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6日 · [2021.10.16] 發表 推文. 羅致光進一步披露強積金轉年金的研究方案包括鼓勵多些人購買自動轉換但可以取回及可能強制轉換而强制是其中一種方法但他個人認為强制實施不合理香港人不會接受沒有選擇但不排除隨着社會對年金看法改變會再有研究空間。 (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勞福局長羅致光日前提及將探討鼓勵巿民將強積金一筆過資產轉化成退休後定期領取的年金他昨再在電台節目解釋稱要強制將強積金轉為年金並不可行,「香港人是不會接受」,目前看不到強制轉換的可能但不排除社會日後對年金看法有變。 他說退休後會購買年金,稱若可保證每年5%回報,「無理由不參與」,暫時計劃用300萬元購買。

  2. 明報專訊2017年香港貧窮情報告》,長者貧窮人口達34萬政府2018年7月推出的公共年金計劃能否為長者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當中有什麼好處及不足本港長者貧窮情

  3. 2023年5月5日 · 他補充指曾有報道提及香港政府考慮將強積金改為以年金方式發放,「如果真的實行根據CRA規定將不符合轉移至RRSP的條件」,因此身處加拿大而未提取強積金的港人需要注意有關政策動向

  4. 本港長者生活概况. 國際助老會2013年起發表「全球長者生活關注指數」 (Global Age Watch Index),評估範疇包括長者的收入保障健康狀况能力和有利環境 (Enabling Environment)4個領域香港因不是國家未被納入統計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引用國際助老會的評估方法並比較香港與全球地區發布香港長者生活關注指數」,評估本港長者的生活素質。 據「2016年香港長者生活關注指數」,本港在97個國家及地區排名21。 中大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長胡令芳2016年接受報章訪問時指出,本港長者屬全球最長壽,但在心理健康和社區連繫兩項指標的排名落後於大多數國家,這反映建立長者社交圈子及提升長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如長者退休後無所事事,或影響他們的精神狀態。

  5. 香港年金計劃2018年7月推出圖為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左起)、財政司長陳茂波及終身年金宣傳大使黎明

  6. 2017年1月12日 · [2017.01.12] 發表 推文. (插畫:謝偉豪) 【明報專訊華老師不少同學也怕回答利弊比較題型不知如何入手一些同學認為利弊比較便是先寫數段交代利處然後以數段交代弊處小明你認同這種寫法嗎小明這種寫法既有交代利處也有交代弊處老師可以自行比較找出是利多弊少或是弊多利少。 這種答法讓老師有空間思考,自行比較,實在是完美的答法。 華老師:錯錯錯,這種答法只是分述! 不可說是比較。 比較猶如一個天秤,將兩樣物件放在兩邊比併,看看哪件物件重些 (即誰較重要)。 所以比較的前提便是用同一個標準,分析研究兩者。 小通:如果題目問「經濟全球化利多弊少」,我先寫下經濟全球化的利處,然後寫下弊處,最後用一段數數論點是利多還是弊多。 這種答法可取嗎?

  7. 2017年11月9日 · 台灣的年金即是長者退休後可支取的退休年金具有社會保障和退休保障兩重意義長者每月可以支取一定數目的年金維持生活直至百年歸老。 現時台灣年金制度共有13種,非常複雜,大致可歸類為軍(軍人)、公(公務人員)、教(教育人員)、勞(一般勞工)4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