圍區工作經驗逾10多年,熟悉區內成交走勢。盤齊價準,以客為本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8日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 (周三)宣讀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表示決定即日起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由今天起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消息刺激地產股馬上跌轉為升陳茂波表示金管局去年7月修訂了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 考慮到外圍及本地經濟情況,政府認為在繼續維持銀行體系穩定的前提下,現時有空間進一步修訂相關措施,並適當調整其他與物業貸款相關的監管政策。 金管局將於今天稍後時間作出公布。 他又稱,去年10月25日宣布調整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有關調整包括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3年縮短至兩年、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減半,以及為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後徵」安排。

  2. 簡單來說,你的海外資產,不管是樓是股票還是保險,只要資產的價值,在你成為加拿大稅務居民後,仍然在增值,那麼稅局就要從你賺取的資金中抽稅,這就是大原則。 如果你來加拿大時香港的戶口有一百萬港元一年後變成了一百二十萬但你又沒有申報任何收入投資利息等那麼當中二十萬從哪裡來? 這情況稅局便有可能懷疑你沒有誠實申報所有收入。 相反,你在加拿大生活費不夠,匯了五十萬過來,然後在香港有些雜費貸款要還,一年後香港戶口只餘下三十萬,這樣就沒有問題。 因此關鍵不是你戶口的錢多或少,當然超過十萬加元一定要報,關鍵是你戶口的錢有沒有增加。

  3. 2017年11月17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稠密最珍貴的東西不是愛情而是地產。 」這句帶有諷刺語調的話是劉以鬯在1960年寫下的可悲的是五十多年後的香港這殘酷的現實並沒有因時代的進步而改變過來

  4. 2023年2月12日 · 近年銳意加強與港合作的深圳市羅湖區早前勾出首幅9.6萬平方米過境土地」,規劃建築面積達35萬平方米希望與香港共建共管」,並探索實行與香港趨同的稅收政策再創一個像橫琴那樣的境內關外區域。. 有專家稱,羅湖有新土地推出十分 ...

  5. 2023年3月16日 ·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綠表「從嚴」收緊 研限資產物業 何永賢:目標推下個居屋前完成檢討. [2023.03.16] 發表 推文. 圖為市民昨日在地產代理舖外觀看區內二手居屋資料本報記者從兩個消息渠道得悉政府傾向對公屋綠表者購買居屋資格從嚴」,即會研究如白表者一樣設有資產及物業擁有權的限制具體細節仍有待討論。 (黃志東攝) 房屋局長何永賢昨日在立法會表示,會檢視和考慮收緊綠表購買居屋的安排。 (李紹昌攝) 圖為位於鑽石山的綠置居啟鑽苑。 政府早於1978年首次推售居屋單位時,已訂立公屋戶以綠表資格申請購買資助出售單位不設入息、資產及物業擁有權的限制。 (黃志東攝)

  6. 2023年7月23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過去10年長者住戶家庭增逾七成長者因重建或其他因素影響需遷出再租樓長者業主賣樓轉租樓遇困難等問題亦浮現本報記者日前查詢個別地產代理店部分表明放租單位業主會因健康理由不願租予長者縱肯租亦只會逐個月租有立法會議員稱長者租樓被拒問題普遍曾接觸不同情况包括長者業主欲賣樓租屋被拒最終只能做逆按揭以及大坑西邨有以老護老」 (照顧與被照顧均為長者)的長者戶欲租樓遷居受阻 (見另稿)等,倡政府借鏡新加坡「樂齡公寓」模式,在未來樂齡社區增設合適單位讓長者住戶遷入,以解決居住問題。

  7. www.mingpaocanada.com › goldpage › page明報:置業頻道

    新移民怕稅局盯上徵重稅. 2022 / 11 / 10. 早前香港傳媒一篇關於鄭丹瑞阿旦的報道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內容大意指他一家人在90年代移民加拿大後來他回港及北上工作因為加國全球徵收入息稅他其後被追討稅款報道指加國稅局會等移民安頓晒突然開你File」,並指他幾乎要申請破產一鋪清袋云云陳李羅特許會計師樓合伙人陳統成 (Terence Chan) 建議大家不需過度恐慌,並指稅局一般「很公平」 ,即使你是名人、或者富人,不會因此成為稅局的重點審查對象,除非被人「篤背脊」或收入與開支明顯不符才會惹起關注。 而且新到埗的移民,即時你帶了巨款過來,都不會被徵稅,因為「稅局是收入息稅,不會徵你capital(資產)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