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資訊,大約 10-20%感染了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可能會繼續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的中長期影響,這些影響統稱為新冠肺炎長期影響或「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長新冠」)。 「長新冠」的常見症狀包括疲倦、氣促、認知功能障礙、頭痛、胸痛、關節疼等,可能會對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個別人士(尤其是兒童)可能會有多個器官受到影響或出現自身免疫情況。 「長新冠」的症狀可以在急性感染後的初期康復階段新出現的,或是從一開始時持續下來,病情可隨時間變化或反覆。
      www.coronavirus.gov.hk/chi/longcovid.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1月23日 · 香港新冠肺炎康復者數百萬計,不少都會出現新冠肺炎後遺症(或稱長新冠、Long COVID)。 長新冠對康復者有長遠影響,症狀更可以影響身體多個系統。

    • 香港新冠肺炎後遺症1
    • 香港新冠肺炎後遺症2
    • 香港新冠肺炎後遺症3
    • 香港新冠肺炎後遺症4
    • 香港新冠肺炎後遺症5
  3. 2022年4月14日 · 雖然大多數患者最後都會好轉,但有些病人卻會在痊愈後出現如疲倦、記憶力差、失眠、呼吸困難等後遺症,又稱為Long COVID「長新冠」。. 近來接觸不少康復者,普遍都有或多或少上述的後遺症,其中更有不少為50歲以下的年輕康復者。. 現在還需要更多的醫學 ...

  4. 長新冠」(或稱「新冠肺炎後遺症」)是指新冠患者康復後出現持續超過12週的徵狀。 五種最常見的徵狀包括疲倦、記性差、失眠、呼吸困難和脫髮。

  5. 對於新冠後遺症逐漸普遍,大致有三種不同的理論,它們並不相互矛盾: 康復者體內殘留Sars-Cov-2 病毒或病毒碎片. 康復者自身免疫系統對病毒產生反應. 康復者出現持續炎症反應. 不幸地,現在還未有專為新冠後遺症而設的測試,令診斷過程變得困難。 全世界目前的治療方案都是針對患者特定的症狀進行護理。 新冠急性期後後遺症和診斷工具. 認知能力 / 神經系統症狀. 心血管症狀. 腸胃系統症狀. 心理症狀. 呼吸系統症狀. 腎臟症狀.

  6. 2022年4月21日 · 香港中文大學年初時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新冠患者,八成都出現這「長新冠」後遺症症狀。 要平衡腸道微生態,Kennie推介富含益生菌的食物,發酵食物和飲品如酸奶、泡菜、天貝(印尼的傳統發酵食物)、蔬果酵素飲品、酸種麵包、酸菜等,通常都含有多種益生菌。 更重要的是這些發酵食物和飲品更提供了額外的益生元、維生素和礦物質、植物抗氧化物,以及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有益代謝物。 「如從這些天然發酵食物和飲品中獲得所需的益生菌,就毋須額外花費於昂貴的營養補充品上了。 3. 每天維持5份蔬果. 水果和蔬菜含有最多樣化的微量營養素,這些微量營養素對新冠後的康復至關重要。 Kennie建議每天進食5份水果和蔬菜,盡量選擇如彩虹般不同顏色的蔬果。

  7. 2020年10月11日 · 調查發現87%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後2個月內,仍有至少1種後遺症,如疲倦和氣促等長期新冠肺炎症狀。. 專家指感染冠病毒會損害肺、腦、免疫系統。. 新冠肺炎(COVID-19)可怕之處除了感染及死亡率高外,所引致的 健康 損害和後遺症亦令人擔憂。. 有外國 ...

  8. 個別人士(尤其是兒童)可能會有多個器官受到影響或出現自身免疫情況。. 「長新」的症狀可以在急性感染後的初期康復階段出現的,或是從一開始時持續下來,病情可隨時間變化或反覆。. 雖然現時仍未清楚這些徵狀會維持多久,但目前的研究顯示,患者 ...