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英語: The Hong Kong Mortgage Corporation Limited )是根據《公司條例》註冊成立的 公共有限公司 ,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通過 外匯基金 全資擁有,成立於1997年3月。 其目的為了發展 香港 的第二 按揭 市場。 發展背景. 運作初期與8家 銀行 簽訂按揭買賣總協議和管理供款總協議。 1999年3月,推出85%的按揭保險計劃。 同年10月在 香港聯交所 發行總值35億港元的 債券 。 2000年8月把承保範圍擴大至90%。 2001年7月批核按揭文件開始標準化。 2006年,從香港銀行購入14億港元的士貸款,並且向 領展 旗下的The Link Finance Limited 購入40億港元商業按揭貸款。 [1]

  2.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英語: The Hong Kong Mortgage Corporation Limited )是根據《公司條例》註冊成立的 公共有限公司 ,由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通過 外匯基金 全資擁有,成立於1997年3月。 其目的為了發展 香港 的第二 按揭 市場。 發展背景 [ 編輯] 運作初期與8家 銀行 簽訂按揭買賣總協議和管理供款總協議。 1999年3月,推出85%的按揭保險計劃。 同年10月在 香港聯交所 發行總值35億港元的 債券 。 2000年8月把承保範圍擴大至90%。 2001年7月批核按揭文件開始標準化。 2006年,從香港銀行購入14億港元的士貸款,並且向 領展 旗下的The Link Finance Limited 購入40億港元商業按揭貸款。 [1]

  3. 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 (英语: The Hong Kong Mortgage Corporation Limited )是根据《公司条例》注册成立的 公共有限公司 ,由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通过 外汇基金 全资拥有,成立于1997年3月。 其目的为了发展 香港 的第二 按揭 市场。 发展背景 [ 编辑] 运作初期与8家 银行 签订按揭买卖总协议和管理供款总协议。 1999年3月,推出85%的按揭保险计划。 同年10月在 香港联交所 发行总值35亿港元的 债券 。 2000年8月把承保范围扩大至90%。 2001年7月批核按揭文件开始标准化。 2006年,从香港银行购入14亿港元的士贷款,并且向 领展 旗下的The Link Finance Limited 购入40亿港元商业按揭贷款。 [1]

  4. 其他人也問了

    • 計劃內容
    • 社會意見
    • 外部連結

    投保資格

    60 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

    保費限額

    下限50000 港元,上限5000000 港元。

    年金發放

    繳付保費後年金年每月固定發放,直至投保人身故。若以初步估計內部回報率3% - 4%計算,終身年金的每月收入如下:

    有意見認為計劃假設平均壽命太高,若在65 歲參加計劃,男性要88 歲,女性要92 歲才可以達到3% 的回報率。香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5.37歲,女性為89.75歲,均比計劃的假設平均壽命為低。香港年金有限公司於2020年將香港年金計劃下調最低投保年齡至 60 歲。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將推出終身年金計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5. 由於逆按揭對於貸款人的風險比較高香港按揭證券公司為銀行提供一定程度的擔保香港共有10家銀行願意為年滿55歲的業主承造逆按揭 [12] 。 貸款人更可透過轉讓有現金價值的人壽保險保單給貸款人來提高借款額,也可以從按揭提取一筆過貸款,以應付樓宇 ...

  6. 李令翔, JP (Raymond Li Ling-cheung,1959年12月26日 — [1] )是 香港金融管理局 高級助理總裁兼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 總裁 。 工作包括 存款保障計劃 、 香港銀行 發牌、 香港證券業 執法及監察結算和交收系統。 背景 [ 編輯] 李令翔在1977年畢業於 英皇書院 [2] ,1979年至1982年間入讀 香港大學 修讀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3] ,1982年畢業後加入 香港政府 政務職系 。 由1986年起在政府前金融事務科工作 [4] ,在1990年升職為首席助理 金融司 。 1993年加入 香港金融管理局 任銀行業拓展處 處長 ,1995年任行政處處長。

  7. 2016年7月,《 香港01報道劉怡翔涉嫌於2010年在金管局旗下任職按揭證券公司總裁時於公佈收緊按揭成數9天前偷步買兩層 何文田 值998萬元和618萬元的單位單位造七成按揭可節省繳付162萬元首期。 6年兩物業升價逾六成,單位身價賬面已賺逾千萬元。 [10] 在捲入換樓醜聞後,他接受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管治委員會的調查。 在2016年7月尾,委員會發表調查報告,表明劉怡翔並不參與制訂金管局的收緊措施,買樓一事亦不涉及利益衝突。 報告中指出,劉怡翔只是未具備相應敏感度,以應對潛在利益衝突指控。 劉怡翔在報告公開後,回應稱報告內容證明事件只牽涉申報程序上的問題,絕不涉及個人誠信問題。 他對申報上疏忽漏報感到抱歉,希望隨着委員完成報告,事件告一段落。 [11]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